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山寨季在币安Alpha上爆发?

阿花

作者:K2 Kai;来源:X,@kaikaibtc

币安Alpha在市场上已经跑了快一年了,这一年,因为币安Alpha的出现,其他各大CEX的现货新币市场完全被挤压,这大半年过去了,我们回望市场,才惊觉:2025年的“山寨季”,几乎完全是在Binance Alpha上爆发的

一个新币,如果在Alpha上火了,那么三天之内,你就会在所有二线交易所的首页看到它。如果一个币没上Alpha,那它就算在链上再火,也很难叩开任何一家主流CEX的大门

这已经不是币安在跟别人抢什么“下沉市场份额”了。这是更高维度的统治:币安Alpha,正在为整个CEX行业,重新定义“上币标准”

深度复盘一下。为什么是Binance Alpha?它为什么能成功?以及,币安通过这步棋,究竟想达到什么战略目的?

为什么是Alpha?为什么是现在?

要理解其崛起,必须要看整个大环境。

自FTX暴雷以来,美国 SEC 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压力达到了顶峰。Coinbase等交易所因“上架未经注册的证券”被告上法庭(当然,币安也没有幸免,罚款、CZ被判4个月监禁)。主流交易所上币速度和行业创新动力大大被抑制。

抑制之下,资金的投机需求怎么办?那唯一可选的就是“链上”,以Solana链上的pump.fun为代表的“Meme币发射平台”迎来了史诗级的爆发。对于币安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平台内最活跃、最具风险偏好的核心用户,正在“出逃”

对于这种局面,Binance Alpha应运而生。一个完美的“压力释放阀”和“战略缓冲区”。它在币安这个“合规大厦”旁边,开辟了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压力区”,既隔离了主站的法律风险,又将那股即将出逃的投机资金,重新“圈”回了自己的生态系统之内。

Alpha猎场

Alpha的成功,最终体现在其上线项目的惊人表现上。我整理了CoinGecko上“Binance Alpha Spotlight”板块按市值排名前十的项目数据,分为2个猎场:

Binance Alpha Spotlight 市值Top 10项目表现分析

u9sxYFw9d5zaRA3AY434CJ1kfCvUVDyJMjwIMc8f.png

1. “引流模式”——成熟项目的价值再发现

表格里排名靠前的 $Ondo, #Morpho, #Aerodrome,在被币安“发现”之前,早就是各自赛道的明星了。币安将它们引入Alpha,扮演的是“超级流量入口”的角色。其逻辑是:“我知道你在别的社区已经很牛逼了,来我这里,我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让你被我的千万用户认识。”

玩法与预期: 这类项目风险相对较低,基本面已经过市场验证。别指望100倍,目标是吃到币安巨大流动性带来的“二次增值”,5-10倍的回报已是优异表现。这更接近传统的“价值投资”。

2. “星探模式”——草根项目的“大逃杀”

我们再来看表格里那些“Alpha首发/早期”的币种,尤其是今天的主角—— $STBL。在上线Alpha之前几乎都是“草根”。币安引入它们,才是在真正扮演“星探”的角色。其逻辑是:“有潜力,让币安的用户检验检验。”

玩法与预期: 这类项目风险极高,随时可能归零。但一旦成功通过“压力测试”,回报也是惊人的,20倍、30倍甚至50倍的ATH都诞生于此。纯粹的“叙事博弈”和“情绪投机”。

STBL案例深度剖析

找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来理解Alpha上第二种游戏是怎么玩的,那么STBL就是此刻最完美的范本。

它几乎集齐了在Alpha上引爆市场的所有要素:

1. 热叙事: $STBL 的故事,完美地结合了稳定币、LST(流动性质押代币)和生息资产这几个当前市场上最性感、最容易懂的叙事。它给市场画了一个大饼:“我们要做一个更牛逼的、能生息的稳定币”。这个故事,比纯粹的Meme币听起来要“高级”一点,但又比DeFi简单明了。

