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阿花

当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市场规模突破 2.72 万亿美元,却仍难逃 “合规缺失” 的痛点时,香港用一张牌照搅动了整个行业的棋局。

2024 年底起,香港正式推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化制度,2025 年更计划发放 50 张覆盖全链条的牌照,从比特币 ETF 上市到 RWA 代币化交易,一步步搭建起合规交易生态。

但对投资人而言,疑问远比答案更多:

新规究竟划了哪些红线?持牌平台和以往有何不同?在 “内地资产 + 香港平台” 的新模式下,该如何  把握机会又避开风险?

区块链金融 老炮三哥董永 坦言:“香港的牌照化不是‘开闸放水’,而是‘筑坝引流’,看懂规则才能在新赛道站稳脚跟。”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一、新规核心:牌照化下的三重合规底线

香港证监会(SFC)推出的 VATP 牌照制度,本质是通过 “分类监管 + 全流程管控” 实现风险隔离,其核心规则可概括为三大底线,这也是投资人筛选平台的关键标尺。

1.1 【牌照分级】谁能对零售投资者开放?

新规将牌照分为 “仅服务专业投资者” 和 “可服务零售投资者” 两类,后者门槛显著更高。

以已获牌的 HashKey Exchange 为例,其需满足 “最低实收资本 5000 万港元”“流动性储备金不低于 2000 万港元” 等硬性要求,且仅能上线比特币、以太币等 SFC 认可的 “主流资产”。

而另一类持牌平台如 DigiFT,则专注服务专业投资者,主打 RWA 代币化交易,虽资本要求稍低(最低 2000 万港元),但需建立更严格的投资者资质审核机制。

老炮三哥董永 在直播中提醒:

“零售投资人千万别碰‘专业投资者专属’平台,这类平台无需公示资产托管细节,风险敞口极大。”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1.2 【资产托管】资金安全的 “双保险”

新规强制要求持牌平台实行 “客户资产隔离托管”,即平台自有资金与客户资产必须存入不同托管账户,且需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如汇丰银行、道富银行)担任托管人。

2025 年 8 月,某申请牌照的平台因未达标被驳回,核心问题就是 “托管账户与运营账户存在资金混同”。

HashKey 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其将客户数字资产存入冷钱包(离线存储占比 98%),法币资金存入汇丰银行隔离账户,每月发布由德勤出具的托管审计报告,清晰列明资产余额与流向。

这种 “技术隔离 + 第三方审计” 的模式,使香港持牌平台的资产丢失率降至 0.01% 以下,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1.3 【反洗钱(AML)】穿透式身份核查

针对数字资产匿名性带来的风险,新规要求平台建立 “链上 + 链下” 双重反洗钱体系。

所有投资者需完成 KYC(客户尽职调查),且平台需接入香港海关的 “虚拟资产交易监测系统”,对单笔超 10 万港元的交易进行穿透式溯源。

2025 年 9 月,某持牌平台成功拦截一笔可疑交易:系统通过 Chainlink 预言机抓取链上数据,发现资金流向与某洗钱黑名单地址关联,随即冻结账户并上报监管,这也是新规落地后首例成功预警案例。

ykpvWUNFrwuzDIRcSEVzEGtoMS0bZ1PixUzwUjab.png

二、持牌平台实践:三类典型模式解析

不同持牌平台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差异化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收益特征直接影响投资人的选择逻辑。

以下三类典型案例值得重点关注。

2.1 【综合型平台】HashKey 的 “主流资产 + ETF” 打法

作为首批获 “零售牌照” 的平台,HashKey 的定位是 “合规版综合交易所”,其核心优势在于资产丰富度与监管认可度。

截至 2025 年 9 月,平台已上线比特币、以太币等 8 种主流加密资产,以及 3 只 SFC 核准的加密货币 ETF,其中 “比特币现货 ETF” 管理规模突破 12 亿美元。

其运营逻辑是 “以合规换流量”:通过每月公示托管报告、接入 SFC 实时监控系统,吸引了超 20 万零售投资者,日均交易额稳定在 3 亿美元左右。

但代价是 “高合规成本”—— 其 2025 年上半年合规支出达 800 万美元,导致交易手续费(0.2%)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2.2 【RWA 特色平台】DigiFT 的 “实体资产上链” 试验

专注 RWA 赛道的 DigiFT,代表了香港平台的创新方向。

其与瑞银、Chainlink 合作的 “监管基金代币化” 试点,将传统基金份额转化为链上通证,实现 “T+0 清算” 和 “7x24 小时交易”,使投资门槛从 100 万美元降至 1 万美元,吸引了 3000 余名专业投资者参与。

最典型的案例是山高控股 4000 万美元代币化票据的发行:该票据锚定山高控股的风电资产收益权,通过 DigiFT 平台交易,投资者可实时查看底层资产的发电量数据(经 IoT 设备采集并上链),年化收益率达 4.2%,上线 3 天即售罄。

