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阿花

在看似平常的 2025 年 8 月,加密货币领域却暗潮涌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安全危机悄然上演。据链上安全分析机构 PeckShield 的严密监测,当月加密货币领域竟发生了约 16 起重大安全事件,造成的总损失高达约 1.6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1.5 亿元)。与 7 月的 1.42 亿美元相比,损失金额大幅增加了 15%。

这一数据,就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心头,也反映出黑客攻击手段正持续升级,尤其是针对中心化交易所(CEX)和 DeFi 协议的复杂多链攻击,愈发频繁与棘手。虽说部分事件通过谈判或冻结资产等方式,追回了一些资金,可整体损失依然居高不下,凸显出整个行业在安全防护方面,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DeFi 协议和新兴市场交易所,已然成了黑客眼中的 “肥肉”,攻击手法更是花样百出,包括私钥泄露、流动性操纵和治理漏洞等。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五起损失最为惨重的事件,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这些事件的数据,均来源于 PeckShield、CertiK、SlowMist 和 ZachXBT 等权威机构的链上追踪报告,以及受影响项目的官方声明,绝对真实可靠。

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一、比特币大户折戟,9140 万美元瞬间 “蒸发”

2025 年 8 月 19 日,加密货币圈被一则消息炸开了锅:一位神秘的比特币持有者,竟在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会工程攻击中,损失了 783 BTC(比特币),按当时市值计算,价值高达约 9140 万美元。令人咋舌的是,这次攻击并非冲着交易所或协议去的,而是直接瞄准了个人钱包,这无疑给那些高净值用户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原来,黑客手段极其狡猾,他们冒充加密交易所和知名硬件钱包(如 Ledger 或 Trezor)的客服,通过电话或邮件,对受害者展开 “心理攻势”。在一番花言巧语下,诱导受害者一步步透露恢复短语或私钥。可怜的受害者,还蒙在鼓里,随后便授权了一笔大额转账,将巨额资金拱手送给了攻击者控制的地址。链上数据清晰显示,资金一到账,便马不停蹄地转移到新地址,紧接着,黑客利用隐私工具 Wasabi Wallet 进行混币操作,试图掩盖资金流向,让追踪变得难上加难。

这起事件,堪称 8 月最大单笔损失,占总损失的 56%,影响力巨大。链上调查员 ZachXBT 第一时间介入,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确认了交易细节,并排除了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的参与。可遗憾的是,具体嫌疑人依旧成谜,受害者的资金也至今下落不明。不过,ZachXBT 也给出了实用建议:用户务必提高警惕,默认所有意外联系都是诈骗,别轻易相信。截至报告发布,攻击者已经开始部分洗钱操作,部分资金流入混币服务,形势愈发严峻。

从这起事件中不难看出,社会工程攻击在 2025 年已成为个人损失的 “头号杀手”,占比超过 70%。广大用户可得吸取教训,使用硬件钱包、开启多因素认证(千万别用 SMS),并且千万千万不能分享恢复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安全。

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二、BTCTurk 再遭重创,5400 万美元 “打水漂”

2025 年 8 月 14 日,土耳其第二大加密交易所 BTCTurk 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多链攻击,其热钱包惨遭黑手,损失约 5400 万美元。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已经是该交易所过去一年内的第二次重大安全事故了。回想 2024 年 6 月,它就曾遭受过一次沉重打击,损失同样高达 5400 万美元。两次相加,累计损失超过 1 亿美元,曾经辉煌的交易所,如今元气大伤。

这次攻击手段相当复杂,攻击者通过私钥泄露或内部入侵的方式,成功访问了热钱包,涉及 Ethereum(ETH)、Avalanche(AVAX)、Arbitrum(ARB)、Base、Optimism(OP)、Mantle 和 Polygon(MATIC)等 7 条热门公链。得手后,资金迅速被转移到两个主要地址,并借助 MetaMask 等工具,快速兑换为 ETH。Cyvers 警报系统虽然在 30 分钟内就检测到了异常活动,可无奈损失已然发生,回天乏术。CertiK 估计,此次损失高达 5000 万美元,其中 ETH 损失约 3860 万美元,还有大量多链资产。

