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阿花

作者:Lasse Clausen、Christopher Heymann、Robert Koschig、Clare He、Johannes Säuberlich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八大核心要点

  1. 链上收入已成 200 亿美元经济支柱

  2. 2025 年去中心化金融主导链上收益

  3. 区块链技术日趋成熟,交易费用降低,推动应用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达 126%

  4. 资产价格是显而易见的收入驱动因素,但成本效益更高的基础设施如今也在发挥重要作用

  5. 尽管头部 20 个协议贡献了 70% 的收入,但创新者仍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现有玩家

  6. 尽管应用在 “收入与估值关联性” 上表现优于区块链,但区块链仍在市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7. 资产代币化、DePIN、钱包及消费类应用是值得关注的高增长领域

  8. 若监管进一步利好,2026 年链上费用预计将实现 60% 的同比增长,突破 320 亿美元,且全部增长将由应用端贡献

本报告首次汇总了 1000 余个协议的链上费用数据,分析了行业趋势、收入驱动因素、费用分配及估值影响。用户支付的费用仍是协议创造价值的最清晰信号,但具体背景也至关重要:

2021 年牛市峰值时,季度链上费用达 92 亿美元,主要由少数工作量证明(PoW)区块链贡献;其中以太坊单链占比约 40%,当时市场投机情绪浓厚,用户对高额交易费用不敏感。

到 2025 年,各网络通过优化提升效率,交易成本下降约 90%,推动应用普及率提升,并使应用能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上实现可持续变现。同时,投资者参与的监管壁垒也在降低。

这些变化共同标志着数字资产变现进入更成熟的阶段 —— 协议价值创造与投资可行性的增长日益趋同。如浅蓝色曲线所示,分配给代币持有者的价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效率提升为收入分配创造了条件。因此,当前正是投资者关注协议变现成熟化的关键时期。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链上收入已成 200 亿美元经济支柱

链上费用规模几何?

根据第三季度末数据,2025 年链上费用预计达 1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但仍比 2021 年的水平低 18%。

  • 2025 年链上费用较 2020 年增长超 10 倍,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 60%。

  • 2025 年上半年,用户支付的链上费用达 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2021 年仍是总体峰值(主要由下半年推动),此后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本报告将多次回顾 2021 年下半年数据。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为何用户支付的链上费用至关重要?

1. 确立协议代币作为可投资资产类别的地位

目前,数字代币仍多被误解为散户投资者的投机工具。本报告认为,若网络能实现产品市场契合并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代币有望升级为面向更广泛、更成熟市场参与者的可投资资产类别。

我们将用户支付的费用视为最佳指标,因其反映了用户和企业愿意为可重复使用的实用功能付费。随着协议成熟和监管完善,能否产生并分配稳定的费用收入,将成为区分 “具备长期生命力的网络” 与 “早期实验项目” 的关键标准。

如今,超 80% 的链上费用来自代币化协议,这类协议提供全球化、无需许可的投资渠道。相比之下,获取链下收入的渠道多局限于成熟上市公司或私人投资工具。

2. 链上活动与效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尽管链上费用在行业总收入中占比仍较低,但它能清晰反映应用普及率和长期价值创造:2025 年年初至今,近 400 个协议的年化突破 100 万美元,20 个协议向代币持有者分配的价值超 1000 万美元。

这一成果得益于区块链的全球覆盖范围和不断提升的效率,使应用能快速实现规模化盈利(详见报告后续章节)。

这种优势已推动链上玩家抢占链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已占据加密货币总交易量的 25%;而 DePIN 等众多高增长商业模式,也离不开链上基础设施的支持。

3. 链上费用的透明度优势

透明度是区块链的核心原则 ——“无需信任,只需验证”。与传统金融延迟披露信息不同,链上财务数据具备实时性和可验证性。

对于发行代币以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协议而言,这种透明度至关重要:投资者期望获得可验证的业务指标。如今,越来越多的协议会披露收入情况,或通过链上机制反映业绩表现,即便部分收入来自链下。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数字资产收入不仅限于链上费用,但在区块链技术成熟的推动下,链上费用增长最为迅猛:

  • 链上费用(97 亿美元):41% 的同比增长包含两个反向趋势:

