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哪些数字货币最有潜力?
1、Enjin(ENJ)
在不久的将来,游戏行业是最有可能首先大规模采用区块链的产业。Enjin Coin是由Enjin创建的虚拟商品的加密货币。 Enjin是“最大的在线游戏社区平台”,拥有超过250,000个游戏社区和1,870万注册游戏玩家。
2、Cardano(ADA )
Cardano相对于Ethereum、EOS、Tron,是第三代去中心化app(DApp)和智能合约平台。Cardano的设计哲学有以下几点:
可扩展性(Scalability):随着用户增长,处理交易的速度不受影响甚至更快,像p2p协议正是如此。
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未来将会有无数多设备之间相互连接,而不是像现在只能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转发,各种设备可以通过标准的:通用协议直接进行通信。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如同bitcoin,Cardano项目不会受到某个公司或组织的控制和影响,也正如此才是一个安全的去中心化的,可以进行可持续开发的平台。
3、Nash Exchange(NEX)
随着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s)的流行,Nash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Nash是一种注册安全的Token(Security Token),过去一段时间,Nash参与和领导了多起项目的开发。
Nash Exchange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如果持有NEX token,可以在此计算可以得到的股息分红。
4、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
BAT主要解决广告投放的问题:
用户信息被滥用:大公司如google、facebook跟踪和利用用户信息和行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进行售卖。
广告投放效果受到抑制:中间商赚取绝大多数比列的费用、投放的广告大量被用户利用软件进行屏蔽以及广告投放造假。
在过去的6个月到12个月当中,使用brave浏览器(注:brave浏览器支持BAT token)发布者迅速增长,几乎没有哪个区块链生态有如此快。
5、chainlink(LINK)
chainlink主要解决每个区块链都存在的、智能合约无法获取外部数据的问题。为了将外部数据引入区块链,智能合约提出Oracles的概念。
包括google在内的公司在支持chainlink的开发,以下是一份Chainlink合作伙伴名单。
Chainlink的一个主要问题类似于以太坊,开发团队保留了6.5亿个LINK token,而目前只有3.5亿token在流通。
6、以太坊 Ethereum(ETH)
Ethereum 长期盘踞Top 100 Cryptocurrencies第二名的位置,它的生态已经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称它为山寨币(altcoin)。说实话,个人长期不太看好Ethereum(原因会专门开帖另说),但在短期内还是会蓬勃发展的。
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数字人民币接口、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1、国内外央行纷纷开启数字货币布局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多个国家开启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部分国家已迈过研发阶段,发行了数字货币。不过,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发行机构、应用领域、数字货币采用的技术等。
图表1: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数字货币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图表2:数字人民币大事记
2、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
作为央行推出的数字化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作为特殊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与纸质货币相同的双层运营体系,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是,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为对M0的替代,这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日常小额支付领域有关。作为电子化的货币,由货币交易产生的巨量数据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资金进行监控,同时由于兼具拥有法定效力与电子化的属性,数字人民币得以实现“支付即结算”。
图表3:数字人民币特征
3、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微信、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维度、法偿性等方面:
图表4: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4、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与支付场景分别构成数字化人民币的上、中、下游。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此外上游领域还包括数字人民币研究机构与提供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目前,共有7家银行可兑换数字人民币。2021年5月10日,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再度扩容,国内首批互联网银行之一的网商银行成为第七家参与公测试点的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已接入美团、京东、B站等以及网商银行接入的饿了么、盒马、天猫平台入口。
图表5: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5、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其对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等层面的影响如下:?
