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的历史:Telegram由Durov兄弟创办,于2018年开始开发自己的区块链 -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以满足其亿级用户需求。
通过其代币$Grams的ICO,TON筹集了超过17亿美元。
但在2019年,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起诉,
Telegram放弃了TON的进一步开发。
然而,2020-2021年间,NewTON团队基于开源资料重启了TON开发,并成功将其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
TON的应用与前景:TON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资金,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去中心化、安全、可靠的互联网。
例如,TON eSIM、TON域名和TON存储等功能,都是为了增强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尽管当前的去中心化需求似乎并不高,但TON已经为其生态设立了巨额基金,并依靠其庞大的用户基数,有望在未来引起关注和成长。
TON团队的想法是,单个区块链的TPS只能达到每秒数十次,那为什么不多建几条链呢?
TON使用分片技术,将处理交易的工作水平地分摊到多条链上,构建一个由多条区块链组成的区块链网络,称之为blockchian of blockchains。
虽然TON在初次推出时遭遇了挑战,但其创新的技术和对未来去中心化网络的愿景使它在区块链领域持续受到关注。其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庞大的用户群,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Telegram创始人Durov 兄弟开始探索适用于Telegram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当时没有区块链能够支持Telegram的亿级用户群,因此他们决定设计自己的Layer 1 链,起名Telegram Open Network,简称TON。
数月后,通过对TON原生代币$Grams的ICO,TON募集到超17亿美金。
2019年。Telegram团队陆续发布了相关文档,并先后启动了两个测试网。
2019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起诉 Telegram,指控其进行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
Telegram团队暂停了TON的主网上线,并最终在与SEC的斗争中选择了放弃,停止TON的开发并将ICO资金退还给投资者。
2020-2021年,NewTON团队以开源资料为基础,重启了对TON的开发。
2021年5月社区投票决定将长期稳定运行的测试网2更名为 Mainnet。NewTON 团队也更名为 TON 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社区支持和发展TON。
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TON,全称为The Open Network。
个人看点/想法:
从故事的最开始,TON就是针对具有庞大用户数量的社交网络所构建的,TON Blockchain是Telegram的区块链。
回到当时,在陈旧的技术体系下,主流区块链的TPS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如何能够承载Telegram亿级的用户数量与可能产生的每秒数百万比交易?
TON团队的想法是,单个区块链的TPS只能达到每秒数十次,那为什么不多建几条链呢?
如今“万链齐发”的时代,一条公链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优势,Ethereum的优势在于TVL与应用生态,Solana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开发者生态,Arbitrum的优势在于其技术的可靠性与运营能力,TON区块链在当前的区块链市场中处于一个相对崭新但正在迅速崛起的位置,TON需要以其独特的多链架构和高度可扩展性区分自己。
可惜的是,从当前TON生态的活跃程度来看,似乎并没有太多用户需要一个更加去中心化、安全、可靠的互联网。这也是当前所有区块链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数人进入区块链生态是为了淘金,而不是真正需要去中心化的服务,如果没有造富效应,项目很难获得持续的关注。
所幸TON生态并不缺钱,TON已经成立了数亿美元规模的生态基金,用于投资和孵化TON生态内的项目。依靠着整个Web3世界最大的月活用户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TON生态将迎来爆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