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深潮 TechFlow
每当行情好,FUD 少不了。
今天,一条消息让大家再次对 ETH 的价格感到担忧:
以太坊网络的验证者们,正在排队解除质押 ETH。 作为 PoS 共识机制的代表,质押 ETH 在技术上用以维护整个以太坊网络的安全,在经济上也能获取质押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将 ETH 的流动性锁定在质押池中。 但根据 Validator Queue 的数据显示,截止 7 月 23 日,以太坊验证者的退出队列中积累了约 521, 252 ETH 正在解除质押,时价换算价值约 19.3 亿美元,排队解质押的等待时间超过 9 天 1 小时。 这也是过去一年的时间中,验证者们选择退出时,排过的最长的队。 由于每个验证者通常质押 32 ETH,理论上这相当于超过 16, 000 个验证者正在寻求退出质押。而大规模的排队选择解除质押,则让人嗅到一些危险的气息。 是不是巨鲸和机构们要卖 ETH 获利了结了? 以太坊的解除质押激增,或许部分与最近的价格上涨相关。 从 2025 年 4 月初的低点(约 1, 500-2, 000 美元区间)开始,ETH 经历了强劲反弹,截止目前累计涨幅达 160% 。具体来看, 7 月 21 日 ETH 触及 3, 812 美元的高点,这是过去七个月的峰值。 这种快速上涨往往会促使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尤其是那些早期质押的持有人,他们可能在看到收益后决定锁定利润,而不是继续持有。 从历史角度看,这种模式并不新鲜。 2024 年 1 月到 2 月,当 ETH/BTC 比率一周内上涨 25% 后,类似规模的解除质押潮出现,导致价格短期下跌 10% -15% 。不过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时期,恰逢 Celsius 破产清算, 46 万枚 ETH 在短时间内被集中解除质押,导致整个 ETH 网络验证者退出队列也产生过一周左右的排队拥堵。 与之前不同,虽然这次 ETH 的解除质押队列排队长,解质押的金额大,但并不意味着直接的卖压。 首先还是从 Validator Queue 的数据看, 7 月 23 日当天有 52 万个 ETH 排队解质押,但同时也有 36 万个 ETH 进入质押队列。 两相抵消,从以太坊网络中净退出的 ETH 就会大幅减少。 其次,机构行为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7 月 22 日数据显示,公开市场上各家机构的 ETH 现货 ETF 加起来总流入达到 31 亿美金,在金额的绝对值上显著大于当天排队解质押的 52 万个 ETH (19 亿美金)。 而且这还是一天的 ETF 净流入量,更不用说验证者退出队列还有 9 天的排队周期。 同时,解除质押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售。 在本轮 ETH 上涨的大环境下,集中的解除质押,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机构调整托管服务或转向加密财库策略,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换人保管 ETH 寻求更多的收益,而不是把 ETH 拿出来卖掉。 而在链上,部分解除质押的 ETH 更可能被用于 DeFi 和 NFT 相关活动。比如作为抵押品提供流动性,或是昨天有巨鲸在扫 Crypto Punks 的地板; 此外链上的 LST 代币经常有脱锚现象,这也给 ETH 提供了套利机会 --- 比如近期 stETH 对 ETH 的比率跌至 0.996 (折扣约 0.04% ),weETH 也出现类似波动。套利者通过买入折扣 LST 并等待恢复 1: 1 锚定获利,这一过程增加了 ETH 需求。 总的来看,解除质押更像是以太坊生态内部调整,而非直接的抛售信号。 不过社媒上也有多种猜测,集中的解除质押虽然并不意味着卖压,但很有可能指向一种现象,即“换庄”。 有观点认为,致力于推动加密资产进入主流金融圈的贝莱德(BlackRock) 已经成为 ETH 事实上的大庄, 截止到 7 月的数据,贝莱德已累计持有超过 200 万 ETH(价值约 69-89 亿美元),占 ETH 总供应量(约 1.2 亿 ETH)的 1.5% -2% 左右。 这不是秘密,而是公开的 ETF 资产管理行为,所以这更像是机构级“明庄”——通过 ETF 公开持有和积累,推动 ETH 机构化采用,而非操纵市场。 而换庄的逻辑是,当以太坊从圈内价值共识转变为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工具共识,华尔街接手准备弄出大动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趋势。 这种推测不无道理,质押和解除质押,或许也是筹码结构的转换。 但无论如何,以太坊的成长性将继续支撑其在加密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场解质押潮或许只是新周期的起点。获利了结?
并非卖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