    1. 区块链已度过 “高成本、低交易量” 阶段,成为标准化基础设施,效率提升推动费用稳步下降 ²;

    2. 应用端受益于这一转变,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基础设施上快速规模化,同比增长 126%。

  • 链下费用(235 亿美元):

    1. 中心化交易所(CEX)收入占比最高,预计达 190 亿美元;

    2. 剩余部分主要来自其他金融基础设施(做市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 fees 等)和加密货币赌场 ³。

  • 其他收入(231 亿美元):主要分为两部分:

    1. 区块链矿工和质押者获得的区块奖励:其中比特币(Bitcoin)贡献 80 亿美元,Solana 贡献 20 亿美元,Ethereum 贡献 10 亿美元,占比最高;

    2. 稳定币发行收入:Circle 和 Tether 通过其稳定币背后的资产(如美国国债)获得 45 亿美元收益。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025 年 DeFi 主导链上收益

链上费用源自哪些领域?

2025 年上半年,协议获得的 97 亿美元链上费用中,DeFi 占比最高:

  • 63%:DeFi / 金融类:以 DEX、永续合约(Perps)及衍生品平台的交易费用为主;

  • 22%:区块链类:主要包括 Layer 1(L1)交易费用和最大可提取价值(MEV)捕获;Layer 2(L2)/Layer 3(L3)费用占比仍较低;

  • 8%:钱包类:自 2024 年第四季度起,swap 交易推动钱包产生可观费用,其中 Phantom 贡献了所有钱包费用的 30%;

  • 6%:消费类:超 80% 来自 launchpad(其中 Pump.fun 占该领域费用的 60%),8% 来自赌场,4% 来自创作者经济和社交应用;

  • 1%:DePIN 类:规模虽小,但增速最快(同比超 400%);

  • 1%:中间件类:55% 来自跨链桥(以 Li.fi 为首),15% 来自身份与声誉服务,15% 来自开发者工具。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025 年区块链类费用占比预计低于 20%

  • 2021 年,用户为区块链交易支付 134 亿美元费用,占总费用的 56%;

  • 2024 年链上费用整体回升时,区块链类费用的主导地位已被 DeFi / 金融类应用取代;2025 年,DeFi / 金融类应用费用预计达 131 亿美元,占总费用的 66%;

  • DeFi / 金融类应用持续强劲增长,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13%,链上费用创下历史新高 —— 具体驱动因素详见下文。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新历史峰值:2025 年上半年费用超 2021 年下半年

新用例拓展和稳定币增长推动 2025 年上半年链上费用超越 2021 年下半年峰值:

  • 成熟品类:费用增长约 4%;

    1. DeFi 领域的 DEX、永续合约和衍生品平台从 CEX 抢占市场份额 ¹;

    2. 以 Hyperliquid 为首的永续合约平台,费用增长 2 倍,交易量同比增长 5 倍;

    3. 借贷类费用稳定在约 7 亿美元,Morpho 等新玩家通过提升效率获得市场份额。

  • 稳定币:虽非新兴品类,但随着市值 ² 创下新高,且链下抵押品收益变现能力提升,稳定币相关链上费用也刷新纪录。

  • 其他新兴用例:贡献 11 亿美元费用,包括自动化 /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DeFAI,如机器人和 AI 代理)、风险管理与金库(Vaults)、现实世界资产(RWAs)及流动性质押(Liquid Staking)—— 这些用例均通过收取用户存款收益分成产生费用。

CEX 通过代币回购实现的收入透明度较低:回购本应反映收入 / 利润,但验证难度大。Binance 和 Bitget 已不再将回购与收入挂钩,OKX 的实际回购规模也可能未达公告水平,因此本报告未纳入此类数据;2)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末,稳定币市值接近 3000 亿美元。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025 年上半年,DeFi / 金融类费用增至 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3%),其中核心品类(DEX、永续合约及衍生品平台、借贷)贡献 44 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此前收入微薄的新玩家:

  • DEX:增长由 Raydium 和 Meteora 引领,二者受益于 Solana 生态爆发;而曾居第三位的 Uniswap 增长滞后,市场份额从 44% 降至 16%;

