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英语新闻中voa,bbc,npr及cnn的区别和学习方法
Standard English News(简称ST)是指正常语速播报(140词每分钟以上)的英语广播新闻。听懂ST是我国很多英语爱好者希望登上的台阶,但很少能做到。
事实上,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系统的、持续的长期训练,这个目的是很难达到。在我们中国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VOA ST, BBC World Service ST是经过简化的,听众是主要外国人(特别是VOA),而不是一般英国人和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新闻播报。很多英语爱好者有一种错觉,认为听懂VOA ST 或BBC ST就能听懂国外广播了,实际不是这样,离听懂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一般认为能一次性轻松听懂ST 80%以上内容的听友,英语水平已经在中等偏上水平了,有能力进行比较正式的涉外工作
进行ST的听写时间控制在2分钟30秒到3分30秒之间时比较合理的,有利于减轻听写疲劳。
英语新闻学习方法
1、听写:认认真真,一词一句地写出来,是加速是听力发育的手段, 同时也是检验英语水平和查找自身不足的一个好方法。
2、要重视查找工作:听不出来就多听,不要急,急也急不来。有些上午听不出来,可能下午就听出来,或者晚上再听就已明白一部分。听不出来,多用听音查词,多用googel和维基百科,查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基本功和增长知识的过程。有的听友不重视查找过程,认为浪费时间。实际经验表明这个功夫不会白费的,对英语水平提高极为有利!头稿或homework尽量写的完美的听友,进步是惊人的。
3、复述,翻译和复习:把新闻稿听写出来了,实际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要留出时间,进行复述,翻译和复习。听说不分家,听写和复述有助于提高听友的口语能力,而口语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听力的提升,相辅相成。翻译有助于加深理解。
4、阅读:我们认为新闻听力的培养,除了听写外,还一定要和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新闻英语是相对书面化的英语,因为新闻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把最多的信息提供给听众。即使相对较口语化的CNN和FOX,书面化英语仍然占很大比例。新闻听写和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听友们在听写的同时,要经常阅读时效性强的新闻外刊或阅读国外新闻大站的新闻,比如CNN,纽约时报,时代杂志,经济学家等。
5、泛听:我们听到的新闻只是正常英语广播中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这样说,我能听懂BBC,而实际是他指的BBC是指BBC World Service 的5分钟新闻,离真正听懂BBC广播节目还相差甚远。90年代末期的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学习英语的环境,有条件听友完全可以做到与英美居民一样,同时享有大量英语资讯。在认真听写的同时,也希望听友们能有一定的泛听量。
6、持续性和长期性听写: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学英语是一辈子的事。就听力发育的时间而言,1000小时算入门,3000小时有所成就。经验表明一个从慢速英语起步的听友,即使天天听写,要达到一次性(词词听懂,句句经心)基本听懂任何一天的VOA ST 也要经过二年(几乎天天都要听)左右的时间。NPR ST就要更长一些时间。
7、需要学习除新闻英语以外的英语:新闻英语重复性高,有利于听友打好基础,但同时它离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还是有一定距离,远不能说是英语的全部。我们一荣新闻限定三分钟,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大家有时间到多主题区和影视区学习。
VOA,BBC,NPR及CNN的区别
1、VOA (The Voice of America)
VOA是美国政府的喉舌,广播稿代表美国官方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因此它的新闻谈不上它所标榜的客观,公正。但是播音员发音规范,字正腔圆,值得喜欢美音的听友模仿。语速在140词/每分钟,较缓。内容主要为世界新闻,广播对象主是为要发展中国家的听众。难度相对较易,基础词汇量约在8000左右。目前该类新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使用相当普遍。
2、SKY news
