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的表现,却并未安抚市场,而是充满“挫败感”与被动色彩。他承认通胀仍有上行风险,就业却在走弱,这种矛盾让美联储陷入两难。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美联储的政策逻辑已悄然转变:从“数据依赖”走向“预测依赖”。他们不再仅仅根据当前经济数据做决策,而是试图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例如假设关税将推高通胀,并据此维持高利率。然而事实证明,这一预测是错误的——高通胀并未出现。
内部分裂:从加息到年内降息五次,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
1位成员主张加息,6位主张维持现状,2位希望再降一次息,9位倾向降息两次,还有1位竟支持年内降息五次
这种差异凸显了人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内在困境。利率本应是资金价格,但在美联储手中,却成了一场意见博弈。过去五年,利率从2%跌至0%,又暴涨到5%以上,如今回落至4%左右,这种波动几乎无法让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规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特币。自2009年面世以来,其货币政策完全程序化,15年间从未发生偏移。相比美联储不断摇摆的“人治”模式,比特币的稀缺性与可预期性凸显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当Arthur Hayes预测比特币到2028年可能涨至340万美元时,这个数字虽然听起来疯狂,却有其内在逻辑。他的推演基于“信贷扩张”与“比特币价格走势”的历史相关性:疫情期间每新增1美元信贷,比特币价格平均上涨0.19美元。若未来三年美国信贷扩张规模达到15.2万亿美元,比特币理论价格便可推至百万美元乃至数百万美元区间。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特朗普与“水牛”贝森特正推动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重演1940年代的剧本,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压低长期国债利率,从而释放巨额信贷用于“再工业化”和“地缘战略竞争”。区域性银行将获得更多放贷空间,美国制造业得以复兴,但代价是美元信用的进一步稀释。正如1940年代那样,这将是一场“以疯狂印钞换取战略优势”的赌博。
全球资金对冲通胀与货币贬值时,选择有限:黄金、房地产、美债,或比特币。黄金流动性有限,美债信用风险上升,房地产难以全球化流动。比特币因其稀缺性、可转移性和全球接受度,逐渐成为资本的“唯一救生艇”。
MicroStrategy已囤积63万枚比特币,ETF超125万枚,美国甚至在讨论建立国家级战略储备。链上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比例超过80%,流动性正被疯狂抽干。
StarEx交易所分析师jason认为美联储的分裂与预测失灵,使得其政策更像是一场赌博,而非科学。相比之下,比特币的“程序化确定性”正在获得市场青睐。1998年的降息点燃了互联网泡沫,如今的降息周期叠加AI与加密货币创新,或许将再度点燃新的资本狂潮。
对于投资者而言,方向已足够明确:在全球流动性再度泛滥的背景下,比特币或许仍是跑得最快的那匹马。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