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姐的访谈分享

阿花

近日,CoinDesk对方舟资本的木头姐(Cathie Wood)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的中文版见文后参考链接)。

一直以来木头姐给我的印象都是呈两个极端的。

一方面我不喜欢她动不动就信誓旦旦地预测加密资产在中短期的价格,比如比特币在今年年底会达到XXX美元或者在明年会达到XXX美元。因为这种中短期预测在我看来很不可靠而且经常误导大众参与者。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很不妥当。

但另一方面她对很多科技领域的趋势预判很有见地,对一些前沿科技企业的颠覆性场景也有精辟的见解。她的预判和见解很有张力,充满了想象力。

当我读完这篇访谈,然后好奇地在网上查到木头姐已经70岁之后,我对她的看法就变了。

我很难想象一个70岁的长辈还能保持这样旺盛的精力,对科技领域有如此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她在访谈中提及的青年经历让我产生了不小的共鸣,提及的一些观点也和我高度契合。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篇访谈中的部分内容。

“大学时期,我完全不清楚未来方向,于是尝试了各种可能。工程学、教育学、地质学、天文学、物理学...真的涉猎了所有领域。说实话,当时没选修经济学,部分原因或许正是父亲特别希望我选这门课。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我在UCLA才选修经济学,结果彻底着迷。”

正是在找到自己对经济学的热爱之后,木头姐才会开启影响她终生的投资生涯。

我自己曾经在(编程)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渐渐发现对编程并不像我以为的那么热爱。自以为的对编程的“热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兴趣,而单纯只是因为编程工作能够带来一份不错的收入而已。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那份编程工作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我想再找找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于是便开始在工作之余尝试其它行业,比如做科技培训、电商生意、知识产权,甚至一度还对卖保险产生了好奇。

但所有那些尝试全部失败。因为对那些领域我只要稍微深入一点就发现自己完全提不起兴趣。最后,直到我发现了加密赛道---------它彻底改变了我后面的人生轨迹。

uZKVecK6TFuTMLocTZDLYmtQNAhsTm3wRfWYrIzz.png

因此,我很能体会找到自己的热爱和兴趣会对人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我经常在文章中强调:加密生态的每个参与者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原因。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爱,自己自然而然就会钻研它,然后假以时日就会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机遇。

“未来AI助手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这需要智能合约作为底层支撑。当AI代理与媒体平台自动结算时,区块链与AI的融合价值凸显。”

木头姐的这一观点直白地表述就是AI Agents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信的一个结合点,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到现在依然对Virtual抱有希望的原因。因为在当下所有的AI + Crypto项目中,有且仅有Virtual在努力地用ACP协议推进这个方向的进展。

“尽管Solana市场表现更抢眼,但Coinbase、Robinhood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Layer2底层。这印证了我们‘以太坊将成为机构级协议’的判断。这源于其更去中心化的架构带来的安全性优势,虽然交易效率不及Solana。”

木头姐的这个观点与我完全契合。

只不过此前我以为只有加密生态的重度爱好者才会有这样的观点,直到今年我才发现原来华尔街和机构参与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持这种观点。

实际上我认为对于一层区块链来说,效率是最不重要的事情,而安全和去中心化才是永不能放弃的核心和关键。要追求效率,应该去二层、三层甚至四层扩展,而不应该在一层上打主意。

一位70岁级别的前辈能有上面这些认知,这个生态中绝大多数小她几十岁的孙辈人物都要汗颜。

木头姐都还在科技前沿奋斗和拼搏,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更应该努力自勉了。

参考链接: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198079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