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0月11日,比特币在短短几小时内急跌上百亿美元,市场情绪从“欣欣向荣”迅速切换至“灾后复盘”。这场被茄哥称为“币圈次贷危机”的暴跌,不仅是一次价格回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当前加密市场的结构性脆弱与流动性焦虑。
在由金色财经与Twinkle联合主办的Twitter Space中,主持人Tina与四位资深嘉宾——茄哥、DC大于C、币圈Peter与Kiki,围绕“暴跌、降息与新叙事”三大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一、暴跌背后:是黑天鹅,还是结构性必然?
“这就像币圈爆发了一场小型次贷危机。”茄哥在开场中直言。他认为,暴跌的核心诱因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USDe等稳定币脱锚引发的连锁反应。“质押借币交易对,尤其是USDe,其瞬时脱锚导致资产急剧缩水,进而触发循环贷与链上理财产品的连环清算。”
DC大于C老师则将1011与历史上的“519”“312”等极端行情相提并论。“这类黑天鹅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本质上是市场在杠杆过高、情绪过热后的自然出清。”他进一步指出,尽管比特币的长期共识仍在增强,但当前市场尚未进入真正的宽松周期,结构性风险依然存在。
Kiki则从市场情绪与杠杆结构的角度分析:“暴跌前,资金费率、杠杆率与稳定币供给均处于高位,市场早已处于‘紧绷’状态。所谓‘特朗普关税言论’或‘巨鲸做空’,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Peter老师补充道,暴跌过程中合约仓位的集中清算与做市商流动性收缩,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下行压力。“这不是偶然,是市场在极端结构下的必然反应。”
二、杠杆之殇:高收益稳定币是“效率神器”还是“风险引擎”?
本次暴跌中,USDe等递归杠杆策略被推至风口浪尖。这类产品在牛市中被称为“资金效率神器”,却在波动中成为“系统性风险的引爆点”。
Kiki指出:“这类高收益稳定币本质上是将同一份资金在系统中反复使用,提升资金乘数效应。但在行情反转时,它会引发高度同质化的踩踏,导致流动性瞬间断裂。”
茄哥则从合规与监管角度提出警示:“这类递归杠杆产品缺乏足够的法律机制与透明度,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容易引发系统性信任危机。市场不能仅依靠高收益吸引资金,更应注重底层资产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Peter老师认为,递归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确实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也埋下了风险的种子。未来,市场需在效率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三、宏观迷思:降息是解药,还是另一剂毒药?
随着美联储十月降息预期的升温,市场却并未表现出以往的乐观。降息能否真正激活市场?还是会让本就脆弱的杠杆结构更加不堪一击?
DC大于C老师从宏观周期角度分析:“当前市场仍处于流动性紧缩的尾部阶段,降息预期已被部分定价。真正的流动性宽松,可能要等到2026年甚至更晚。”他强调,即便降息落地,市场也需警惕“利好出尽是利空”的反转逻辑。
茄哥则认为,降息对加密市场的传导具有滞后性。“短期内,资金可能仍会优先流向美股、黄金等传统资产。加密市场要想真正受益,还需更多结构性信心的建立。”
Peter老师则提醒社区警惕“预期透支”:“市场往往在降息前提前反应,真正落地后反而可能出现回调。”
四、下一站叙事:流动性Beta,还是技术Alpha?
尽管市场经历剧烈调整,但嘉宾们对加密市场的长期趋势仍保持乐观,并一致认为AI、RWA、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等赛道将孕育新一轮Alpha机会。
茄哥看好“AI+加密”与“链上信用体系”的结合:“AI需要算力、数据与支付系统,而加密货币在无国界支付与智能合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未来,链上身份与信用体系将成为新的价值载体。”
DC大于C老师则建议“让市场告诉我们方向”:“从近期表现看,AI代币、模型币、平台币等赛道资金流入明显。我们要保持敏感,拥抱市场选择的趋势。”
Peter老师同样看好AI与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这些赛道具备长期价值,且能与实体经济结合,是下一轮周期中的重要叙事。”
五、结语:暴跌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每一次暴跌都在重塑市场结构,也在重塑参与者的认知。”正如茄哥所言:“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化建设’的转型。每一次危机,都是行业自我净化的机会。”
或许,1011暴跌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叙事起点——在流动性、杠杆与创新的三角关系中,市场正在寻找下一个平衡点。
直播回放链接:https://twitter.com/i/spaces/1YqGolZdNAbJv
备注: 本文基于嘉宾的
直播讨论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