sky电视台是BBC的老冤家。它是由澳洲传媒大亨默多克创立的,默多克先从报业入手,收购了英国的脸面“泰晤士河报”,又收购了英国人的私宠太阳报”,然后又创立了sky电视台。西方言论一直指责他对利益无穷无尽的几乎不讲原则的追逐。从sky建立开始就和BBC交恶,两家电视台一直互相竞争。
英国天空电视台空中新闻频道是欧洲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播放国际新闻的频道。目前,已实现数字化互动播放。可以覆盖40多个国家,8000万观众。主要分布的地区有欧洲、北非、澳大利亚、亚洲等。 SKY NEWS以英国新闻和欧洲新闻为主,难度大。广播对象为英国居民。播音员音色优美,纯正、舒缓,听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
3、AP Radio News
AP Radio news来自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的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AP。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成立的港口新闻联合社,由纽约《太阳报》等 6 家报社创建。其后经过不断合并、改组,规模逐渐扩大。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最初稿件只供给本社成员报纸,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它是由美国报业 ( 1300家报纸 )和广播成员 ( 3890家电台、电视台 ) 组成的新闻联合组织。全社工作人员约3000名,其中编辑、记者1600多人。国内分社134个 (包括6个总分社,100多个分社和记者站)。国外分社83个 (包括3个总分社),驻外记者500人。每天用6种文字播发新闻和经济信息约300万字。每年发图片 15 万张。不仅为美国1500多家报纸、6000家电台、电视台服务,还为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介供稿。
3分钟AP新闻包含了前一小时内发生的主要国内国外新闻。播音员语调轻松,感染力强,语速在180每分钟以上。语速快,难度大。广播对象为美国国内居民。
4、BBC World Service(BWS)
BBC World Service(BWS)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旗下的众多电台之一,面向全世界广播。BBC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英国政府的政治态度,但是BBC特有的运作模式,保其独立于英国政府之外,享有较强的编辑自主权。BWS是世界上较为客观和公正的媒体,认可性很高。自开播以来,在世界上赢得了大量的听众,是世界上最多人收听的广播电台。广播稿写作严谨,工整,惜墨如金,非常值得广大听友学习。播音员发音纯正,平缓,值得模仿。 BBC ST语速在170词每分钟,难度中等,基础词汇量在10,000左右,是很好的英语学习材料。目前该类新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
5、NPR (Nation Public Radio)
NPR是美国拥有最多听众的广播电台,是私营的非盈利性组织。该台节目较为公正,锐利,反映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收听NPR是我们了解当今美国社会现象和美国人生活的一个很好方法。NPR的收听对象为美国居民。新闻稿写作工整,用词固定和地道,书面化很强,非常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播音员发音纯正,平缓。
NPR ST 语速170词每分钟,基础词汇量在15,000左右,难度中等偏上。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广泛使用的经典听力教材《英语高级听力》(北京外国语大学主编)主要取材于NPR的节目。经验表明,能够在一小时以内轻松完成5分钟NPR新闻听写的听友,小错误(包括人名地名)在30个以下,在专业英语八级考试中一般都能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
6、CNN
为了更好地说明CNN,这里请允许简单介绍一下美国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
美国的新闻媒体有自由派和保守派之分,在政治上能完全保持中立的并不多见。自由派在美国又被称为左派,他们在政治上支持民主党,反战,支持堕胎,主张对同性恋采取宽容接纳的态度,反对对非法移民严格执法,反对用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的世俗生活。保守派又称右派,他们在政治上支持共和党,支持战争,反对与专制独裁国家调和,强调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主张严格控制非法移民。自由派、民主党的颜色为蓝色,保守派、共和党的颜色为红色。