事发后,交易所迅速采取行动,立即暂停加密货币存取款业务,不过法币交易还算正常运转。值得庆幸的是,冷钱包(存储着大部分资产)并未受到波及,用户的大部分资金安全暂时得以保障。BTCTurk 的 CEO Özgür Güneri 也站出来发声,表示正在与当局和专业安全公司紧密合作,全力调查此事。虽说部分资金已被冻结,但最终能恢复多少,还是未知数。此次攻击,还导致 AVAX 等代币价格瞬间暴跌 10%,市场一片恐慌。连续两次遭受攻击,也暴露了 BTCTurk 在热钱包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Binance 在 2024 年事件中曾帮忙冻结了 530 万美元,这次双方合作仍在继续,希望能挽回一些损失。

热钱包在私钥攻击面前,脆弱性尽显。对于交易所而言,采用多签名钱包和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刻不容缓。土耳其加密市场本就因里拉贬值而增长迅速,可安全防护却远远滞后,这无疑给了黑客可乘之机。

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三、ODIN・FUN 深陷流动性操纵漩涡,700 万美元付之东流

2025 年 8 月 12 日,比特币 meme 币发射台 ODIN・FUN 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流动性操纵攻击,损失了 58.2 BTC,折合人民币约 700 万美元。让人唏嘘的是,这已经是该平台的第四次重大攻击了,meme 币生态的脆弱性,在此刻暴露无遗。

经调查,攻击者疑似来自中国的相关团体,他们巧妙利用 AMM(自动化做市商)的漏洞,向流动性池注入毫无价值的代币,比如 SATOSHI,然后通过自交易手段,人为抬高这些代币价格。等价格被炒到一定程度后,迅速撤出流动性,成功提取 BTC。PeckShield 报告显示,整个过程极其迅速,平台的 BTC 存款从 291 BTC 锐减至 232.8 BTC,仅仅用了不到 2 小时。攻击涉及多个 meme 币池,其中 ODINDOG 代币价格更是瞬间下跌 40%,投资者损失惨重。

事发后,平台紧急暂停交易和提款功能,联合 OKX 和 Binance,积极与中国当局合作,全力追踪资金流向。CEO Bob Bodily 也坦诚表示,国库资金不足以全额补偿用户损失,但承诺在审计后,会重新开放平台,并尽可能补偿用户。目前,部分资金已被冻结,Stability DAO 等合作伙伴也纷纷伸出援手,提供法律支持。攻击者地址已被公开,不过部分资金已通过 Tornado Cash 进行洗钱,增加了追踪难度。

AMM 价格操纵在 DeFi 领域屡见不鲜,2025 年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比如 Venus Protocol 就曾因此损失 70 万美元。对于项目方而言,使用外部预言机定价和设置流动性上限,是防范此类攻击的有效手段。

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四、BetterBank.io 奖励合约 “翻车”,500 万美元损失惨重

2025 年 8 月 26 日,基于 PulseChain 的 DeFi 银行协议 BetterBank.io 遭遇了一场因奖励合约漏洞引发的攻击,损失约 500 万美元。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给 PulseChain 生态带来了沉重打击,其 TVL(总锁定价值)从 3000 万美元,瞬间降至 796 万美元,元气大伤。

原来,攻击者发现了协议中一个致命漏洞:未对流动性对进行有效跟踪。他们借此创建了 FAVOR 代币与无价值新资产的配对,成功绕过奖励审核机制。要知道,该协议本是为了奖励流动性提供者,可却因为未验证资产质量,让攻击者钻了空子,大量铸造 ESTEEM 代币(奖励令牌)。链上数据显示,攻击者不仅避开了批量铸造税,还顺利提取了 pDAI 等稳定币。Zokyo 审计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漏洞根源在于沟通不畅,以及一些已知问题未得到及时修复。