图表6: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
尽管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还需要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风险可控性等多项环节。
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这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可接受性,例如可能的“账户松耦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没有境内银行账户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普惠金融。
图表7:数字人民币可能的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的数字货币未来会是怎么一个发展状况呢?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率,试点城市从“4+1”,扩大到“10+1”,支付场景逐渐延伸丰富。我国为何着力推广数字人民币,以及推广的难度如何?前瞻针对我国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数字人民币有利于维护我国货币主权
目前,全球范围各类加密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大量加密货币均为非金融机构创立,在区块链上发行与交易、具备独立交易价格。
依据Finbold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数量仅为8000+个规模,到2021年,直接突破16000个,同比增长98.98%。全球性加密货币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法定货币的地位造成冲击,推出我国法定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是维护我国货币主权的必要手段,
数字人民币利于提振M0活跃度和支付便捷性
随着第三方支付形式的普及率上升,我国纸质人民币的流转率不高,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使用活跃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少部分群体(如老年人等)的支付便捷。
截至2021年12月,国内M0规模为9.1万亿元(占M2中的比重仅为3.81%),数字货币的普及能够提升M0的活跃度。
数字人民币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银河证券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流程图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时,省去了中间客户之间的流转,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加强我国货币的主权地位,也相应节省中间费用,减轻对SWIFT体系的依赖,为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创造必要条件。
数字人民币推广可行可控可持续
从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可行性来看,不同于其他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具有先天的用户习惯基础。
2009年以来,我国支付系统中非现金支付规模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4013万亿元。非现金支付占支付系统的交易金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非现金支付规模为3256万亿元,占支付系统的52.4%。
另外,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坚实的技术、市场、经济以及法律基础。技术保证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市场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推广性以及推广范围,经济与法律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其发展对于稳定物价、提升支付效率、增强人民币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我国现有的非现金支付渗透率提升,以及用户、市场、技术等基础均为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人民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字人民币快来了,全球领先,三大特点甩开微信、支付宝几条街
从2014年着手研发工作到2020年接近公开测试,中国版的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e-CNY)渐行渐近。 这既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数字人民币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解构并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认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而货币形态,与经济发展阶段与需求密切相关。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在原始 社会 ,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作为交换的媒介。而进入农业 社会 后,人们以五谷、布帛、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的实物货币。在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银、铜等贵金属作为货币被普遍接受。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标志人类 社会 自此进入了纯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时代。
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币形态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全球,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重要驱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在中国,报告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6.2%。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有助于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更高要求。而互联网和信息 科技 蓬勃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数字货币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从国际形势看,有两个趋势是数字人民币必须面对的:
第一,形式多样的虚拟货币正在加速渗透,或将对我国货币体系构成冲击。 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屡创新高的同时,天秤币(Libra)等所谓的稳定币也在兴起。虽然这些虚拟货币(稳定币)无法承担法定货币的职能,但在一定范围和场景内受到追捧,以去中心化的模式在网络上大规模交易。如果不加以防范,将可能侵蚀我国货币发行权。
第二,多个国家正在开展数字货币研究,或将抢占法定数字货币先机。 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或有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包括法国、瑞典、沙特、泰国、土耳其、巴哈马、巴巴多斯、乌拉圭等,美国近期也表现出对数字货币的浓厚兴趣。如果我国不开展前瞻性部署,将难以在数字货币这场竞赛中获得先机。
从国内情况看,较早研发数字人民币,与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现状密切相关。 一方面,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支付方式和产品推陈出新,支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全球一道独特风景线。目前,广大用户已经养成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习惯。另一方面,非银行支付市场形成双寡头格局,大型支付机构垄断数据和场景,大量交易在其体系内封闭循环,难以有效实施监管,不但侵害客户合法权益,更不利于公平竞争和金融风险防范。在这种情境下, 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数字人民币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解构国内外诸多挑战的基础上,重构我国货币与支付体系。
