为什么我“错过”了 MEME 浪潮

阿花

作者:清源

一、开篇:从交易所“开战”说起

近期,加密行业掀起了一股“交易所MEME”之风,引起OKX与币安两大头部交易所的公开对垒。

10月4日,何一提到:“祝你持有BNB,开币安汽车,住币安小区,享币安人生。” 当天,MEME币“币安人生”即面世。10月7日,币安Alpha上线 Meme 币“币安人生”。无独有偶,近期同样赚足眼球的“4”因CZ的营销火热异常。10月1日,CZ发文:“有趣的是,黑客抛售所有代币,获利4000美元后,社区接管了这笔交易,并以更高的价格买入了这种MEME 币……” 10月4日,“4”正式上线币安 Alpha。

币安两位领军人物疯狂带节奏、发MEME等一系列行为引爆了社交媒体。这把火甚至烧到了OKX——OKX CEO不得不回应“OKX为何不响应发OKX系MEME”等问题。加密市场也在此时舆论分裂:一派将MEME当成新的流量入口,认可币安猛发MEME的举动;一派质疑加密行业是否又在搞“娱乐化”产品并进行夸大营销,背离加密技术的发展初衷。

藉此,我们不禁要认真思考:在这个梦幻斑斓的加密世界中,从业者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加密市场的叙事应该由并无实际价值支撑的“表情包”们继续书写下去吗?

二、初心:为什么走进加密世界

也许很多从业者都曾被BTC的价值吸引,其不断上涨的价格持续刷新关注者的认知。但随着BTC ETF、ETH ETF的通过,各大传统金融机构的争相入场,BTC已经走出了加密世界的原有天地,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的诞生。

追溯到加密世界的古早时期,BTC因着去中心化、反垄断、重构信任等纯粹的极客理想而诞生。建设者们不是靠各种段子和炒作热度撬动市场的注意力,而是日复一日的怀揣真诚的时代信仰构建起加密世界的基石,用技术和理念打磨着一串串代码、构建起一个个真实的生态。

加密世界因为初代贡献者的努力而迸发出无限多的可能,并为今天的整个生态繁荣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MEME浪潮:狂欢背后的既视感

当置身MEME浪潮之外,冷静审视它的时候,不难让人联想起2017年的那场ICO狂潮。在这两场时隔8年的狂欢热潮中,既有相同,也有不同:MEME投资者们受情绪价值的驱动,产生了一种全民FOMO的幻觉,在MEME币的暴涨暴跌之中追求暴富之梦,并且在“人人都是早期参与者”的错觉中,大胆All In,搅乱了投资者的正常投资心态同时,也打乱了市场既有规则。

与此前不同的是,MEME发币的成本更少、门槛更低、周期更短。当然,项目包装也更加简陋,与ICO时代的劣质白皮书和破碎的产品架构相比,MEME币的背后甚至没有产品、没有技术,全靠一张图和情绪来买断投资者的投资愿望。

在这场狂欢落幕后,极少数的幸运儿盆满钵满,大多数投资者黯然离场,暴富传奇牵动的无数颗心终将彻底冷却。

四、行业循环:理想总被流量吞噬

回望加密行业的ICO浪潮,从“理想”起步,最终被“投机”淹没:2017年,ICO以“去中心化融资革命”的愿景作为开场,但随着各种“一夜暴富”的案例被无限放大,项目方们嗅到了流量背后的利益,放弃了打造实际落地项目的初衷,将重心转向了“包装营销”。一时间,各大KOL收钱站台背书、项目方蓄意拉盘砸盘、传销式路演活动等丑态倍出……ICO最终演变成了“空气币及项目方跑路骗局”。

ICO浪潮也许是加密行业发展史上一个极端的反面案例。ICO之后的DeFi、NFT则为加密行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的DeFi浪潮虽然从“重构金融服务” 发展为“流动性挖矿内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波浪潮带来的流量推动从业者们打造了“无需信任中介” 的金融基础设施;2021年的NFT浪潮虽然在少数人的不良投机下催生出了一些“图片炒作陷阱”,但其对于“数字资产确权”的大胆尝试、融合“传统文化与加密文化”等方面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尤其是NFT浪潮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加密资产的奇妙之处,切实的将流量转化为了加密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行业叙事迭代发展过程中,若能正向运用流量则的确会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并迅速形成“破圈”效应;但若从业者和投资者一味沉迷于赚快钱的游戏,就只能一次次的用流量和炒作建立起空中楼阁。热钱总会找到下一个出口,但留给行业的信任成本将越来越高。当行业不再有长久叙事作为支撑时,监管与主流认知将同时倒退,进而加剧这种行业炒作之风。

五、我为何拒绝MEME

我拒绝的并不是MEME的文化,而是这种毫无意义的“空洞的集体狂欢”。

MEME文化的诞生可以追溯至2013年的狗狗币。彼时,软件工程师比利・马库斯(Billy Markus)和杰克逊・帕尔默(Jackson Palmer)将当时火爆的 “Doge” 柴犬表情包与比特币代码结合,创造了狗狗币,其初衷是为了讽刺火热异常的加密市场。早期的MEME币具有讽刺现实意味,并与娱乐性质相结合,承载了“反传统金融、力挺去中心化”的极客精神表达。

但很快,MEME就沦为了“追涨杀跌”的投机工具,几乎每一种MEME都在重复上演“暴富造神”、“崩塌清算”、“打回原形”的老套剧本。这场 “社区文化表达” 的盛宴,最终成为了 “割韭菜” 的投机狂欢。

作为多年从业者,我见证了加密行业的成长与成熟之路,希望加密世界能重新找回此前的创造力与透明度,希望创业者用纯粹的极客精神承载澄澈的理想,为行业创造真正的价值,而不是在造梗的路上满足一夜暴富的幻觉。

六、下一个周期:建立真正的共识

行业需要新的叙事,需要试错机会。MEME不是原罪,但也不能成为行业的主旋律。

从业者们应该思考:当下一次浪潮来临时,我们应该讨论些什么?

“谁赚了多少”、“谁赚到了快钱”纵然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妨在仍然怀揣梦想的年纪问问自己也曾炽热过的真心:“我改变了什么”、“我为行业带来了什么”。

也许我们都曾满怀期望的观想:若干年后,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一定可以名垂科技青史。那么,在行业仍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请每一位从业者用信任和创新建立真正的共识,而不是利用声誉和流量炒作MEME、煽动市场情绪。

脚下步幅很短,未来之路很长,唯有一颗坚心能破除诱惑与执念,在漫长岁月里理想不改、一如既往。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