  • 永续合约 / 衍生品:Jupiter 的费用占比从 5% 升至 45%;上线不足一年的 Hyperliquid,目前贡献该细分领域 35% 的费用;

  • 借贷:Aave 仍保持主导地位,但基于 Aave 构建的借贷聚合器 Morpho,费用占比从 2024 年上半年的近乎 0% 提升至 10%。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区块链类费用的四大关键趋势

  1. 效率提升:尤其是 Ethereum,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了整体费用收入(详见第(04)章分类说明);

  2. MEV:Flashbots 协议开始在 Ethereum 上协调所谓的 MEV 交易,Jito 在 Solana 上也开展了类似业务。此类费用与套利机会相关,因此在投机活跃期(如 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meme 币热潮)收入会激增;

  3. 集中度:2025 年上半年,头部 5 个协议(Tron、Ethereum、Solana、Jito、Flashbots)占据了约 80% 的区块链类费用。尽管集中度仍较高,但较 2021 年已有改善 ——2021 年 Ethereum 单链便占据 86% 的区块链类费用;

  4. Rollup(L2/L3):2022 年开始出现,费用远低于 L1,但目前交易量仍不足以支撑可观的费用占比 ¹。

头部 L2 为 Base:2025 年上半年链上费用约 3900 万美元。

区块链技术日趋成熟,交易费用降低,推动应用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达 126%

费用与价值:我们是否在创造真实经济价值?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025 年上半年用户支付的费用较 2021 年下半年的历史峰值低 34%,但区块链效率提升催生了更多活动:

  • 2021 年,Ethereum 单链贡献超 40% 的链上费用;2025 年年初至今,其占比降至 3%——Ethereum 的扩容努力是区块链平均交易费用下降 86% 的主要原因;

  • 区块链 L1 和 L2 的日均交易量增长约 2.7 倍,达 1.69 亿笔;

  • 实现变现的协议数量空前:2021 年仅有 125 个协议产生费用,且几乎所有费用都来自 20 个协议 ¹;反观 2025 年上半年,有 969 个协议产生费用,4 年间增长 8 倍;

  • 分配给代币持有者的价值增加:尽管费用低于 2021 年,但协议目前向代币持有者分配的价值增加了 5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这一发展伴随着 2024 年底开始的数字资产及价值分配友好型监管环境。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021 年下半年,头部 20 个协议的费用占比达 94%;2025 年上半年,该比例降至 69%。

区块链效率大幅提升,实现高吞吐量与低成本并存

平均交易费用下降 86%,主要由 Ethereum 推动(占总降幅的 90% 以上),原因包括 Ethereum 新费用机制(EIP-1550)的实施及 L2 采用率提升。

成本降低推动参与度提升:

  • 日均交易量较 2021 年下半年增长 2.7 倍,L2 占比上升;

  • 同样,2025 年上半年月均交易钱包数量增长 5.3 倍,达 2.73 亿个。

2025 年,我们的数据集中有 1124 个协议产生链上费用 ¹:

  • 其中 389 个协议于 2025 年首次产生费用 ²,截至 2025 年年初至今,这些协议已贡献 13% 的总费用,在第三季度费用中占比达 17%;

  • 该批次协议中的典型代表包括:

    • Meteora(2025 年上半年总费用排名第一)

    • Axiom

    • Bullx

    • Trojan

  • 2025 年是 “非 DeFi / 金融类新协议” 占据可观变现份额的元年:在 2025 年新增的 150 个 “其他领域” 协议中,DePIN 和消费类协议占比最高。

数据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仅 2025 年第三季度,产生费用的协议便有 1053 个;2)具体而言,这些协议的费用数据首次可查。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分配给代币持有者的价值

扣除回购、销毁及其他应计项目,再减去代币增发后的 “净价值”,过去三个季度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2025 年第三季度分配的价值达 19 亿美元,基本与 2021 年下半年(费用峰值期)的总分配额持平;

  • 然而,许多协议的分配额仍为零 —— 新网络的代币激励发放规模仍超过向持有者返还的价值,这在区块链 L1 中较为常见;