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事业,具体说就是CNN,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才开始在新闻界取得主导地位的。当年战争爆发前,所有西方媒体都撤离了伊拉克,唯独CNN冒着风险留了下来。后来,CNN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将战争的画面传给全世界,成为外界了解伊拉克战争局势的唯一窗口。CNN一战成名。CNN立场明显偏右。
一般论坛的CNN新闻,来源于CNN Radio Hourly News, 主要的收听对象是美国居民。播音员风格轻松活跃,感染力强,使新闻具有很强的播音员个人风格。播音口语化,语速较快(180词以上),内容丰富,难度比较大。
7、FOX
CNN在美国有线新闻领域独秀了10年,直到2001年9.11后FOX开始和它分庭抗礼。美国新闻媒体不偏不倚的几乎没有,然而愿意承认的却很少,FOX大胆地颠覆了这一行规,旗帜鲜明地替保守政治和保守意识形态摇旗呐喊,并用犀利甚至是尖刻的语言对民主党和自由主义理念给予毫不留情地抨击。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其它媒体为了追求中立、客观的效果,在报道时都特意把美国军队称为“美军”(U.S. army),FOX却一反常态地将美军称为“我们的军队”(our troop),又将布什称为“我们的总统”(our president),而不是“总统布什”(President Bush)。FOX在9.11后通过与美国出现的新保守主义思潮互相推动,目前已经成为全美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屈居第二。
因为CNN和FOX电视新闻追求第一时间播报,有时不能很好地对新闻进行核实。报道失实较多,这一直是困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界的一大头疼问题。FOX在新闻报道上失实,夸张的问题最为突出(当然它也是商业化最突出的),所以FOX公信力较比较低。
一荣的FOX新闻,来源于FOX Radio Hourly News, 主要的收听对象是美国国内居民。播音员风格轻松活跃,感染力强,使新闻具有很强的播音员个人风格。播音口语化,语速较快(180词以上),内容丰富,难度比较大。
8、CBS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文缩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立于1927年2月。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收入。1927年2月18日创办,原为16家广播电台组成的独立广播电台联盟(United Independent Broadcasters,Inc.),后与哥伦比亚唱机唱片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and RecordsCompany)联合组成哥伦比亚唱机广播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Broadcasting System),于9月18日通过16家附属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成为第二个全国性广播网。不久,哥伦比亚唱机唱片既定出,公司改用现名。1931年7月21日在纽约建W2XAB电视台开始试播电视,1933年10月29日正式播出。1965年以NTSC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以新闻和娱乐性节目为主。收视率长时期占三大广播公司首位。公司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广播部、电视网、自营电视台部和新闻部。公司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圣路易斯等城市拥有7家直属电视台,并在全国有附属电视台200座。公司还经营调频广播电台,并有多座附属广播电台。2000年,维阿康姆电视集团(Viacom Television Stations Group)以350亿美元收购CBS。业务主要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UPN广播网公司、维亚康姆电视台集团、无限广播公司(Infinity)以及维亚康姆户外广告集团等,由现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兼维亚康姆联合总裁莱斯·穆恩福斯(Les Moonves)任CEO。2005年,该公司电视收视率占全美家庭31.53% ,排名第一位。广播收听率也排在各广播机构的首位。
请问:报刊杂志专稿、特稿的投稿信箱?
