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圈里,合作是常态,但 “翻脸” 也不罕见。近期,川普家族背书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与 DeFi 巨头 Aave 的合作纷争,就搅得市场不安 ——AAVE 代币短期跌超 8%,双方各执一词,连行业大佬都忍不住下场点评。而这类合作矛盾并非个例,Launchpad 赛道却在同期热度攀升,从无许可到需审核的平台玩法各异,散户该怎么抓机会、避坑?
WLFI 与 Aave:7% 代币分成引争议,双方各执一词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一份曾被视为 “双赢” 的 DeFi 合作提案。
WLFI 是 2024 年推出的项目,背靠特朗普家族,总代币量 1000 亿枚,想借 Aave 的 DeFi 基础设施拉流动性;Aave 则是头部借贷协议,能通过接入 WLFI 新增资产、提升总锁仓量(TVL)。于是 Aave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通过提案:WLFI 在 Aave V3 部署平台,作为回报,Aave 拿 WLFI 20% 的费用分成,还能获 7% 的 WLFI 总代币(约 70 亿枚)。
原本看似顺理成章,直到 8 月 23 日画风突变:
Aave 创始人 Stani.eth 先是回应 “协议仍有效”,还转发 “按当前价,Aave 国库将获 25 亿美元 WLFI” 的观点,称这是 “交易的艺术”,AAVE 价格随即拉升至 385 美元;
没过多久,疑似 WLFI Wallet 团队成员 Dylan_0x 发文,否认 “7% 代币分配” 的说法,AAVE 短时跌 5%;
8 月 24 日,WLFI 团队直接对媒体称 “7% 代币分配是假新闻”,表示提案存在,但分成条款不实,项目重点是代币化创新,而非外部分成;
面对质疑,Stani.eth 贴出 Aave DAO 的提案投票链接,强调 “提案已通过且获 WLFI 批准”。
截至目前,WLFI 官方仍未正式回应,市场议论纷纷。而价格早已给出反应:WLFI 盘前价一度冲至 0.45 美元(完全稀释估值数百亿美元),现回落至 0.25 美元;AAVE 也跌到 350 美元下方。
行业人士对此看法不一:dForce 创始人 Mindao 直言,这份提案 “像 WLFI 实习生写的”,川普家族有品牌加持,没理由给 Aave 这么优厚的条件,还猜测 WLFI 可能后续弃用 Aave、缩减代币分发;推特 KOL Laolu 则举例 “此前 SPK 曾违约收益分成,最后不了了之”,暗示 WLFI 若不兑现也不意外。
并非首例:Polygon 与 Aave 曾闹类似矛盾
其实,Aave 卷入合作纷争早有先例。2024 年 12 月,Polygon 就和 Aave 因 “桥接资金用途” 吵翻:
Polygon 社区提案,想把约 1.1 亿美元桥接资金用于质押等收益策略,Aave 贡献者 Marc Zeller 认为这是 “高风险操作”,提议 Aave 放弃支持 Polygon,甚至把 Polygon 借贷平台的 LTV(贷款价值比)设为 0—— 意味着用户存再多资产也借不到钱。
Polygon 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直接怒怼 Aave “搞垄断”“酸葡萄心态”,认为 Aave 想压制竞争;双方冲突还升级到私信威胁和公开打赌,最后虽调整提案、Aave 未完全退出,但关系已降至冰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 Polygon(当时市值 40 亿)还曾拿 1% MATIC(约 4000 万美元)激励 Aave(当时市值 65 亿),短短几年,双方从合作到对立,也反映出加密圈合作的不确定性。
Launchpad 赛道火热:10 大平台拆解,无许可 vs 需许可怎么选?
一边是合作纷争不断,另一边 Launchpad 赛道却玩法翻新,从 Meme 到 AI Agent,成为散户博弈机会的集中地。我们挑了 10 个代表性平台,按 “无许可”(零门槛发项目)和 “需要许可”(严选项目)两类拆解,看清它们的核心玩法和收益:
01 无许可平台:零门槛,高博弈,小资金也能试
这类平台不用审核,任何人都能发项目,适合喜欢高风险博弈的玩家:
Heaven:AMM+Launchpad 一体化,发项目、交易不用转去其他 DEX。交易手续费会回购销毁平台币LIGHT,持有者能分红利。LIGHT 上线一周市值破 1 亿,回购机制拉满信心;
Zora:Base 链上的 “内容即项目” 平台,发条文字或图片就能自动生成资产。$ZORA 曾 20 天涨 10 倍,今年 4 月 Base 官方一句 “Base is for everyone” 被自动铸币,市值炒到 1700 万后又跌 90%;
Believe:前身是 Clout,靠 “社交发项目” 火的 —— 推特发带 @launchcoin 的推文,就能自动生成项目,市值超 10 万美金还会自动上 Meteora 等交易所LAUNCHCOIN。曾3天涨50倍,更名前的PASTERNAK 接近归零后,24 小时又从 100 万冲到 2200 万;
Pump.fun:链上发币鼻祖,传个名字、Logo 就能生成合约和流动性池,价格随买盘上涨,市值到阈值自动迁到外部 DEX。上面诞生了超多知名 Meme 项目;
Bonk.fun:BONK 社区推出,玩法像 Pump.fun,但交易费会回馈 BONK 持有者。旗下HOSICO最高市值6000万(涨6倍)、USELESS 最高近 3 亿(涨超 10 倍);
Virtuals:专注 AI Agent,锁VIRTUAL就能创建Agent建池,达标后生成流动性池。年初VIRTUAL 一周反弹 150%,新项目 $BasisOS 上线 12 天市值 550 万(涨 40 倍)。
02 需要许可平台:严筛选,更稳健,项目质量有保障
这类平台会审核项目,适合追求稳健的玩家:
Echo:像 “链上天使投资群”,领投人发起群组分享项目,大家跟投,领投人抽分红。需邮箱、推特 KYC,偏小众圈子,曾撮合 Ethena、Morph 等热门项目私募;
Buidlpad:前币安高管推出,需 KYC 但面向大众。今年 1 月首推 Solayer 的 LAYER 公募,超募 5 倍,TGE 当天涨 240%;后续 Sahara 超募 8 倍,TGE 涨 120%;
Kaito:7 月上线 Capital Launchpad,类似 Echo,但分配看链上持仓、社交声誉,不拼手速。首个项目 Espresso 估值 4 亿,第二个 Theoriq 估值 7500 万;
Ventuals:玩 “Pre-IPO 合成资产”,把未上市公司股权做成链上衍生品(不是实股),24 小时涨幅多在 5%-30%。
Launchpad 的核心竞争力:拼什么才能不被淘汰?
加密圈平台更新快,Launchpad 想站稳,离不开这 4 点:
公平性:比如 Heaven 靠回购让用户和平台绑定,若被机器人、内幕盘掌控,散户早跑了;
门槛壁垒:Echo 的邀请制、Believe 的社交网络,别人难复制;
项目资源:能持续拿到好项目,就会 “强者恒强”;
模式创新:Heaven 的一体化、Zora 的内容发币,都是先发优势。
散户生存指南:怎么玩 Launchpad 不被埋?
选对平台类型:喜欢高博弈,用无许可平台(小资金试);想稳,选需要许可平台(项目质量更优);
严控仓位:高风险仓位别超总资金的 10%-20%,别梭哈;
跟热点节奏:Meme、AI、Heaven、Zora 都是轮动热点,哪个平台突然爆火,短期就可能有机会。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