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场景看比特币发展现状

币安下载

Binance币安交易所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注册100%可领取100USDT奖励!通过本站注册不仅可以享受手续费折扣同时有机会获得币安周边

点击注册 更多线路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怎么制作比特币


以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本身属于风险资产,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升值对风险资产贬值压力加大,因此虚拟币价格下跌是必然的,成交量、流动性下滑也是必然的。

虚拟币再现暴跌行情!截至6月13日17时47分,比特币(BTC)跌破2.4万美元,以太坊(ETH)跌破1300美元,24小时跌幅分别为12.97%和16.56%。随着BTC、ETH暴跌,BNB(币安币)、ADA(艾达币)、XRP(瑞波币)、SOL(索拉纳)、DOGE(狗狗币)等多个虚拟币种跟跌,24小时跌幅均超10%。

视频加载中...

(视频制作:王尊君)

对于虚拟币本轮暴跌行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和相关资产的升值对虚拟币形成挤压效应,虚拟币被作为优先抛售的高风险资产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今年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引发美联储进一步加快紧缩步伐,虚拟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较大概率进一步走弱”。

虚拟币价格再次暴跌

“今天上午看盘,比特币跌穿2.6万美元,下午再看时已经跌破2.5万美元,傍晚再看已经跌破2.4万美元……真是跌跌不休!”一位币圈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道。

近几日,币圈主基调就是“跌跌不休”。英为财情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17时47分,BTC跌破2.4万美元,报23978.6美元,24小时跌幅达12.97%,7日跌幅达23.15%;ETH更是跌破1300美元,报1223.96美元,24小时跌幅达16.56%,7日跌幅达35.45%,创下年内新低。

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币暴跌,其他虚拟币也不能幸免。其中,币安币(BNB)、艾达币(ADA)、瑞波币(XRP)、索拉纳(SOL)、狗狗币(DOGE)、波场币(TRX)等多个虚拟币种24小时跌幅超10%,7日跌幅超23%。

记者注意到,虚拟币在今年2月也曾暴跌。截至北京时间2月24日16时47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悉数下跌,其中比特币24小时跌幅达7.46%,以太坊24小时跌幅达12.45%、币安币24小时跌幅达11.43%。

实际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暴跌已不是新鲜事。今年初,比特币曾向下触及43000美元/枚,日内跌幅达6.16%。今年1月20日23时至1月21日11时,比特币从43325.2美元跌至38465.3美元,12小时跌了4859.9美元。

2021年12月4日午间,比特币曾短时跌破42000美元,24小时跌幅超20%。截至当天20时,过去的24小时内共有41.7万人爆仓,虚拟货币全网合约爆仓金额达到25.84亿美元,其中比特币24小时内的爆仓金额超过10亿美元。

美联储加息是主因?

对于虚拟币本轮暴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和相关资产的升值对虚拟币之类高风险标的形成挤压效应,虚拟币被抛售导致暴跌。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跌势是因为这些虚拟货币本身属于风险资产,而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元升值对风险资产贬值压力加大,所以当前虚拟币在一轮跌势当中。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加密币下跌是必然的,成交量、流动性下滑也是必然的。

一位涉虚拟币企业高管高鸿(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最近几个月,虚拟币市场的走势与全球通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加。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美国基准利率可能在2022年出现方向性的转变。投资者发现美联储的措辞更加鹰派,引发市场对于Taper(缩减资产购买规模)节奏加快、加息次数增加、加息时间提前的担忧。

“从一些指标来看,市场短期内出现超跌的情况,比特币在目前价格上震荡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如果今年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引发美联储进一步加快紧缩步伐,虚拟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有较大概率进一步走弱。”高鸿表示。

盘和林提醒,国内对于虚拟币是禁止状态,当前虚拟币交易所多是套代码行为,本身门槛很低,虚拟币交易收割虚拟币发行人,虚拟币发行人又收割散户,一环扣一环,对于这种虚假的虚拟币交易所,其风险不仅仅是贬值风险,很可能交易的虚拟币就是不存在的代码。

盘和林建议,国家要明确监管态度,把住“金融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账户开立、资金划转和清算结算等服务”的红线;对于难以监管的个人虚拟币交易行为,法律要明确二级市场交易行为不受保护,并向参与者表明监管态度。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