  • 应用端是价值分配的主要贡献者,这得益于激励措施的缩减:头部应用 ¹ 的代币激励从 2021 年下半年的 28 亿美元(占其费用的 90%)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不足 1 亿美元,大幅提升了向持有者的净回报。

需注意的是,“价值分配” 等基于利润的指标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 “哪些持有者受益(活跃持有者 vs 被动持有者)” 这一问题上。有关行业采用的方法论和指标详情,请参考可下载报告的第 51 页及后续内容。

更高效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的推动力

费用驱动因素有哪些?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资产价格是大多数领域以美元计价费用的输入变量,因此二者存在预期相关性,但驱动因素不止于此:

  1. 季节性:市场风险偏好变化会导致代币价格周期性波动,进而影响费用水平;

  2. 因果关系 ¹:这种关系因时间和领域而异。在 DeFi / 金融类领域(2022 年起相关性更强)和区块链领域(2021 年后仅存在 1 个月滞后期),费用变化会领先于估值变化;

  3. 行业动态:

    • 区块链 L1:2021 年时主要由价格驱动,如今因效率提升,交易成本的影响更大;

    • 交易平台(DEX、永续合约等):仍受资产价格驱动,但随着供需两端竞争加剧,费率有所下降;

    • 借贷:费用由资金利用率驱动,虽与价格正相关,但受利率机制制约;

    • DePIN:费用与所提供服务的美元价值挂钩,对资产价格波动敏感度较低。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Ethereum 费用动态自 2021 年以来发生显著变化

2021 年下半年,Ethereum 费用创下 63 亿美元的纪录,这一成果由 ETH 高价格和投机需求推动,用户当时对极高费用容忍度较高。

到 2025 年上半年,ETH 价格和交易量与 2021 年水平相近,但扩容措施 ¹ 使平均费用降低约 95%,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费用收入大幅下降。

这一变化对交易活动和通胀产生了积极影响:

  • 验证者激励同步缩减 —— 从 2021 年下半年的 94 亿美元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12 亿美元(降幅 90%),因此 ETH 代币供应自 2022 年底以来保持平稳;

  • 尽管 Ethereum 自身的交易量仅小幅增长,但 L2 目前的交易量已是其 18 倍,2025 年上半年日均交易量约达 2290 万笔。

如转向权益证明、Rollup、动态费用、容量提升、交易打包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Uniswap 作为首个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长期在交易量和费用捕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 2025 年上半年其费用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 18%,主要原因是平均费率降低:

  • 期间交易资产的平均价格有所上涨 ¹,本应对费用产生积极影响;

  • Swap 费率区间为 5-100 个基点,但交易量逐渐向低费率资金池转移,导致平均费率下降超 30%;

  • 2025 年第二季度,交易量同比增长 20%,达约 2300 亿美元,但这一增长主要由价格驱动(加密资产价格涨幅更大),因此经价格标准化后的资产交易 volume 实际略有下降。

其他 DEX 也面临类似的费率压缩问题。但 PancakeSwap 通过提升交易量抵消了费率下降的影响,实现了约 150% 的费用同比增长。

尽管头部 20 个协议贡献了 70% 的收入,但龙头不断轮动

谁在领跑?头部费用生成协议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与行业占比一致,头部协议主要集中在 DeFi / 金融类和区块链类:

  • 例外情况包括消费类的 Pump 和钱包类的 Phantom,但部分协议的费用来自多个领域(例如 Meteora 同时运营代币 launchpad,属于消费类);

  • 头部 20 个协议(占总量的 2%)贡献了 69% 的费用,这种集中度在数字资产市场的指标中较为典型;

  • 部分协议(如 Uniswap、Aave 及所有区块链协议)已运营多年,而 Pump、Photon、Axiom 等协议的运营时间不足 2 年 ;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费用生成高度集中

  • 在大多数领域,头部 5 个协议捕获了 80% 以上的费用(DePIN 和钱包领域占比更高),对应深色蓝色柱;

  • DeFi / 金融领域集中度较低:头部 5 个协议占比 41%;

  • 但头部地位并非一成不变:

    • 每个季度,费用排名前 20 的协议中,最多有 25% 会被替换;

