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从“Meme热梗”到真实人生
一句“努力工作,享受币安人生”,让网友「林晚晚的猫」一夜爆火,也带火了同名Meme币——“币安人生”。
但真正的“币安人生”,远比一枚Meme币来得跌宕起伏。
从加密世界的领航者,到身陷囹圄,再到2025年10月22日被特朗普总统签下特赦令,赵长鹏(CZ)的人生,几乎就是加密行业兴衰的缩影。
二、从德州扑克到区块链:CZ的“第一桶信任”
2013年,赵长鹏在一次德州扑克局上结识了一位风险投资人,从此踏入数字货币的世界。
作为早期的加密信徒,他看到了虚拟货币让“金钱高速流动”的潜力,随后加入了数字钱包供应商 Blockchain.info,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加密航海。
2014年,北京西二旗的颐泉汇写字楼,门牌上写着“OKCoin”。二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键盘声此起彼伏,角落里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穿冲锋衣的男人——那就是当时任OKCoin技术总监的CZ。
他从硅谷高薪岗位辞职,回国潜心改代码,只为让交易系统更快、更稳定。
2017年成为他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他离开OKCoin,在上海SOHO复兴广场创立了币安(Binance)。
那时的BNB仅0.8元一枚,币安团队还在通过线下活动找资源。但CZ已经在研究监管、反洗钱系统和合规框架。
他很清楚,繁荣的背后,潜藏着“监管的浪潮”。
当年秋天,国内政策环境趋紧,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Z立刻带领团队撤离上海,转向海外市场。
站在东京的新办公室窗前,他发了一张照片,配文“从头再来”。没人想到,这一走,就是一场漫长的全球迁徙:从日本到马耳他、再到迪拜,币安的总部换了一次又一次,但“合规”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三、从辉煌到被告:币安与CZ的至暗时刻
CZ的法律困境始于2023年。
3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起诉币安,指控其运营未经注册的交易所、违反交易规则;6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追加13项指控。
同年11月21日,CZ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承认未能在币安建立有效的反洗钱体系,违反《银行保密法》。
根据和解协议:
CZ个人辞去币安CEO职务,并支付5000万美元罚款
币安认罪并支付超过40亿美元罚金,成为美国史上最大合规和解案之一
币安接受为期三年的独立合规监督
CZ被终身禁止管理币安及其美国分部
2024年4月30日,美国西雅图联邦法院判处他4个月监禁——这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因单一《银行保密法》指控而入狱的人。
在道歉信中,他写道:“我本该更早专注合规,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四、从牢狱到特赦:特朗普的加密布局
从2024年4月至9月,CZ在加州隆波克监狱服刑。彼时,市场上流传的不是“他会被重判”,而是“币安还能撑多久”。
然而,出狱后的一次转折,再次改写了他的命运。
2025年3月,阿联酋人工智能投资公司MGX宣布向币安注资20亿美元——这是币安首笔机构投资,也成为加密史上最大单笔融资。
MGX背靠阿布扎比主权基金,作为阿联酋AI与区块链战略核心平台,这笔投资象征着中东资本对加密行业的重新押注。
有消息称,这笔交易正是CZ出狱后亲自赴迪拜谈成的。
但对于CZ而言,真正的困境并非资金,而是“身份”。
只要犯罪记录未被赦免,他就无法重返美国,也难以彻底恢复名誉。
2025年3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团队与币安接触、讨论潜在收购与特赦事宜,引发轩然大波。
CZ在X平台回应称“没有与任何人讨论过收购”,但也表示“没有重罪犯会拒绝赦免”。
几周后,他正式确认申请总统特赦,并于8月聘请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的说客Ches McDowell。
10月11日,媒体爆出“白宫已正式讨论特赦CZ议题”。
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特赦令,正式赦免赵长鹏。白宫发言人甚至表示:“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战争,已经结束。”
五、币安人生,还在继续
从草创到全球,从高光到失足,从牢狱到特赦,CZ的一生,是加密行业最具戏剧性的注脚。
他让我们看到,加密货币的风险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制度与监管的缺失。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透明披露、反洗钱与合规机制,才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如今,CZ已将目光重新转向现实世界资产(RWA)。
2025年8月27日,在「香港加密金融论坛」上,他表示:
“RWA 是100%应该去做的事,不做就会被淘汰。稳定币是已经跑通的RWA模式,它验证了金融资产代币化的可行性,未来底层资产将不断扩展到现实世界。”
正如2014年掌握区块链知识能占得先机,如今的“新航海”,则是理解并实践RWA的时代。
因为RWA不仅是数字资产与现实资产的桥梁,更是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支点。
它让区块链从虚拟价值回到真实经济,让资本流向更高效、更透明的资产底层。
对于今天的求职者、创业者而言,学习RWA,不仅是跟上行业趋势,更是理解未来金融秩序如何重塑的开始。
来源:金色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