事件发生后,协议无奈暂停运营,从储备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补偿部分损失,并计划重启奖励程序,通过新代币空投和新合约,试图挽回局面。可这一事件,还是导致 PulseX 代币价格下跌 15%。如今,攻击者手中还持有剩余 70 万 pDAI,不过要想使用,还需桥接到其他链。团队尝试联系攻击者,却石沉大海,毫无回应。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奖励机制必须严格验证流动性质量。在 2025 年的 DeFi 攻击事件中,治理漏洞占比高达 46%。项目方应加强实时审计和引入外部验证,保障协议安全。

五、CrediX Finance 遭遇治理攻击,450 万美元不翼而飞

2025 年 8 月 4 日,Sonic 链上的 DeFi 借贷协议 CrediX Finance 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治理攻击,损失约 450 万美元。更诡异的是,事件发生后,团队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退出骗局(exit scam)。

经调查,攻击者早在 6 天前,就通过多签钱包入侵,成功获得 POOL_ADMIN、BRIDGE 等关键角色权限。随后,利用 BRIDGE 权限,铸造无担保 acUSDC 代币,并以此作为抵押,借出真实资产,如 USDC、scUSD、WETH 等。得手后,迅速将资金桥接到 Ethereum,并部分通过 Tornado Cash 洗钱。SlowMist 和 CertiK 确认了此次损失,攻击者地址也被发现活跃于 Sonic - Ethereum 桥。

事发后,平台紧急下线,并承诺会在 24 - 48 小时内,从国库支付攻击者,全额补偿用户损失。可谁能想到,团队随后竟删除 X 账户和 Telegram,网站也离线,这一系列操作,让用户们心急如焚。Stability DAO 等合作伙伴迅速行动,追踪资金流向,并获取了两名团队成员的 KYC 信息,准备采取法律行动。虽说部分资金已被冻结,但最终能否成功追回,还是个未知数。这起事件,也导致 Sonic 生态 TVL 大幅下降,市场信心受挫。

多签钱包看似安全,实则容易被内部或外部入侵。在 2025 年,治理攻击占 DeFi 损失的 30%。项目方务必做好角色分离,加强社区治理,防范此类风险。

加密货币八月 “风云突变”:1.63 亿美元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六、总体分析与趋势

从损失分布来看,CEX(如 BTCTurk)占 40%,DeFi 占 35%,个人 / 其他占 25%。多链攻击(如 BTCTurk 遭遇的攻击)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黑客越来越善于利用桥接漏洞,发动复杂攻击。8 月的资金恢复率约 20%,部分是通过谈判实现的,比如 CrediX 最初达成了协议,可最终却未兑现承诺。回顾 2025 年上半年,总损失 3.1 亿美元,不过幸运的是,成功恢复了 4.885 亿美元。

从原因总结来看,私钥泄露(包括社会工程 / 内部入侵)占比 45%,是安全事件的首要原因;流动性操纵(利用 AMM / 价格预言机)占 25%;治理攻击(多签 / 角色滥用)占 20%;奖励合约(未验证流动性)占 10%。这些数据,为行业指明了安全防范的重点方向。

8 月这一系列事件,对行业影响巨大。BTC 价格短期内下跌 1.23%,AVAX 等代币波动更是高达 10%。新兴市场(如土耳其、伊朗)由于本地经济压力,加密货币采用率上升,但安全防护却远远跟不上,损失占比居高不下。对于项目方而言,采用多签、实时监控和第三方审计,是提升安全性的关键;对于用户来说,使用硬件钱包,远离高收益诱饵,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资产。监管机构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像土耳其当局就已介入相关事件,不过在监管过程中,还需平衡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让加密货币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