一是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由央行依法发行,具有人民币现金所具有的全部特性,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工具等功能,将有助于规范货币交易行为,节约 社会 成本,使现代金融和经济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数字人民币发行后,拒收现金行为或将减少。
二是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 数字人民币不向用户收费,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共物品。作为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打破支付壁垒,在全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还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使用场景和范围更广。
三是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数字人民币中心化管理、“可控匿名”等特性,在保护用户信息和隐私安全的同时,将支付活动置于有效管理之下,交易数据留存金融管理部门,解决现金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反腐败等,有助于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
此外,我国较早启动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如果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加强数字货币研发、监管等方面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数字货币服务全球,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020年10月开始,以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形式,数字人民币先后在苏州、深圳等地开展三轮有公众参与的测试活动。此外,北京、上海、雄安等地也对数字人民币进行内部测试。上述测试活动进展顺利,参与主体既有商业银行也有银联商务等支付机构,应用场景既覆盖线下多类商户也有线上购物方式,数字货币钱包既有软件载体也有“可视卡”等硬件载体。但上述测试活动仍处于从封闭测试到公开测试的过渡阶段。下一步,应在安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得到进一步验证的前提下,尽快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公开测试,并在条件成熟时正式发行数字人民币。
数字货币的前景和未来
加密货币种类超过1.6万个
2022年1月1日,据Finbold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1月1日,全球加密货币种类数量为8153个,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量为16223个,相比1月增加约98.98%。Finbold数据显示,2021年加密行业创造出8070种新Token,平均每天约有21种新加密货币在市场上推出。另一项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加密市场总计新增约5000种加密货币,而11、12月有超过3000种加密货币进入市场。
加密货币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球加密货币用户数已达到2.21亿,其中从1亿用户增加到2亿用户仅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2021年1月和2月开始的用户数增长更多是由比特币推动,但5月以来则是得益于山寨币的采用,使用户数从4月底的1.43亿增加到6月的2.21亿,激增近8000万新用户,其中大部分新用户都是对ShibaToken(SHIB)和Dogecoin(DOGE)等代币感兴趣。进入2021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球共有2.95亿加密货币用户,相比2021年初增长了178.30%。
数字货币交易规模迅速增长
根据CoinGecko《2020年度数字资产行业年度报告》,2020年,全球前九大去中心交易平台和前九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总额增长明显,由2020年初的1313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底的5347亿美元。
注:前九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Curve、SushiSwap、0x、Balancer、KyberNetwork、1Inch、dYdX、PancakeSwap,前九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OKEx、Huobi、Coinbase、Kraken、Bitfinex、Bitstamp、Gate.io、Gemini
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领先
为用户提供账户体系、实名认证、资产充值、资产托管、撮合交易、资产清算、资产兑换等业务服务平台,我们称其为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在买卖加密货币时,需要将加密货币或者发币充入交易所,交易所提供流动性,并进行撮合交易、结算等流程。
在九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中,Binance依旧保持领导地位,Huobi和OKEx的成交量占比相较2019年有所下降。自2020年1月以来,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成交量年内增长了3740亿美元,至12月,已达505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其中,Binance的贡献最大。12月与1月相比,Binance成交量增加了1890亿美元,Huobi成交量增加了610亿美元,Coinbase增加了400亿美元。年内,Binance增长趋势最明显,12月以成交量占比45%的优势领先;OKEx则在下降了50%,从成交量占比28%降低至14%。
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占据主导地位
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负责托管用户资产,用户对自己资产有绝对的控制权。去中心化交易所负责提供流动性,撮合交易由智能合约来完成,交易的结算、算清在区块链上完成。
在去中心交易平台领域,Uniswap依旧保持领先优势,但是新上线的协议抢占了Kyber和dYdX的市场份额。
2020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量从1月的1.63亿美元增长至12月的290亿美元,增长了180倍。Uniswap的成交量全年保持领先,至12月依旧保持55%的占比。Kyber和dYdX的占比分别减少了42%和15%。
综合来看,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发展火热。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创新产物之一,对整个金融业及其监管领域都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数字货币最初以私人数字货币的形式出现,这些私人数字货币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流通方式及支付方式,并根据其设计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内在价值。在私人数字货币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各国中央银行也纷纷试水主权数字货币,在降低发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了支付和清、结算的效率,提升了供给和流通控制力;另一方面,各国监管当局面对数字货币带来的安全问题,完善了监管规则,细化了监管要求,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新型监管理念,以应对数字货币对监管的挑战。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货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