①《生活时报》网址:,邮箱:lifetime@gwm.com.cn,社址: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邮编:100050,主要栏目及版面:时报关注、现场暗访、特别报道、媒体中国、调查监督、百姓热线、警法热线、环球风云、环球热线、环球视点(gjshsb@gmw.com.cn)、环球扫描、文化新闻、娱乐新闻、华灯俗地、华灯雅舍、婚姻情感、健康周刊(zhanggehua@gmw.com.cn).保健.心理咨询.医药、消费周刊(huqifeng@gmw.com.cn)、旅游周刊(shengfangmin@gmw.com.cn)、前程周刊(zhanggehua@gmw.com.cn).人才.职场、IT周刊(caoqian@gmw.com.cn).产品与服务、时尚周刊(shengfangmin@gmw.com.cn).美容天地.服装服饰.美食天地、教育周刊(zhanggehua@gmw.com.cn).家有学子.教育人生、地产周刊(caoqian@gmw.com.cn).楼市经纬.投资置业.置业历程.家装画廊(shengfangmin@gmw.com.cn)、家电世界(huqifeng@gmw.com.cn).通讯前沿、饮食周刊(caoqian@gmw.com.cn).营养.口福。
②《今晚报》网址:www.jwb.com.cn,邮箱:jwb@jwb.com,社址:天津市南京路358号,邮编: 300100,主要栏目及版面: 今晚谈、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缤纷体坛、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环球视点、证券新闻、文化新闻、热点追踪、星星索、读者来信、法制园地、津沽地、生活与科学(wwhz@163.com.cn)、家庭(zhanghh@eyou.com)、美食、教育(zlyy@jwb.com.cn)、网络(xljj@jwb.com.cn)、理财(zxjg@jwb.com.cn)、健康养生、健康大视野、今晚副刊、通讯(cyx666@eyou.com)、文摘、旅游(zzxm@jwb.com.cn)、综艺网、汽车(wwhz@163.net)、津门案卷、报告文学、今晚周刊.周刊关注.人物述林.英语广角.故事丛林.平常人生.娱乐点击.旧闻钩沈.教育大观.金戈铁马。
③《扬子晚报》网址:www.yangtse.com,社址:南京市中山南路5号金銮大厦,邮编:210005,主要栏目及版面:南京新闻.说说议议、江苏新闻、聚焦苏锡常、今日视野、WTO与生活、都市生活(dssh@yangtse.com)、新市民茶座(kai@yangtse.com)、学习导刊、电脑通信(dntx@yangtse.com)、新家庭、情感在线、健康长寿、消费新潮(jjsh3@yangtse.com)、汽摩家电(yg2@yangtse.com)、法制广场(fzgc@yangtse.com)、现代通信、教育资讯(yiy@yangtse.com)。
④《江南时报》网址:www.people.com.cn,邮箱:jnsbqq@peopledaily.com.cn,社址:南京市北京西路8号1单元7楼,邮编:210008,主要栏目及版面:非常报道(jnsbwj@peopledaily.com.cn)、今日焦点(jnsbjj@peopledaily.com.cn)、环球时讯(jnsbgj@peopledaily.com.cn)、省城.特快(jnsbwj@peopledaily.com.cn)、姑苏.在线(jnsbqq@peopledaily.com.cn)、文化.探头(jnsbqq@peopledaily.com.cn)、娱乐.星空(jnsbwt@peopledaily.com.cn)、音画(riugzuo@163.net)、写真(zk2005@163.com)、大江南.每日证券(djnzq@163.net)、连载(zijie12@sina.com)、健康.心理(chudonghai@hotmail.com)、足球.动作(jnsbwt@peopledaily.com.cn)、体坛.纵深(jnsbwt@peopledaily.com.cn)、无锡.电传(jnsbwj@peopledaily.com.cn)、神州.揽要(jnsbqq@peopledaily.com.cn)、环球时讯(jnsbgj@peopledaily.com.cn)、财富消息(jnsbqq@peopledaily.com.cn)、媒体联播(jnsbqq@peopledaily.com.cn)、时报直击(jnsbwj@peopledaily.com.cn)。
⑤《南方周末》网址:www.nanfangdaily.com.cn,邮箱:cnnfzm@21cn.net、nfzm2002@163.net、nfzm@mail.nanfangdaily.com.cn,社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邮编:510601,传真:(020)87370368,主要栏目及版面:时政.时政七天(nfzmlnp@163.net).时政人物、社会.调查(wxf87377340@163.net).观察.人物.消费广场(cn315@163.net)、天下.重点(globephere@163.net).纵横.视点(nfzmlyd@163.net).一周、文化(youfish@vip.sina.com).电影(zmonline@sohu.com).文学(nfzmml@sohu.com).电视(yang_2848@sohu.com)、经济(87378903@sina.com).趋势.产经(zmxz@21cn.net).财经.科学.往事(liu-xiao-lei@sohu.com).百姓茶坊(nfzmxl@163.net).专栏(ldd001@sina.com)。
