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ao 来源:X,@chaowxyz
延续昨天的话题,AI Agent 和 DAO,一个由AI算法驱动,一个由社群共识驱动。它们表面看似迥异,但若穿透表象,会发现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质上都是寻求在数字世界乃至现实世界中实现自主运行的程序。
表面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决策机制:
AI Agent: 其意志源于机器。决策来自于自身的算法、模型和预设目标,是一种独立的、计算驱动的自主性。
DAO: 其意志源于集体。决策依赖其背后成百上千的人类成员,通过提案、讨论与投票,形成集体的共同意志。
共同基础:执行层与法律层的挑战
1. 自主执行的内核
无论决策过程如何,它们的最终执行是相似的:由一段自主运行的代码来完成。DAO 的智能合约会自动执行所有投票通过的提案。AI Agent 的核心程序会自动执行其算法生成的决策。
在“执行”这个层面,它们都是没有实体、却能在数字世界自主行动的“机器”。
2. 共同的法律困境
正因为它们的“身体”都是代码,两者都面临着与物理世界脱节的共同困境。它们无法以自己的名义签署合同、开设银行账户,或与现实世界的法律、金融体系直接互动。因此,它们都需要一个“法律接口”(例如一个为此设立的法律实体),来赋予它们在现实世界中行动的资格。
更深层次的趋同:被代码定义的“意志”
回到两者最大的差异点——决策层,并从更底层审视它。一个 DAO 的真正底层是它的智能合约代码。这段代码定义了它的核心规则、激励机制和治理流程。它就像生物体的 DNA,预先设定了整个组织最基本的生存和行为准则。
与其说人类在“决定”,不如说人类在“响应”。
DAO 的规则创造了一个强大的环境,或者说一个“引力场”。在这个场内,理性的参与者(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损失或实现共同目标)其行为会自然地被引导向某个方向,最终形成共识。共识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在规则这个“引力场”中被塑造出来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成员不是站在机器之外的操作者,而是被整合进这部宏大机器内部、作为其关键组件来发挥作用。就像大脑需要神经元传递信号,DAO 这台机器需要人类成员来提供决策信号,而这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方式,早已被其底层的代码所规范。
就像蚁群能筑巢、觅食、御敌,展现出惊人的集体智能,但这个意志不来自任何一只蚂蚁的独立思考,而是源于所有蚂蚁遵循简单化学规则(释放和跟随信息素)所涌现出的宏观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说DAO拥有基于代码规则的自主意志,但这并非基于个体思考的“计算意志”,而是一种基于系统设计的“涌现意志”。
当今绝大部分 AI Agent 和 DAO 还远未成熟,但它们的发展方向是趋同的。它们都在探索如何构建一种非人类的、以代码为核心的自主实体。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