    • 2025 年头部 5 个协议在一年前的费用占比远低于当前(对应浅蓝色柱),图表中的 DePIN 领域便是典型例子。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DEX 费用整体增长,2024 年第四季度创下季度新高

近期增长主要由 Solana 生态的 DEX 推动,例如 Meteora 和 Raydium:

  • 一年前,这些 DEX 的费用规模尚微不足道;如今,Solana 生态 DEX 不仅在扩大市场份额,也在推动整体链上费用池增长;

  • Pump.fun 等其他协议也在推出新 DEX,并迅速实现高额费用收入;

  • 作为过去的 DEX 头部玩家,Uniswap 的费用绝对规模保持稳定,但由于未布局 Solana 生态,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 反观 BNB Chain 上的 PancakeSwap,通过提升交易量实现了费用增长,并在 2025 年第三季度跃居费用收入榜首。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在我们分析的 1000 余个协议中,71 个协议的链上年化收入已突破 1 亿美元,其中 32 个协议在上线一年内便达成这一目标,其增长速度仅能与 Cursor等头部 AI 突破性项目媲美。典型例子包括:

  • 区块链类:Base、Filecoin、Linea

  • DePIN 类:Aethir

  • DeFi / 金融类:Ethena、GMX、Virtuals、Sushiswap

  • 钱包 / 接口类:Axiom、Moonshot、Photon

  • 消费类:Friend.tech、LooksRare、Pump.fun

许多协议早期的费用增长依赖激励措施,例如 LooksRare 在上线前三个月便产生 5 亿美元费用,但同时也发放了同等规模的奖励 。

值得注意的是,71 个协议中有 16 个在 2023 年 6 月后才推出平台,且除 Base 外均为应用类协议。这一现象既凸显了费用生成的集中度,也表明成熟的基础设施正加速推动创新者颠覆现有玩家。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以太坊是首个在六年内(2021 年牛市期间)市值突破 5000 亿美元的公开可投资资产:

  • 与 Bitcoin 类似,Ethereum 从诞生之初便具备全球可及性;

  • 在达到这一估值前,Ethereum 的年化费用已突破 10 亿美元,且仅用 2.5 年便实现 1 亿美元 ARR;

  • 尽管 Ethereum 的费用收入此后有所下降,但其在 2021 年第四季度的年化费用峰值接近 150 亿美元;

  • 仅有能源类企业能与 Bitcoin、Ethereum 实现 5000 亿美元估值的速度媲美 —— 作为增长最快的科技企业,Meta 耗时 13.5 年才达成这一目标。

应用层收入与估值关联更强,但公链仍主导总市值

市场是否忽略了什么?链上费用与估值的关系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在产生费用的协议中,区块链类协议主导估值 —— 在我们统计的 1.2 万亿美元市值(不含 Bitcoin)中,区块链类占比达 91%:

  • 仅 Ethereum、XRP、Solana 和 BSC便占据区块链类市值的约 80%;

  • DeFi / 金融类占比 6%:上线不足一年的永续合约 DEX Hyperliquid 迅速在估值和费用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 其他所有领域的市值占比合计不足 2%;

由于费用占比与市值占比存在显著差异,各领域的 “价格 - 费用比”(市值除以年化费用)呈现巨大差距:L1 区块链类协议的该比率高达数千倍,而其他领域仅为 10-100 倍(详见下一张图表)。

这一差距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 L1 区块链的估值溢价 —— 类似 Bitcoin,其价值不仅限于费用生成。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估值占比与费用占比的背离

尽管区块链类协议的费用占比从 2023 年的超 60% 降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的 12%,但其估值在 “产生费用的协议总市值” 中占比仍维持在 90% 以上;相反,DeFi / 金融类协议贡献了 73% 的费用,但其市值占比仍远低于 10%。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价格 - 费用比(P/F)

价格 - 费用比的定义为 “完全稀释市值除以年化费用”。区块链类协议的该比率远高于应用类,这也体现了前文所述的估值与费用生成背离:

  • 区块链类:2025 年第三季度的中位数 P/F 比率为 3902 倍(L1 区块链约为 7300 倍);

  • DeFi / 金融类:中位数 P/F 比率为 17 倍(DEX 为 14 倍,借贷类为 8 倍);