2. 低市值: $STBL 在上线初期的市值和流通量都非常小,这为后期的“拉盘”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3. 暴涨: 看看STBL的K线图,近乎垂直,就是它最好的营销。

yF5gFMlURzuZUodddZAAiuGDTsfBP2GB6ni9WWvF.jpeg

STBL的崛起,完美诠释了Alpha“星探模式”的内核: 它不关心一个项目长期的技术护城河有多深,它只关心,这个项目在当下,能否提供一个最吸引人的故事,能否承受住最大的交易量,以及能否制造出最强的赚钱效应

Binance Alpha,用一个公开的、以数据为准绳的市场竞争,取代了过去那个封闭的、主观的上币决策过程。 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市场都不得不信服的“上币标准”。

其他交易所怎么办?

当币安建立起这套新的标准后,其他所有CEX都陷入了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

对于 Bitget、Gate 这些原来以“上币快、新币多”的现货交易所来说,它们面临三个选择:

选择一:独立挖掘,抢先首发。

这在过去是主流打法。但现在,风险极高。因为你辛辛苦苦挖掘、审核、上架一个新币,只要它没上币安Alpha,市场的共识就不会认可你。绝大多数流动性和关注度,依然会被Alpha吸走。“首发”,很可能变成一个无人问津的“单机币”。

选择二:无视Alpha,坚持自己的标准。

这意味着,当Alpha上跑出像ONDO、MCORE这样的百倍热点时,你的平台上却没有。结果是什么?你平台内最活跃、最想赚钱的核心用户,会毫不犹豫地把资金提到币安去追逐热点。用户资产净流出,现货交易所会面临的慢性死亡。

选择三:跟随Alpha,它上什么,我上什么

这看起来有点“没面子”,像个跟班小弟。但从商业角度看,这是最理智、风险最低、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免费的尽职调查: 项目已经经过了币安Alpha“角斗场”的血战考验,基本面和社区热度都有了保障,上币的风险较低。

自带的流动性与热度: 项目已经有了市场的初步共识,上线后,可以立刻承接从币安外溢出来的热度和交易需求。

留住用户: 至少,保证了用户能在你的平台上,交易到市场上最火的资产,避免了他们的流失。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就是所有交易所都集体选择了第三条路。

Alpha的野心:币安想做什么?

理解了Alpha的游戏模式,我们就能看懂币安的深层战略意图。Alpha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它是币安在当前阶段最重要的战略武器。

1. 防御:阻止用户流失的“护城河”

这是Alpha最直接的目的。它成功地将那些最具投机需求的用户,留在了币安的生态系统内。它告诉所有竞争对手:“币安不仅能满足价值投资者的需求,也能满足顶级赌徒的需求。”

2. 进攻:发现未来明星项目的“星探+赛马场”

Alpha为币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数据驱动的“项目筛选机制”。在Alpha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未来将有极大机会被“晋升”到主板交易,风险低、效率却高。(现在甚至有了“一站式”的趋势,币安一键支持这些项目Alpha、现货、合约、理财等等)

3. 体验降维打击:币安永恒的护城河

无论是哪种模式,Alpha都继承了币安最强大的基因:极致的用户体验。相比链上操作的复杂和危险,在Alpha上交易,用户只需用现有的币安账户和资金,就能直接参与。这种体验上的降维打击,是币安能持续将链上热度“吸回”自己生态的根本原因。

Binance Alpha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它是交易所后时代,币安对自身定位的一次深刻重塑。币安依然渴望成为加密世界的心脏,成为创新诞生、财富涌现和风险博弈的中心舞台。

Binance Alpha的出现,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易板块。它是一次成功的“行业政变”。币安不再仅仅是市场上最大的那个玩家,它已经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和标准的输出者。

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更便捷、但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早期项目淘金地”。对于项目方来说,这是进入币安生态的一条全新的、更残酷但也更公平的“龙门”。

来源:金色财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