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中国穷在哪里
穷在经济,穷在科技水平,穷在思想,但是精神方面很充沛。10年前的2012年,我们改革开放进入正轨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创新发展理念正在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引领数字经济走向蓬勃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发展壮大数字产业、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强化数字经济治理、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的同时,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金融业也在坚守其自身的赋能使命。
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向纵深发展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下金融主要通过融资支持方式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比如,在股权融资方面,为数字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债权融资方面,增强企业授信,将技术专利、无形资产纳入企业资产价值的估计中,增强企业资产实力与扩大可抵押物范围,为企业增信提供基础。”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2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比上年增加3563.2亿元,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4%。这些数据背后,是国家对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盘和林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在创新战略的引领下,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也越发凸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告诉记者,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创新驱动战略可以通过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率。“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驱动战略要更多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聚焦原创性引领科技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而伴随着技术创新、数字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我国数据资源化产业链也在日臻完善。
2022年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到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在严控质量、具备可行业务模式前提下,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鼓励深圳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地方性政策研究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
9月30日,广州数据交易所在广州南沙正式揭牌,标志着广东省级数据交易机构成立运营。当日,首批数据经纪人、数商企业签约进场,超过300个数据产品在广州数据交易所挂牌,涉及金融、交通、建筑、信息等多个行业,达成交易额累计超1.55亿元。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均已成立数据交易所。
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增长新力量
当下创新发展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正在加快,应该如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已经成为考验各方智慧的重要命题。
在盘和林看来,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其一要注重利用市场激励机制,结合知识专利产权保护,恒产者恒心,要让专利发明人通过发明应用来获取收益。其二要注重产学研用融合,释放科研院所、高校手中的专利,投放到市场当中,去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其三要用创新思维去解决企业的难点痛点,比如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其四要加强新旧要素的流通,通过新旧要素的高效利用和重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水平。
盘和林认为,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各个主体的能动性尤为重要,比如在政府层面,各地方政府绩效应该向创新看齐,将专利研发和新经济发展作为各级政府重要的考核指标,政府也要通过数字政府做好带头作用,率先通过技术实现效率提升。比如在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领域,要保护专利产权,要开放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资源,要让人才愿意加入民营企业。
在谈及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向时,刘斌强调,要强化数字经济创新,则必须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在数据处理、数据定价、数据交易等核心环节完善法律法规,探索有利于数据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模式。其次,应该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鼓励传统产业利用数字科技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强化提升传统业务。“同时,加快构建和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在数据交易平台、算力平台、算法平台等方面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以及探索数据跨境流通方面的突破,争取在数据跨境流通领域形成中国标准和规则体系。”
刘斌亦向记者指出,要推动数据要素合理发挥作用,首先应当鼓励实体经济企业向数字经济企业学习先进的数字科技应用和数据治理模式,推动实体经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次是以数字产业化为引领,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高质量发展。“并且,要以产业数字化倒逼数字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会催生出对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物联网、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需求,又会大大推动数字科技的创新和数字产业发展。”
华为中国数字峰会2022系列巡展启程:实干推进数字化大潮
2022年,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蓝图。 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蓝图既已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新的时代正在发出它的呼声:以扎实践行与技术见智的实干,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共拓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数字化转型成果
要以实践做检验
时代巨变孕育英雄辈出。在政策向好与行业自身革新需求的合力驱动下,产业数字化升级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变档提速,驱动着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其中,数字产业化正在为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而产业数字化也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创造实际业务价值、实现智能升级的重要抓手,为企业驶入新发展阶段打开了新的局面。
近年来,在区域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企业先后步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稳中求进已经成为当前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因。这就要求各行各业将数字化转型的发力锚点从“有没有”、“快不快”转向“好不好”。在解决了“要不要转”的问题后,回答好“如何转”、共享看得见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已是不少企业迈向数字化进程当前必须解开的燃眉之急。
深入各行各业我们看到,秉承实践出真知的朴素价值观,一个个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实践竞相涌现。
在智能矿山领域 ,华为通过深入矿山核心生产场景,将5G、云、AI等数字技术融入其中,实现了矿山在采、掘、机、运、通等核心业务场景的创新,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更保障了矿上人员的安全。让曾经下井挖煤的矿工,摇身一变也能穿着西装打起领带,坐在空调房里就能挖好煤,这正是数字化转型为行业带来的巨大价值。
在智慧传媒领域 ,华为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聚焦传媒行业核心场景痛点,联合打造了影视工业云平台,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采、编、播、存、传全流程进行优化,使制作周期缩短30%,制作成本降低20%。
在智慧水务领域 ,华为凭借无人船解决方案,以“船”替“人”,在朝阳区坝河乡东苇路西侧一段650米的坝河上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移动水质自动监测。650米河道巡检仅需7-8分钟即可完成,效率提升近10倍。