  • 各领域内部的比率区间较广,例如区块链类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的四分位距为 1000-12000 倍,但过去三年整体维持在这一宽幅区间内;

  • DePIN 是例外:其 P/F 比率中位数从一年前的约 1000 倍降至 211 倍。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并非所有代币都对应产生费用的协议,因此这些代币被排除在 “费用 - 估值对比” 之外。2025 年第三季度,这类代币的市值占比达 66%:

  • 58% 为 Bitcoin:定位为 “数字黄金”。尽管 Bitcoin 区块链会产生费用,但其对估值的影响微乎其微 ¹;

  • 7% 为稳定币 / 代币化资产:主要是稳定币;储备资产产生的收益并非用户支付的费用,也不归属这类代币的持有者;

  • 1% 为 Meme 币 ²:受投机交易驱动,无现金流支撑;

另有 4% 的市值因 “无费用数据” 或 “不产生费用” 被排除;

最终,我们选取 1.2 万亿美元市值(占总市值的 30%)作为 “费用 - 估值对比” 分析的基础。

需注意:部分产生费用的协议未发行代币,因此无估值数据。2025 年上半年,这类协议贡献了 24% 的总费用,其中 Meteora、Phantom、Axiom、Photon 和 Flashbots 的占比约 60%。

随着比特币挖矿奖励呈指数级下降,矿工的费用收入(用于保障比特币网络安全)可能会逐渐对其估值产生影响;Dogecoin 等 “作为区块链原生代币的 Meme 币” 仍被纳入分析,因其所属协议会产生交易费用。

代币化、DePIN、钱包和消费类是高增长领域

下一波增长来自哪些领域?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1.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s)

RWAs 是 DeFi 领域中费用规模最小的细分领域,但增长潜力显著:

  • 链上 RWA 资产价值同比翻倍,过去四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 235%;

  • 链上费用增长甚至超越资产价值增速:2025 年第三季度费用同比增长 50 倍,尽管基数较低(仅 1500 万美元);

  • 这类费用主要来自资产管理规模(AUM)分成、交易费或管理费;

  • 得益于监管利好(更多资产类别开放代币化)、RWA AUM 增长 ² 以及更多链下价值 “上链”,预计费用将持续增长;

需注意:BlackRock BUIDL 基金等部分大型 RWA 协议未被纳入链上费用统计 。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2.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

除 Helium、Akash、Arweave 等早期项目外,DePIN 仍是相对新兴的领域。过去一年,该领域的变现规模显著提升:

  • 费用同比增长约 4 倍,增长主要由 Aethir 和IO.Net推动;

  • 提供 GPU 计算服务的 Aethir 在该领域占据较大份额,但其费用基于代币回购产生;

  • 尽管 Aethir 和IO.Net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的增长有所放缓,但领域整体增长态势仍清晰可见 ¹,且未来几个季度预计将有更多收入上链;

  •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 2028 年 DePIN 领域估值将达 3.5 万亿美元(较 2025 年增长约 90 倍),表明近期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3. 钱包与交易接口 / 应用

钱包和交易接口 / 应用直接对接用户,主要通过 Swap 交易的额外费用实现链上变现:

  • 自 2024 年第四季度起,随着 Solana 生态活跃度飙升,Phantom 的费用贡献大幅增加;

  • Coinbase 钱包自 2024 年 12 月起,月费收入稳定在 500-1500 万美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 随着 Phantom 和 Coinbase 钱包进入费用生成领域,Metamask 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 2024 年涌现出 Photon 等注重交易者友好型用户体验(UX)的接口;

  • 2025 年第二季度市场下行,钱包类费用也随之下降约 60%(环比)。

4. 消费类:Launchpad

2024 年下半年,Launchpad 领域费用激增,其中 Pump.fun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链上费用达约 2.5 亿美元;

  • 2025 年第二季度,Meteora(基于 Believe 生态)等其他平台也开始变现,抢占市场份额;

  • Launchpad 领域展现出费用快速规模化的潜力,但历史经验需警惕:2021-2022 年初,游戏类(Axie、Sandbox)和创作者经济类(Opensea、LooksRare)协议的费用也曾急剧增长,随后便大幅下滑。

2026 年链上费用将实现 60% 的年同比增长,全部增长归功于应用层链上费用未来走向如何?

