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以太坊矿机及挖矿原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分别了解了比特币挖矿和以太坊挖矿的区别。本文重点介绍以太坊挖矿及矿机部分。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目前ETH的挖矿主要是通过显卡矿机,所谓显卡矿机,其实就是类似家用台式机,只不过每台机器里面有6-10张显卡,并且没有显示器(如图)。
图:显卡矿机
之所以以太坊没有发展出类似于BTC一样的ASIC矿机,主要是由于ETH的特殊挖矿机制决定的。
在ETH挖矿过程中,会产生一个DAG文件,该文件需要一直被调用,因此必须有专门的存储空间放置。这个对于存储空间的硬性需求会导致即使生产出来了ASIC芯片,也并不能大幅度降低单位算力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性价比很差。
以太坊的DAG大小自2016年6月份引入Dagger-Hashimoto 算法时的1GB开始,以每年约520MB的速度增大到了现在的 3.7G,预计2020年底以太坊的DAG大小将增加至4G。届时,显存小于4G的显卡都将被陆续淘汰。
还需要介绍一点的是,由于显卡矿机的体积通常是比特币矿机的2-4倍,而消耗的电力却只有比特币矿机的1/2甚至更低,这就导致一般人不愿意修建专门的显卡矿机矿场(因为矿场主要赚取的是电费差价,同样面积的场地,可以放置的显卡数量少,消耗的电量更少)。即使有少量的显卡矿场,收取的电费成本通常也比比特币矿机矿场的高。
比特币、以太坊与IPFS挖矿的区别?
数字货币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都知道是通过挖矿产生,那挖矿到底是怎么挖呢?不同数字货币挖矿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就最近比较火热的IPFS与BTC/ETH挖矿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1、挖矿原理不同:
PoW,全称Proof ofWork,即工作量证明。比特币/以太坊,以及大部分公有链或虚拟货币,都是基于PoW算法,来实现其共识机制的。即根据挖矿贡献的有效工作,来决定货币的分配。此原理下的所谓挖矿,就是计算机通过穷举的办法,不断去找Nonce值、算Hash值的过程。谁先找到,谁就挖成功了。PoW工作量证明,是从经济学中来的方法。是1993年由两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一种策略,就是防止对服务滥用或者资源滥用,而采取的一种有效阻断的经济策略。PoW,优势是可靠、使用广泛,是经历了充分的实践检验的公有链共识算法。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①消耗了太多额外算力,即大量能源,很不环保。
②资本大量投资矿机,导致算力中心化,有51%攻击的安全隐患。
2、矿机本质不同:
BTC/ETH们矿机的本质是数据计算设备。挖矿从最初的个人电脑挖矿、显卡挖矿、个人用矿机在家里挖矿,已经发展到现在集群化、专业化的大规模挖矿。不管从初期的CPU挖矿、GPU挖矿,还是到后来的FPGA挖矿、ASIC挖矿、大规模集群挖矿,其实质都是集中提升挖矿设备数据计算能力的挖矿,IPFS矿机的本质是数据存储设备。
3、矿场选择不同:BTC/ETH矿场:因为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能提供低廉价格电能的地方是 首选。我们国内的此类矿场都选择部署在内蒙古、西南各省等相对偏远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火电、风电或者水电资源。矿场内部要求也相对简单,只要通风散热效果好,摆放矿机的架子不需要太专业的设备,矿场地板天花板也没有特殊的要求。矿场对分散度要求不高,所以,这类矿场也相对集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应答时间:2021-10-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加密货币挖矿什么意思
所谓加密货币挖矿,是指矿工借助挖矿工具暨矿机获得加密货币的过程。
一、比特币BTC(区块链1.0)
比特币2009诞生以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和全球支付网络而出现,BTC也是区块链最成功最成熟的应用,现在很多情景下BTC的名气要比区块链还要响亮得多。
二、什么是矿工:
在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网络中,竞争计算能获得新生的比特币奖励,很像开采埋在地底下的矿物的过程形象地叫做“挖矿”,竞争挖矿的人或组织,叫“矿工”。
三、什么是算力:
可以简单理解成计算能力。矿工是通过“计算能力”的竞争提供“计算服务”获得比特币的。“计算服务”其实就是通过哈希算法去计算区块头的哈希值。在通过“计算服务”得到比特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其相应的解,即区块头哈希值,而要找到其解,并没有固定算法,只能靠计算机随机的哈希碰撞。一台计算机服务器每秒钟能做多少次哈希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单位写成hash/s。
四、什么是工作量证明:
英文名POW,一种“多劳多得”的共识机制,比特币就是典型的POW机制。矿工通过获得算力后,最先算出正确答案的将被记录为“工作量”,这些工作量会被记录在一页账本里,然后同步给他人,以此证明矿工付出了工作量。
五、什么是权益证明:
英文名POS,一种“持有越多获得越多”的共识机制。这种共识机制是根据代币持有者持有的代币数量决定权益大小,从而竞争记帐权。持有代币数量越多,权益越大,则成为下一个记账者的概率越大。这种机制,在一定情况下缩短了共识的达成时间,也不再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挖矿
eth和btc哪个更有潜力
btc更有潜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ETH毫无疑问要强于BTC。ETH引入智能合约后开启了区块链2.0时代,但现在EOS和TRON的Dapp开发环境已经开始蚕食ETH的天下,未来ETH能不能保持现在的地位是很难说的。而BTC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从投资或者说投机价值上潜力来看,BTC远高于ETH。
btc一般指比特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挖矿的演变
