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伦敦证券交易所(LSE)的交易大屏上,一个新代码“IB1T”的出现,悄然改写了欧洲加密市场的格局。这一天,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的比特币ETP正式在这里启动交易,而支撑这一动作的,是两周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那场迟到四年的“松绑”——自2021年起实施的零售加密ETP购买禁令,终于画上了句号。
从四年“冰封”到巨头抢滩,英国加密市场的转身背后,是全球监管风向的变迁,更是机构资本对加密资产的重新定价。这场发生在伦敦的“双向奔赴”,正在为比特币主流化按下加速键。
一、迟到的转身:FCA为何解除四年禁令?
2021年的加密市场崩盘,是FCA戴上“紧箍咒”的直接原因。当时Luna币归零、无数散户血本无归的惨状,让监管者果断出台零售投资者加密ETP购买禁令,核心诉求只有一个:“保护普通投资者免受高波动资产的冲击”。这一禁,就是四年。
但全球市场的变化,让英国渐渐坐不住了。2024年美国SEC批准比特币现货ETF后,855亿美元资金疯狂涌入贝莱德旗舰产品IBIT的盛况,让伦敦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嗅到了危机——若继续紧闭大门,不仅会错失加密创新红利,更可能让资金流向已开放的欧洲邻国。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欧洲大陆的加密ETP规模就增长了120%,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正借机分流伦敦的金融资源。
这种“被动追赶”最终促成了FCA的政策转向。2025年上半年启动公众咨询后,9月监管层正式官宣:10月8日起放宽禁令。但这份“松绑”并非无底线开放:发行方必须附上“可能血本无归”的醒目风险提示,营销宣传不能玩“拉新返现”的套路,甚至为首次投资者设置了24小时冷静期——既给创新留了口子,又给风险装了“安全阀”。
二、巨头抢滩:贝莱德12天火速落地,布局藏着什么野心?
FCA禁令生效的第12天,贝莱德就带着IB1T登陆伦敦证交所,这种“闪电速度”足以说明巨头对欧洲市场的渴望。作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的布局从来不是“试水”,而是蓄谋已久的全球扩张。
这款名为“iShares Physical Bitcoin ETP”的产品,早已在欧洲大陆闯出名堂——在德国Xetra、荷兰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等平台上市后,已积累了稳定的机构客户。此次登陆伦敦,相当于补上了欧洲市场的“关键拼图”:借助伦敦的金融辐射力,将产品触达全欧洲的高净值人群和中小机构。更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美国旗舰ETF IBIT已手握855亿美元净资产,此次伦敦上市形成“美欧联动”,让其在全球比特币合规投资领域的霸主地位更难撼动。
首日1000股的交易量,看似不算惊人,但行业人士更看重“信号意义”。“这不是散户跟风的狂欢,而是机构建仓的开始。”伦敦某资管公司加密策略师表示,“英国的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终于能通过合规渠道配置比特币了,后续资金会慢慢进来。”毕竟,贝莱德此前在美国推出IBIT期权时,首日交易量就冲到19亿美元,巨头的号召力从未让人失望。
三、市场沸腾:比特币涨疯了,欧洲加密圈要变天?
政策与巨头的双重利好,直接反映在了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上。IB1T上市当天,比特币价格报110800美元,24小时暴涨4.19%,距离此前创下的125689美元历史新高仅有一步之遥。更关键的是,这波上涨踩中了比特币“上涨十月”的季节性规律——过去10年中有9年,比特币在10月都会迎来上涨行情,监管利好无疑给这波旺季添了把火。
对伦敦而言,这场“翻身仗”意义重大。此前因加密禁令,不少加密初创公司迁往阿姆斯特丹或迪拜,如今FCA的转向正在扭转这一趋势。业内消息称,Bitwise、WisdomTree等资管公司已开始筹备英国版加密ETP,计划搭乘贝莱德打开的“合规窗口”入场。“伦敦要抢回欧洲加密中心的地位。”英国加密协会负责人直言,“当纽约有IBIT、伦敦有IB1T,全球加密资本的流向会重新向传统金融中心聚集。”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比特币的“去投机化”。当普通投资者能通过受监管的ETP间接投资,而非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裸奔”;当贝莱德这样的巨头用855亿美元的持仓为其“背书”,比特币正在从“投机工具”加速转向机构认可的“另类资产”。花旗集团已上调比特币目标价至年底13.2万美元,摩根大通更看涨至16.5万美元,机构的集体乐观,正是源于这种“合规化+主流化”的趋势。
四、冷静期里的提醒:高风险标签从未摘下
不过,在市场狂欢的背后,FCA的“冷水”泼得相当及时。“加密投资仍属高风险,不适合大多数零售投资者”——这句警示被印在IB1T招股书的最显眼位置,更被监管层反复强调。
风险点其实很明确:首先,比特币单日波动超10%是常态,即便通过ETP投资,仍难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冲击;其次,这类产品不受FCA补偿计划保护,一旦发行方出现问题,投资者无法像银行存款那样获得赔付;最后,24小时冷静期的设置,本身就暗示了监管层的担忧——怕投资者被“巨头效应”冲昏头脑,做出冲动决策。
对投资者而言,贝莱德的入场不是“稳赚不赔”的保证书,而是“理性配置”的信号。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说:“以前买比特币是‘赌大小’,现在通过ETP投资更像‘资产配置’,但核心逻辑没变——它依然是高风险的另类资产,只能占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
结语:全球加密监管进入“精准松绑”时代
FCA松绑与贝莱德入场的组合拳,不仅改写了英国加密市场的格局,更勾勒出全球监管的新方向:不再是“一刀切禁令”,而是“底线监管+创新包容”。美国的ETF获批、欧洲的ETP放开、英国的“冷静期+风险披露”模式,正在形成一套成熟的合规框架。
对伦敦来说,这场转身是为了保住全球金融中心的尊严;对贝莱德来说,是全球加密布局的关键一步;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标志着比特币真正走进了“机构主导”的新时代。而在这场狂欢中,能守住理性的投资者,或许才能真正接住加密市场的下一波红利。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