基准情景预测显示,2026 年链上费用将达 320 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 63%,延续 “应用端驱动增长” 的趋势: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 区块链类:增长空间有限;效率提升的影响将基本抵消活跃度增长,若出现偏差,多由市场因素驱动(例如 2024-2025 年的 “Meme 币热潮”);

  • DeFi / 金融类:将持续扩张(同比增长超 50%),尽管受资产价格波动影响,但新兴细分领域将提供支撑;

  • 新兴领域:

    1. RWAs:预计 2026 年链上费用达 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 倍),主要依赖 AUM 增长预期;

    2. DePIN:预计超 4.5 亿美元,维持三位数增长;

    3. 钱包类:增速略高于 DeFi(50%);

    4. 消费类:同比增长约 70%,但双向误差幅度较大;

  • 中间件:增长 50%,原因是许多协议即将启动变现或提升变现规模(例如 Wallet Connect)。

应用端费用曾在 2021 年跟随区块链类费用一同激增,但近期链上费用增长完全由应用端驱动,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

  • RWA、DePIN、钱包、消费类等新兴领域 2025 年上半年费用同比增长达三位数(红线),且预计 2026 年同比增幅将再达 70% 左右;

2025年链上收入报告:从狂热到成熟

  • 2025 年,实现变现的消费类和 DePIN 协议数量已开始增加(图表中深色线),这一趋势将在所有应用领域延续;

  • 协议向代币持有者分配的价值几乎全部来自应用端(浅蓝色线),监管利好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监管环境 180 度转变

监管机构调整策略,释放数字资产友好信号:

  • DeFi 应用监管清晰度提升:《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Genius 法案》等政策出台;

  • 框架持续完善:《Clarity 法案》(Clarity Act)落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转向 “规则制定优先”,替代此前的 “执法优先”;

随着监管机构和民选官员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加深,相关法律法规将更贴合行业实际需求。美国 SEC 新任主席已将加密货币和代币化列为首要任务。

当前美国的监管环境已显现主流采用的迹象:

  • 代币化基金:BlackRock 的 BUIDL 基金(通过 Securitize 实现代币化);

  • 代币化股票:例如 Galaxy 的 $GLXY 股票(通过 Superstate 实现代币化);

  • Robinhood 宣布将为 RWAs 推出自有 L2;

  • 美国存管信托和清算公司(DTCC)宣布计划将清算业务代币化;

  •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DATs) popularity 激增;

但税法仍是链上资金流动的障碍:链上价值流动和费用生成仍受美国税法不明确的影响,例如以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 代币 “打包 / 解封装”(wrap/unwrap)是否应纳税?

  • 复利型流动性质押代币(LST,如 stETH)与累计型 LST(如 wstETH)的税务处理是否存在差异?

  • 质押奖励的收入应在 “应计时” 还是 “领取时” 确认?

结论与展望

2025 年上半年,用户支付的链上费用达 97 亿美元,创下 2021 年下半年以来的次高纪录。2021 年的费用增长依赖数十亿美元的用户激励、相关投机活动及少数高成本 PoW 区块链;

如今,费用主要由应用端生成 —— 金融类用例占据主导,但 DePIN、钱包和消费类应用正快速扩张(均实现超 200% 的同比增长);

尽管吞吐量提升,但区块链类费用仍保持平稳,原因是效率提升降低了单位成本 —— 这一趋势也延伸至 DEX 和其他成熟协议,为应用端快速规模化盈利创造了条件;

因此,过去三个季度,协议向代币持有者分配的价值(如通过回购、代币销毁)均创下历史新高;

监管环境也已发生转变,《Genius 法案》等近期立法为机构参与 DeFi 提供了可能,并有望进一步认可 “向代币持有者分配价值” 的合法性;

展望:2025 年的数据及 2026 年链上费用 超 3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3%”的预测,证实链上变现正持续向上。应用端的规模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价值分配不断增加;同时监管清晰支持更广泛投资者参与。正如应用费用与估值的关系所示,链上经济已进入更成熟阶段,基本面费用指标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