从最早的比特币被发明出来,中本聪挖出第一个创世区块奖励50个BTC后,开创了挖矿的时代。
CPU挖矿:
CPU挖矿是比特币挖矿门槛最低的时期,也是用户最少的时期,也是奖励最多的时期,那时候一个块的奖励是50个BTC,不过这个时候的BTC毫无价值。这个时候用户只需要有电脑,并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叫bitcoin-miner的程序,就可以进行挖矿了。因为CPU挖矿现在无法考证,必要的地址填写,钱包注册依然是需要的。CPU的挖矿单位为KH/S,现在比特币的总算力已经达到了EH/S,这其中的差距已经到了10的15次方以上,CPU的算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越来越多的好事者开始研究比特币,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cpu只有一个,挖矿的话人越多你的可能性越低,而算力的提升在CPU上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大家开始尝试依靠其他设备来实现更高效的挖矿,一些极客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计算机的另外一个计算设备GPU上。
GPU显卡挖矿:
GPU挖矿把比特币挖矿带入到了以M为单位的算力时代,一M是一K的1024倍,相当于一个GPU挖矿者最起码需要几十个CPU才能相提并论,如此大的差距,大家自然把矿机的主力放到GPU挖矿上面。2010年年底开始比特币算力开始了第一次跨越。
GPU挖矿最知名的矿工就是披萨哥,也是我们每年5月22日“比特币披萨日”的始作俑者。比特币也从披萨开始变成了有价值的货币,这个时候也有人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有了交易产生。不过这个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还是要按照1分来计算。
GPU越来越普及,大家自然不满足于当下的算力,开始有人通过组装GPU的核心晶元来进行挖矿,这也是早期的FPGA矿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进行到了比特币挖矿的第三个阶段,GPU和FPGA共同存在,也是在2011年年底-2012年之间比特币的算力经历了第二次跨越。
专业矿机:
FPGA是一种集成电路的技术,也可以说是ASIC的前身,而ASIC是一种专门为挖矿设计的集成电路,特点也取决于比特币的不需要太多CPU资源的特性(这其中所说的是CPU的内存资源),这个时候比特币挖矿开始走向专业时代,芯片从110nm一直发展到现在7nm。
算力购买:
云挖矿云算力是2019年比较火热的行业,云挖矿指的是托管矿机,通过云挖矿平台购买矿机并托管,向托管平台缴付管理费和电费,获得挖矿收益。云算力简单说就是不需要你付电费和管理费,只需要你付出你购买算力的时间成本,如果你购买1年的时间,可以根据当下的价格算出未来一年你的算力收益,但是要注意的是你购买的只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算力,到期之后这些算力和你是没有关系的。
随着市面上更多其他虚拟货币的诞生,虚拟货币的产品形态和挖矿方式也随之慢慢进行改变,到如今,各种各样的挖矿概念层出不穷。
可以看出它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CPU挖矿,到GPU挖矿,再到专业矿机,最后发展为每个人都能参加的云挖矿。
矿机发展从CPU到ASIC挖矿变得越来越专业,挖矿的商业从矿池、矿机再到云挖矿和云算力,经历了从易到难,再从难到易的全过程。
交易所的交易挖矿曾经几乎撼动了交易所的排名,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交易挖矿层出不穷;你看花时间看广告、玩游戏、写文章等,耗费时间的都可以被称为注意力挖矿,让每个人意识到注意力的耗费是值钱的;经过自己的思考、经验得出的内容分享,也可以被称为脑力挖矿经验挖矿;甚至跑步、睡觉都能挖矿,瞬间有一个人全天都在挖矿的感觉。
伴随着挖矿概念的滥用,更多的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区块链项目,身处其中,希望每个项目真真实实的把产品做好、落地成功,而不是经常炒作概念割一把韭菜。
以太坊合并以后钱包用更换吗
以太坊合并以后钱包不用更换。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以太坊合并您无需在合并之后对你的资金或钱包做更换。合并后我们钱包中所持有的所有资金在合并后仍然可以使用,我们无需执行任何升级操作。
自学区块链(六)BTC-挖矿难度
我们来看下挖矿的计算公式
H(blockquan header) target,这个target就是 目标阈值
BTC用的哈希算法是SHA-256,它产生的哈希值是256位,那么就有2^256种取值,这个就是他的输出空间,要增大挖矿难度, 就调节目标值在这个输出空间所占的比例 。
挖矿难度和目标阈值是成反比的, 当算力强时,调节难度,使目标阈值变小 。
不调节难度,随着矿工数量增多,随着算力的上升,那么挖到区块的时间就会变短,从10分钟缩短到1分钟甚至几秒钟,这个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是挺好吗,交易等六个确认就会缩短时间了,交易就会变快了。其实出块时间缩到很短,风险是很大的,因为网络延迟,出块时间变短,不同节点很可能接到不同的区块信息,导致会有很多分叉节点出现。矿工会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区块接着挖。这种情况下,恶意节点发动分叉攻击就比较容易成功,因为诚实节点的算力被分散了。
导致不需要51%的算力就能成功,所以缩短出块时间是不利于BTC系统的稳定的。虽然10分钟不一定是最优的时间,但是也算是比较合理的。
下面是 算力增长曲线
下面是 挖矿难度曲线
下面是 平均出矿时间
我们来看下难度公式:每2016个区块调整一次挖矿难度,10分钟出一个平均算下来是两星期调整一次。
previous_difficulty是上一次的挖矿难度,分母是最近2016个区块花费的时间
每个节点挖矿是独立的,BTC的协议也是开源的,会不会有矿工不修改挖矿难度呢?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影响结果,因为广播给其他节点需要独立验证blockquan header的哈希值, 这个header里面有难度的一个压缩编码,修改难度产生的结果是不会被诚实的节点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