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美元比特币迷案:中美深陷“数字罗生门”

比特派

rO5YAUf1Do0ZLECHYgOivs9J6lZzKHgh8ILbWPy0.jpeg

        一场围绕12.7万枚比特币的争议,正揭开数字时代地缘博弈的隐形战场。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9日,一个名为LuBian的比特币矿池在短短两小时内遭遇不明攻击,127272枚比特币不翼而飞,当时价值约35亿美元。

        这些数字货币在黑客的钱包中静静躺了将近四年,直到2024年6月才被转移至被标记为“美国政府控制”的钱包地址。而美国司法部则在2025年10月14日宣布,没收了与柬埔寨太子集团主席陈志相关的12.7万枚比特币。

01 技术溯源:漏洞如何引发世纪大案

        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LuBian矿池遭黑客攻击被窃取巨额比特币事件技术溯源分析报告》,直指事件背后的技术漏洞。

欧意0KX
欧意0KX本站专属福利
欧意是全球排名前二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通过本站注册可拆比特币盲盒,百分百有奖,最高可领100美元

        伪随机数生成器缺陷成为这次攻击的突破口。报告指出,LuBian矿池的私钥生成算法存在致命缺陷。

        它依赖仅32位的伪随机数生成器,而非行业标准的256位加密安全随机数。

        这一漏洞使得理论破解时间缩短至约1.17小时。攻击者利用这一弱点,对超过5000个弱随机钱包地址进行了暴力破解。

        所有可疑交易共享相同交易费用,表明攻击系由自动化批量转移脚本执行。

02 双方交锋:中美各执一词的“罗生门”

中方指控:国家级黑客行动

        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报告质疑,这批比特币在被盗后沉寂长达四年,几乎分文未动,不符合一般黑客的行为模式

        该中心认为,这种异常行为模式更像是一场由“国家级黑客组织”操盘的精准行动。

报告进一步指出,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书中未公布如何获取陈志巨额比特币链上地址私钥,而区块链追踪平台ARKHAM已将这些最终地址标记为美国政府持有。

美方回应:合法执法行动

        面对中方的指控,美国司法部坚持声称此次没收是合法的执法行动。美方强调,该行动是针对与柬埔寨Prince集团主席陈志相关的欺诈及洗钱案件的一部分。

        美国司法部将此次行动称为其 “史上最大规模的没收行动” ,但并未直接回应“黑客”指控。

03 地缘政治:数字资产成博弈新焦点

        这起事件发生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使得数字资产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战场

        根据CoinGlass平台2025年7月的数据,美国持有约19.8万枚比特币,主要来源于执法查获。

而中国则持有约19.4万枚比特币,主要来自2019年PlusToken庞氏骗局的查获。

        此次争议中的12.7万枚比特币,目前价值已超过130亿美元,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约0.6%,这一巨大的数字资产规模使得争议结果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04 未来影响:或重塑加密货币监管格局

        这起事件可能对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它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国家层面的数字资产冲突中,如何界定合法执法与网络攻击的界限。

区块链的透明性与国家安全的隐蔽性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冲突。

        这一争议还可能影响国际社会对数字资产主权和跨境监管的讨论,并可能推动建立新的国际规则和框架,以处理类似跨境数字资产纠纷。

        随着国家持有加密货币成为趋势,这类争议可能更加频繁,亟需明确的国际规范。

        区块链的透明性让这场“国家级黑客行动”与“合法执法”的争议成为可能。每一个比特币的流动都在公开账本上留下痕迹,即使这些痕迹在四年后才被串联起来。

        随着全球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比特币储备,数字资产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前线。

        这场争议的结果,可能会定义未来数十年国家间在数字空间的行为准则。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