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建 vs. 高Beta赛道
从生态应用和市场叙事来看,当前的ETH与Solana正走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吸引的资本类型和市场预期。
以太坊:稳步构建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以太坊的核心叙事,正日益聚焦于成为一个合规、可持续的全球链上金融基础设施。被Tom Lee形容为“ChatGPT时刻”的稳定币爆发,是这一叙事最坚实的支撑。目前,全球超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值,其大部分发行和结算都发生在以太坊上。此外,Robinhood在Layer2上发行股票代币,Coinbase大力发展Base链生态等,都在不断巩固ETH作为支付、清算和RWA(真实世界资产)核心平台的地位。
Solana:Meme狂潮后的叙事转型Solana今年的主线叙事,更多地集中在Meme币和Launchpad等高波动性赛道。尽管其多次尝试切入RWA领域,但此前并未取得显著成功。
然而,近期局面迎来重大转机。8月8日,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国际(CMB International)携手合作伙伴,成功在Solana上将一支美元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发行了$CMBMINT。
这一由顶级中资银行参与的合规RWA项目,被市场视为Solana开启新叙事的关键起点,有望为其打开更广阔的机构资金通道。
ETF竞赛:先发优势与后来者的挑战
在通往主流金融的另一条康庄大道——现货ETF上,以太坊已经遥遥领先,这种先发优势直接体现在流动性和市场深度上。
ETH ETF:流动性与深度的绝对优势ETH现货ETF自推出以来,已成功吸引了超过220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这不仅是机构对ETH高度认可的铁证,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与市场深度。BlackRock等巨头甚至已开始申请ETH ETF的质押功能,一旦获批,将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进一步吸引长期资本入场。
SOL ETF:等待破局的关键时刻相比之下,Solana的ETF之路则充满挑战。尽管市场上已存在如REX-Osprey推出的Solana ETF($SSK),但其并非SEC注册的标准现货ETF,结构复杂,且发行方品牌影响力有限,上市以来累计流入资金仅约1.5亿美元。
目前,市场的焦点正转向预计在10月迎来审批结果的VanEck、Grayscale等机构的SOL现货ETF申请。一旦监管放行,Solana才有可能真正获得与ETH同台竞技的机构资金入场券。
财库策略:领军人物与资金规模的双重差距
在将加密资产纳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财库策略赛道上,ETH与SOL都拥有各自的领军企业,但两者在资金规模和领军人物影响力上,存在着天壤之别。
ETH阵营:Tom Lee与BitMine的“华尔街阳谋”ETH的财库策略由华尔街“神算子”Tom Lee挂帅。在他出任BitMine($BMNR)董事长后,这家公司以雷霆之势转型为“ETH微策略”,并计划将融资规模提升至惊人的200亿美元。Tom Lee长年出镜CNBC、Bloomberg等一线财经媒体,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为ETH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主流关注度。再加上“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ARK Invest的投资加持,BitMine目前坐拥高达53亿美元的净资产价值(NAV),在所有数字资产财库公司中高居第二,仅次于MicroStrategy。
SOL阵营:Arthur Hayes与Upexi的奋起直追相比之下,SOL微策略的龙头Upexi,其NAV仅为3.65亿美元,与BitMine相差超过10倍。在领军人物上,SOL也缺乏一位能与Tom Lee匹敌的、面向全球主流投资者的公众代言人。
不过,Solana方面正努力弥补这一缺陷。近期,Upexi宣布成立新的咨询委员会,并任命BitMEX联合创始人、永续合约之父Arthur Hayes为首位成员。
Hayes深谙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他的加盟,有望为Solana的机构融资和资产战略提供实战级的指导。与此同时,DFDV、BTCM等其他上市公司也在增加SOL持仓,机构化需求正在逐步形成。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