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迎全球监管洗牌:合规币开辟新赛道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却跌 5%、中国市场成硬伤

阿花

近期全球金融与科技市场焦点频现:一边是稳定币赛道因多国监管落地进入 “合规窗口期”,从灰色工具转向多元金融基础设施;另一边是英伟达交出亮眼财报,股价却逆势下探 5%,中国市场断供、库存高企等问题浮出水面。KoVquKomnCE7C3MlFn8fsymgHRoNAy0yynyZYRme.png

稳定币:监管铺路,合规币成新势力

2025 年下半年,稳定币迎来全球监管 “密集落地期”:7 月美国《GENIUS 法案》生效,8 月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全球首个地区性完整框架),日本、韩国也加速推进细则,允许合规主体发行稳定币。这标志着稳定币从 “灰色生长” 阶段,迈入 “合规与创新并行” 的新阶段。

合规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填补传统机构的使用空白。过去 USDT 等稳定币虽占据市场主导,但因透明度不足、游走监管边缘,难以进入企业财库、跨境结算等场景。而合规稳定币(如 USDC、PYUSD、FDUSD)从诞生就锚定 “可监管”:由持牌机构发行、储备资产定期审计、符合所在地区牌照要求,能被写入企业财报,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 “官方通道”。LC4dSyWDsrHcd37jjAfI09qOtfiyP6HAU4aeF3gy.png

不同地区的合规稳定币已走出差异化路径:T4Q264teM2YY9gaI9dsWHwlKaNZ0U3yxRaoC7ARf.png

  • 美国:USDC(Circle 发行,现金 + 短债储备)成机构首选,PayPal 的 PYUSD 直接切入零售支付,瞄准日常消费与跨境转账;

  • 香港:First Digital 的 FDUSD 依托《稳定币条例》,成为当地合规标杆;

  • 日本:JPYC 获资金转移服务牌照,以国债为储备,计划部署多公链;UNOI8SHw1kUqUtGbjLqINQs8oXQ6HYjsiOMF3Fa9.png

  • 新兴势力:USD1 凭借资源优势,半年内发行量冲至 21 亿美元,跻身全球第五大稳定币,覆盖头部交易所。5Nqk6CDNVYTp24RMXX6nhCe0Ffn5G7bDhYrBdllz.png

未来稳定币并非 “合规取代灰色”,而是形成多极格局:USDT 继续做加密市场流动性引擎,合规币则渗透至真实金融场景,收益型、非美元稳定币填补细分需求,赛道彻底告别 “单一叙事”。

英伟达:财报亮眼难救股价,三大挑战压顶

8 月 27 日英伟达公布 2025 年 Q2 财报:营收 467 亿美元、净利润 264 亿美元,均超市场预期,数据中心业务(占比 88%,营收 411 亿美元)仍是核心支柱,Blackwell 晶片出货量季增 17%。但财报后股价却一度跌 5%,亮眼数据背后藏着三大隐忧。U3IIg1iYuchgx04hdinK13rtefMKyAYLQ0la409t.png

1. 中国市场 “断供”:H20 出货挂零,营收占比腰斩

英伟达 Q2 对中国销售的 H20 晶片出货量为零 —— 这款原本符合出口规则的晶片,因美国 4 月收紧管制、中国企业被指示避免使用,彻底失去中国市场。此前中国占英伟达营收 15%-20%,本季度仅贡献 28 亿美元(占比 5.9%),缺口显著。虽黄仁勋曾表示希望推动 H20 获许可,但政策不确定性仍让市场担忧。近裙+Q:2532657509

2. 财测保守 + 库存高企:增长预期遇冷

英伟达对 Q3 的财测仅比市场共识高 1%,且 Q2 库存暴增至 149.6 亿美元(年增 30%)。官方解释是为 Blackwell 晶片备货,但市场质疑这与旧款 H100、H200 需求下滑有关,叠加微软缩减数据中心投入、科技巨头自研 AI 晶片,投资者担心增长会 “踩刹车”。

3. 应对策略:新晶片 + 600 亿回购救场

为缓解压力,英伟达计划开发符合最新管制的 Blackwell 架构晶片 B30A,争取重启中国业务(黄仁勋称中国 AI 市场年增 50%,价值 500 亿美元,不容放弃);同时宣布 600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10 月将派发每股 0.01 美元现金股利,试图稳住股东信心。

结语:监管与地缘成市场关键变量

稳定币的 “合规转型” 与英伟达的 “中国困局”,本质都是外部环境重塑行业逻辑:稳定币的竞争从 “拼流动性” 转向 “拼合规与场景”,英伟达的增长从 “靠产品力” 转向 “靠地缘政策破局”。未来两类资产的走向,将高度依赖监管细则落地与国际政策博弈,投资者需重点关注这两大变量的动态。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