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这个被称为“东南亚电池”的内陆国家,正采取一项非常规策略来应对日益加剧的债务压力和电力过剩问题:开采 BTC。面对庞大的外债和富余的水电资源,老挝政府开始将加密货币开采视为潜在的经济出路,试图将未能充分利用的电力转化为全球流通的数字资产。
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几年,老挝每年面临的外债偿还额约为13亿美元。该国长期以来依赖水坝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如今这一模式已导致财政陷入困境。比特币挖矿因此被重新提上议程,既反映出经济压力下的求生欲,也体现出寻求突破的创新意识。
老挝的经济挑战与大胆转型
2025年8月,老挝总理宋赛·西潘东主持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内阁会议,明确了未来几个月政府的工作重点:稳定宏观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国家稳定。会议报告显示,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改善——通货膨胀率已降至5%,外汇储备可支撑近五个月的进口,财政收入达到约47万亿基普(约合21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9%。然而,这些积极信号难以掩盖由多年大规模水电投资所引发的深层危机:电力供应过剩与债务负担并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比特币开采的逻辑看似直接有效。老挝计划将矿场设于水电站附近,把因输电能力不足或季节性因素而无法外送、可能被浪费的过剩电力,转化为具有全球市场价值的数字货币。地区媒体报道指出,电力出口一直是老挝重要的经济支柱,去年电力出口收入约占其总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然而,由于发电能力与出口需求不匹配,加上硬通货债务的偿还压力,老挝财政持续承压。比特币开采或可成为一条出路,帮助该国将原本被浪费的电力资源变现,缓解债务压力。
数字矿业发展的挫折之路
这并非老挝首次尝试数字货币开采。2021年9月,老挝政府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授权六家公司在受监管的电力采购协议下开展加密货币开采与交易。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吸引因中国打击加密行业而外流的矿商。但该政策很快遭遇现实挑战。2023年8月,因干旱导致电力供应紧张,老挝国有电力公司(EDL)停止向 BTC 矿场供电。到2024年5月,有报告显示加密货币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已占全国总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频繁的停电问题迫使政府暂停了新矿场的审批。
尽管如此,推动老挝再度关注 BTC 开采的财政压力不容忽视。世界银行估计,2025年至2028年间,老挝每年用于偿还外部公共债务的支出将占其GDP的约9%。此外,一家中国水坝运营商近期就未偿债务向老挝电力公司提出5.55亿美元的仲裁索赔,进一步暴露出该国电力部门的财务脆弱性。理论上,BTC 开采作为一种可调节、可中断的电力负荷,能够在雨季利用剩余电力创造收入,从而缓解财政压力——但这取决于老挝能否有效应对水文变化和电网承载能力的限制。
环境争议与政策质疑
老挝转向加密货币开采的做法并未获得一致认同。环保人士指出,这一策略暴露出该国能源政策中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湄公河能源与生态网络主任维顿·彭邦萨肖伦认为,老挝选择加密开采更多是出于国家债务压力,而非内在的经济需求。尽管水电属于可再生能源,但其电力输出受降雨模式和气候变化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雨季电力过剩,旱季却可能面临短缺,甚至需要从邻国进口电力。
批评者进一步指出,以水坝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模式本身已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数十年来,水电开发不断改变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导致大量社区被迫迁移,却未能产生足够支撑债务偿还的持续收入。有人担心,转向能源密集型的比特币挖矿只会加剧原有矛盾,而非推动根本性改革,例如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或进行债务重组。
区域趋势还是高风险赌注?
老挝并非唯一将 BTC 开采视为能源与财政出路的东南亚国家。不丹早在2025年就开始利用水电进行 BTC 开采,将其作为季节性电力盈余的“战略电池”,为国家发展提供资金。埃塞俄比亚的国家电力公司也报告称,在10个月内通过向矿工出售过剩水电赚取了约5500万美元。对老挝而言,借鉴此类模式或许能带来短期收入,但其更不稳定的水文条件和更为紧张的财政状况,意味着风险也更为突出。老挝能源部门面临结构性矛盾:降水不稳定、电力出口协议牵涉复杂的政治因素,以及商业环境受限,这些都使得 BTC 开采战略充满不确定性。虽然支持者视其为一种务实利用废弃能源的方式,但电力短缺和电网承载能力不足的现实,意味着实施过程将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高度波动性,也为本就脆弱的老挝经济增添了另一重变数。
当地复杂的经济背景
除 BTC 开采外,老挝政府也在多措并举稳定经济。财政部与老挝人民银行正着力维持汇率稳定并增强外汇储备,这些举措对缓解该国因持续进行的水电项目所带来的融资压力至关重要。但短期创收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张力依然突出,BTC 开采只是这一复杂经济拼图中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老挝的债务问题不仅是国内经济挑战,更牵涉区域稳定及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格局。其债务多由外国债权人——尤其是通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资助水电项目——所承担。若老挝无法妥善安排偿债计划,可能引发外交关系紧张,并削弱其未来获取信贷的能力,使经济复苏进程更加复杂。
展望未来:创新之路还是无奈之举?
在探索 BTC 开采潜力的过程中,老挝正站在创新与风险的交汇点。一方面,此举顺应了水电富集国将富余电力转化为数字资产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放大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却难以触及债务问题的根本。政府能否在保障电网稳定、不背离环保承诺的前提下,有效监管并整合数字矿业活动,将成为关键考验。
目前,老挝经济正处于重要转折点。面对不断累积的债务压力和传统出口动能的不足,BTC 开采等非传统手段或可带来短暂缓解。但随着雨季结束和全球加密货币行情波动,一个根本问题仍未解:老挝能否真正将其“东南亚电池”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复苏的动能,抑或这一新战略反而会加深其结构性困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或财务建议。内容转载自Broadsheet,仅供数字矿业资讯参考。如有疑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