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Layer1 谁会是最终赢家
加密货币价值获取控制权的竞赛正式拉开帷幕。如果你以为 Layer 1 之争正在降温,那就错了。最新加入的参与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和稳定币公司。点击阅读
2.「质押、ETF、财库」三箭齐发:以太坊的价值逻辑正在重写?
链上层面,ETH 质押规模持续攀升,逐步确立了「无风险利率锚点」;传统金融层面,现货 ETF 运行一年有余,交易量和净流入正快速提升,标志着合规资金的持续加码;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美股上市公司选择战略性地将 ETH 纳入财库储备。点击阅读
3.稳定币风险与监管:货币主权和金融政策的挑战
随着加密资产、加密货币的发展,稳定币作为加密资产在交易时的定价与交易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稳定币作为法币的代币,具有准货币的特点,是加密金融的基础设施,也是加密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桥梁。如果没有稳定币,上述两类金融将各自孤立发展,加密金融不会在实体经济中产生影响,加密货币大多仅能作为投机工具,而稳定币可以连接这两个市场。稳定币作为桥梁拓宽了加密金融的使用范围,但同时也可能把加密金融的风险推到传统的金融体系。反过来,传统金融体系产生的风险,也会波及到加密金融空间。点击阅读
4.哪些山寨币领域真正实现了盈利?
山寨币并不仅仅是比特币之外的投机标的。多数情况下,它们代表或试图代表 Web3 生态中的特定活动领域,Web3 被视为传统互联网及其服务的去中心化替代。要评估山寨币市场的现状与潜力,不能只看价格。诸如 Gas 消耗、交易量与独立活跃钱包数(UAW)等指标能衡量活动与采用程度,而代币价格表现则揭示市场是否跟随链上趋势。点击阅读
5.比特币如何打破法币的死亡循环
历史并非简单地重演——而是以相似的形式重现。就货币而言,数千年来,这种重现的模式一直相当一致。从罗马第纳尔到德国纸币马克,从法国“指券”到现代美元,法定货币——政府颁布的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都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诞生、扩张、贬值、崩溃。点击阅读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