而更多场景化创新与价值创造,同样正在政府、金融、交通、电力、医疗、教育、油气等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回答好“如何转”的提问,要以实践作为检验,让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成果在各行各业内共见、共享。
数字化转型
要脚踏实地深入区县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进一步深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将数字技术深入运用到各行业的生产决策系统之中,去理解关键业务场景转型需求,将两者进行高效融合,才能疏通各个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关键堵点。
这些数字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标杆性案例,之所以能称之为标杆,是因为他们用实践证明了数字化转型的巨大价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参考价值,部分转型经验可以直接复用。当数字转型逐渐步入深水区,仅依靠标杆案例远远不够,将标杆案例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提炼、推广,把数字化转型中的“样板间”变成“商品房”,才能带动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升级。而这除了需要大型企业做好标杆性引领之外,更需要依赖于广阔的中小企业投入其间,共同奔涌起数字化的转型浪潮。
据我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数字化的主战场正在从大型企业聚集的头部市场,加速转向由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的地市与区县市场。
集中于地市、区县的中小企业,过去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更依赖于传统渠道关系,而在数字化需求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今天,还像过去一样靠购买基础设备应对转型大潮,显然已是行不通的。中小企业市场需要看到这些标杆案例的价值,为其自身的转型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更需要将明星产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因时、因地、因势地有机结合,与自身发展实际相匹配,打造出更适合其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工具与创新路径。
这就需要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能深入基层,下沉区县,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抓住商业新机。
共创行业新价值
要以实干做推动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2.4%,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共同推进我国各个区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丰富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更是证明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未来方向。而在新形势下逐渐兴起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也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拓宽道路。
2022年,以“践实见智 数赢未来”为主题,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将在全国25个省份与60+地市举办华为中国数字峰会系列巡展。 在这里,华为将聚合每一位客户与伙伴,以深耕行业的践实,与数字技术的见智,助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同时,聚焦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不同需求,与客户和伙伴共同探讨践实成事的价值路径,并将聚势商业市场,以“5极”产品与“小而美”解决方案,降低数字化门槛、提升伙伴能力,共赴商业成功。
接下来,华为将走过锦州、拉萨、乌鲁木齐、昆明、天津、重庆、成都、海口、济南、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携手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022世界经济大会、2022河北数字经济博览会等大会。立足各个区域数字化转型实践和实干,聚焦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业务价值,集中展示云、大数据、物联网、AI等数字技术创新,面向商业市场推出丰富的明星产品分享,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以全新盛宴共赢发展新局,在实践中洞见经济发展的韧性之实;以“一城一智”,培育城市自适应能力,推进数据的深化应用,落地于实际场景中,夯实城市数字底座,营造城市治理之实;打造一批智慧文旅、智慧场馆、智慧菜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项目,将数字化服务融入医疗、教育、文化、就业、养老等民生议题,以数字技术守护和提升全民生活“幸福感”。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依托华为中国数字峰会2022的契机,华为将持续践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解决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真正痛点和问题,形成更广泛的示范效应,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大势;面向客户,华为与伙伴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成立各个军团形成合力,在数字化转型的势头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在数字经济时代与伙伴、客户共赴商业成功。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大幅增长,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3名。
我国全国超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9%。
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1年底,IPv6地址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算力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全球排名第二。北斗导航卫星全球覆盖并规模应用。
我国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5G实现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国产操作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2021年,我国信息领域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万件,比2017年提升60%,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我国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创新,2017年到2021年,上市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27%。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带来了哪些利好?
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超过45万亿,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我们的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产业应用数字化,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5万亿元。这一庞大的数字是从2012年至2021年,整整十年的时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5万亿元。这十年的时间里,数字经济占到了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从最开始的21.6%提升到现在的39.8%。数字经济已经完全嵌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目标。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数字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世界上多个主要国家都认识到,数字经济给自身可带来的巨大机会纷纷将网络信息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要点。我国为了谋求竞争优势,战略方向,在数字经济领域也作出了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产业化升级转型,积极引进网络信息数据人才,实现信息化数据推动我国产业优先升级,跨越式发展。运用好资源数据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高经济质量的现实发展途径。
我国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将数字化产业向市场化方向迈进,衍生出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服,称之为数字产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来,为多个产业持续供能,催生新的产业新业态模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中国的数字经济从2022年开始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找准数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突破核心互联网技术,扩大国内的信息消费需求,打造网络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更新的台阶。
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第一的是哪儿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第一的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