老炮三哥董永 在研讨中点评:“这类‘资产透明化’的 RWA 项目,比纯粹的加密资产更适合稳健型投资人。”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2.3 【传统金融系平台】渣打的 “稳定币 + 跨境支付” 布局

渣打银行旗下持牌平台则体现了 “金融巨头入场” 的特点,其核心业务并非加密资产交易,而是依托数码港元试点,打造 “稳定币跨境支付网络”。

目前已实现数码港元与柬埔寨瑞尔的直接兑换,汇兑成本降低 30%,吸引了 200 余家外贸企业入驻。

对投资人而言,这类平台的价值在于 “低风险理财场景”:用户可将港元兑换为合规稳定币,存入平台的 “币币生息账户”,年化收益率 2.5%-3%,且资金可直接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实现 “投资 + 支付” 一体化。

2X4PA0o9rxrYRhKWK2n3zHz7l14qSfSeWH3uykfj.png

三、投资人实操指南:从选平台到避风险

在香港新规构建的合规框架下,投资人需建立 “先看牌照、再查资产、后定策略” 的逻辑,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制定布局方案。

3.1 【第一步】三招筛选合规平台

老炮三哥董永 在论坛中总结了 “牌照三查法”,这是避免踩坑的基础:

    · 查牌照类型:在 SFC 官网输入平台名称,确认是否持有 VATP 牌照,以及是否具备 “零售投资者服务资质”;

    · 查托管报告:要求平台提供近 3 个月的第三方托管审计报告,重点看 “客户资产与自有资产是否完全隔离”;

    · 查资产清单:避免选择上线 “空气币” 的平台,优先选择仅上线 SFC 认可的主流资产或有真实底层的 RWA 项目。

2025 年 7 月,某 “伪持牌” 平台被查处,其仅持有普通金融牌照却宣称 “获 SFC 授权”,上线的 12 种代币中 10 种无真实资产支撑,导致 500 余名投资人损失超 2000 万港元。

这也印证了 “牌照三查” 的重要性。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3.2 【第二步】资产配置策略(三类投资人适配方案)

根据风险偏好不同,可采取差异化配置:

    · 稳健型(适合新手):80% 资金配置渣打等传统金融系平台的稳定币理财,20% 配置 HashKey 的比特币 ETF,这类资产流动性高、监管认可度强,年化收益 2%-4%;

    · 平衡型(有 1-2 年经验):50% 配置主流加密资产(比特币、以太币),30% 配置 DigiFT 上的 RWA 代币(如山高控股票据),20% 留作流动性储备,预期年化收益 5%-8%;

    · 专业型(高风险承受力):可参与平台的 “创新资产沙盒” 项目,但需满足 “金融资产超 800 万港元” 的专业投资者资质,且配置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 15%。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3.3 【第三步】必须警惕的三大风险

即便在合规框架内,风险仍不可忽视:

    · 政策协同风险:需关注香港与国际监管的协同性,例如欧盟 MiCA 法案对稳定币的额外要求,可能影响部分跨境交易资产的流动性;

    · 资产估值风险:RWA 项目需穿透核查底层资产,如佳兆业资本的房地产代币化项目,需确认其待盘活资产的产权清晰度,避免 “资产虚高”;

    · 技术安全风险:优先选择冷钱包托管比例超 95%、有过黑客攻击防御经验的平台,HashKey 曾抵御 2025 年 3 月的分布式攻击,技术实力值得信赖。

vJl0ci6XHkJtb0mUkYp1SdTbqVMogKTRXV6EjlH3.png

四、合规发展:香港赛道的机遇与边界

香港的牌照化探索,本质是打造 “合规先行的数字资产枢纽”,其未来机遇集中在两个方向,但也存在明确的政策边界。

从机遇来看,RWA 代币化与跨境支付将成为核心增长点。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明确将 RWA 作为重点方向,预计 2030 年全球 RWA 代币规模将突破 10 万亿美元,而香港凭借 “内地资产 + 全球资金” 的优势,有望占据 20% 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外,数码港元与稳定币的协同,将进一步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东南亚资金入场。

但边界同样清晰:

· 一是严格禁止 “代币发行融资(ICO)”,所有上线资产必须经过 SFC 审核;

· 二是坚决打击 “借 RWA 名义炒作”,2025 年 9 月已查处 3 起虚假房地产代币化项目,涉案金额超 1 亿港元。

老炮三哥董永 强调:“香港的创新始终踩着合规红线,脱离真实资产的‘空气项目’再热闹也不能碰。”

t9FCWPIFTG4O1JRHPYTVhMxcRamfhianeVfCHQwY.png

—— END ——

香港交易平台新规落地, 50 张牌照背后, 该追风口还是避坑?

【华链 · 链金炉_No.27】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