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香火缭绕的寺庙里,顶礼膜拜,祈求一份虚无缥缈的平安时,少林寺的那位方丈,释永信,正坐拥冰冷的矿机,与比特币的哈希算力共舞,他的“念珠”可能是连接矿池的“助词器”,他的“袈裟”早已被“比特币袈裟”所取代。
传闻,这位“佛门巨贾”,不再满足于普度众生,而是将目光聚焦于2100万枚的“终极极乐”。他表面上敲着木鱼,实则在屏幕前计算着每一笔“挖矿”收益;他表面上戴着佛珠,指尖却在数字货币交易所的风云变幻中跳跃。香火钱?那是“原始股”;几百台矿机?那是他的“自动化金矿”;控股18家企业、房地产、NFT、海外上市……他玩的不是佛法,是资本的“心经”,而且是比“心经”更值钱的“生意经”。
游客烧香,“点燃”的是几亿的“财富火种”,这火种被他巧妙地“转化”,注入比特币的洪流,再经由“混币器”的“净化”,最终变身为迪拜的豪宅、伦敦的公寓。他口中的“弘扬佛法”,恐怕早已演变成了“弘扬钱包”的终极奥义。
你跪在青石板上,求来一丝福报;他坐在矿池边,已将“福报”兑换成冰冷的数字。谁能掌握这份“算力”的“私钥”,谁就掌握了这座“古刹”真正的“生杀大权”。
佛门清规,终究敌不过“哈希算力的香火供奉”。在这个时代,挡在你面前的,也许不再是佛祖,而是另一个隐藏在屏幕背后的“中本聪”。所以,别再问佛祖有没有保佑你,不如问问这位“方丈”,他的“钱包”到底装下了多少个“中本聪”的“福报”。这,才是真正值钱的“经文”。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