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满足机构要求

阿花

作者:Kava中文官方 

自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一直在采取重大举措,力求成为全球区块链产业的中心。若美国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围绕交易对手方清晰度建立更全面的框架。《GENIUS法案》的通过意义重大,而遵循美国明确法规的区块链基金会的涌现也颇具前景。不过,美国若要稳固地确立自身在区块链领域的中心地位,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基于我们近期发布的文章,本文将按以下逻辑展开论述:首先,剖析美国国内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需求状况,同时阐释遵循政府合规标准的公认法律实体,对于推动这一领域实现关键性转变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接着,我们将深入解读此前关于《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的相关讨论内容,阐明联邦立法框架在明确交易对手方身份、提升交易透明度方面所起到的核心作用。随后,探讨交易所与稳定币发行方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概述当前在美国开展业务,并为提升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提供有力支持的Ripple、Stellar基金会和Hedera基金会,各自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最后,对美国交易对手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机构对公认法律实体的需求

机构对区块链创新的需求激增。此前,我们讨论了比特币ETF的作用、资金管理公司的涌现以及美国DePIN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情况。贯穿这些主题的一条主线是机构的需求侧,以及它们参与其中所面临的障碍。

与私营公司或散户投资者不同,银行和交易所等机构在与区块链项目打交道时面临着一个根本性挑战。它们无法与缺乏明确法律交易对手方的去中心化网络开展业务。在我们最近关于交易对手方清晰度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基金会如何填补这一空白。

挑战在于,美国银行和交易所无法简单地与去中心化协议或者匿名开发者群体展开合作。若要考量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它们就需要对方具备法律认可的实体身份,且该实体能够接受全面且严格的KYC和AML流程审查,以此达成妥善的企业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基金会通过为区块链项目搭建法律框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机构能够在不破坏底层网络去中心化特性的前提下参与其中。

美国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满足机构要求

符合美国合规标准

基金会之所以能够以第三方中介的身份提供服务,是因为它们接受了全面且符合美国联邦和州法规的合规审查。这些基金会所采用的合规框架,通常涵盖了符合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等监管机构标准的详细记录保存、交易监控以及报告机制。

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便是基金会与主要行业参与者(例如Circle和Coinbase)之间的合作。这些合作充分展示了,适当的法律结构以及合规性,如何能够推动区块链网络与既定金融基础设施实现重大整合。当一家基金会能够切实证明其对监管合规的坚定承诺时,便会为原本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合作关系开辟出一条通道。

美国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满足机构要求

联邦立法框架:《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

自2025年1月起,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推动下,美国国内的立法与监管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前,这一领域一直由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领导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导的监管执法议程所把控。SEC的这种做法常常表现为,以未明确界定的政策(如质押)为依据,向相关方发出威尔斯通知(Wells Notices)。

2025年7月18日,美国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ENIUS法案》。这是美国首部专门针对稳定币制定的框架性法案。该法案构建了明确的监督机制和监管准则。不仅如此,它还为区块链监管立法树立了清晰先例,为后续更具扩展性的法案,如《CLARITY法案》的通过,铺平了道路。《CLARITY法案》将明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SEC等机构对区块链项目的监管职责,为那些寻求在美国管辖范围内开展运营的项目提供亟需的确定性。

这些立法举措旨在为美国营造一个更为统一、协调的监管环境。如此一来,基金会和区块链项目便无需再面对各州规则的杂乱拼凑以及监管部门不可预测的越权行为,而是有了明确的联邦框架可供遵循。这种监管清晰度的提升,减少了法律层面的不确定性,为相关机构提供了易于理解且值得信赖的合规路线图。

促进交易所与稳定币发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

基金会在推动美国交易所与稳定币发行方达成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基金会通过提供双方都能信赖的法律框架,有效减少了那些常常阻碍合作关系建立的摩擦与不确定性。当交易所考虑将某种代币上市,或是整合一种稳定币时,它们必须确保交易对手方能够持续履行合规义务。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与不受监管的交易对手方合作存在的一大主要担忧是,可能会间接卷入洗钱活动,或者为恶意行为者提供交易便利。尽管去中心化技术带来了诸多显著优势,但它们也使得全球资金流动的速度大幅提升。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若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间接涉足这些市场,所面临的风险过高,除非存在一个受美国法律严格监管、实力强大的交易对手方。

美国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满足机构要求

案例研究

美国涌现出大量基金会,它们承担起填补银行机构在该领域作为可信交易对手方角色的重任。这一机遇堪称自2017年首次代币发行(ICO)热潮兴起以来,web3领域规模最大的资本配置契机,同时也是解锁机构投资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几家处于领先地位的基金会,以及它们如何助力推动这一新兴市场发展的情况:

Ripple

Ripple的美国基金会积极推动与银行开展XRP整合合作,展现了合理的法律架构如何助力传统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

Stellar基金会

Stellar基金会与美国金融机构携手合作,成功落地了跨境支付解决方案。通过为银行提供可开展尽职调查的明确交易对手方,该基金会助力恒星技术顺利在机构层面得到应用与推广。

美国交易对手方清晰度:满足机构要求

Hedera基金会

Hedera的美国实体采用了契合企业领域需求的合规策略,与各行业的受监管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充分展现了基金会在传统银行业之外所发挥的支持作用,有力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医疗保健以及其他受监管业务领域的应用与普及。

美国交易对手方的未来

随着美国持续推进有利于区块链发展的立法进程,机构进入该领域的门槛正逐步降低。与此同时,基金会成为连接去中心化市场与规模空前的机构资本的关键桥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一趋势将有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美国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支付、证券结算以及资产代币化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同时确保在监管监督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完整性。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