⑥《今古传奇》故事版邮箱:fzm626@21cn.com、xfx2002@21cn.com、htys51@21cn.com、yjy918@163.net,社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路417号,邮编:430077,主要栏目及版面:金榜擂台、开心开窍、故事高手、人间奇情、城乡奇事、民间采奇、海外奇闻、袖珍故事、拍案惊奇、奇奇直播。
⑦《女子世界》网址:www.ineast.com,邮箱:nzsjzzs1@inhe.net、nzsj@ineast.com,社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08号,邮编:050051,主要栏目及版面:本刊特稿、实话实说、人生之路、生活天地、婚恋家庭、法律与权益、明星广场、健康手册、真情视窗、社会长镜头、看世界、家长学校、休闲广场、漫画与幽默、爱心桥。
⑩《打工族》网址:www.dadao.net,邮箱:scy@dadao.net、sunchunyun888@163.net,社址:广东省佛山市华远东路发展大厦26楼,邮编:528000,主要栏目及版面:本刊现场、本期特稿、打工呐喊、打工彷徨、心灵之约、痴人说梦、心理按摩室、蓝珠热线、百味沙龙、边走边唱、情感流水线、打工奇情、潇洒打工、为自己喝彩、开心派对、打工e人类、打工俱乐部、笔迹看人生、爱心互助营、幽默美丽轩。
400多家报刊杂志详细投稿地址及栏目介绍:
13 《中国青年》电子邮箱:chinayouth@spark.com.cn,社址:北京西城区官园育强胡同22号,邮编:100034,编辑部电话:010-66163514,010-66162403,010-66162824
主要栏目:刊首语、半月关注、过耳不忘、本刊特稿、时尚人物、真情故事、与命运面对面、四季风铃、人生随笔、青春有悔、我们的精神家园、你说我说、三人行、青春策划(爱情、成功智慧、职场生涯、创业有方)、心理茶座、中青服务、青年广场、
17 《北京文学》网址:www.sina.com.cn(文化频道),电子邮箱:BJWX1@263.net,社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邮编:100031,编辑部电话:010-66031108,010-66076061(传真)
主要栏目:现实中国、作家人气榜、好看小说、新人自荐、文化观察、天下中文、纸上交流、大环境
18 《百姓》电子邮箱:baixing9266@sina.com,people518@sohu.com,社址:北京复兴路61号,邮编:100036,编辑部电话:010-68259536,68250042
主要栏目:卷首语、阿楠捕风、百姓观察、蓦然回首、新名利场、浮世绘、乡村发现、思想地带、走马天下、百姓茶坊、名人画廊、时尚漂流、底线求助、精品转录、生活咨讯
20 《小说选刊》电子邮箱:XSXK@163BJ.com,社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邮编:100009,编辑部电话:010-64011046,010-64058660,010-84040801
主要栏目: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说家说、小说沙龙、小说课堂、编后记
23 《中国高等教育》电子邮箱:gdjy@edumail.com.cn,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编:100088,编辑部电话:010-62243806(传真)
主要栏目:特稿、本期评说、本期聚焦、党建与德育、各抒己见、教授进言、校长论坛、招生与就业、科技与产业、教改新视野、管理天地、教坛广角、学府春秋、外国高教之窗、信息集粹、英文要目、封面
25 《青年文摘》电子邮箱:qnwz@qnwz.sina.net,社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邮编:100708,编辑部电话:010-64034327,010-84016521(传)
主要栏目:每月欣赏、成长(青年一代、成长笔记、心理视窗、前程谋略、菁菁校园、涉世之道)、人物(名人故事)、情感(真情世界、青春风铃、至爱亲情)、人生(感悟人生、生活讲义、滴水藏海)、视野(环球采风、知识在线、智慧宝盒、行云走马、金手指)、文苑(文苑漫步、科幻小品、经典回顾)、万叶集(珍珠滩、开怀一笑、漫画专页、校园逸趣、世说新语)
30 《法律与生活》电子邮箱:Flysh@sina.com,社址:北京西三环北路甲105号科原大厦B座6层,邮编:100037,编辑部电话:010-88414151,010-88414152,010-88414149(传真)
主要栏目:特别关注、新闻记录、经济圈、法眼观潮、知识直通车、专家说法、读者发言席、社会写真广场
32 《民主与法制》网址:www.mzyfz.com.cn,电子邮箱:mzyfz@mzyfz.com.cn,社址: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邮编:100034,编辑部电话:010-66186234
主要栏目:时事评说、特别策划、本刊专稿、焦点新闻、独家报道、新案提示、风流人物、大案定格、社会写真、新闻瞬间、大家说话、商海沉浮、明查暗访、经济方圆、青春坐标、聚焦民主、执法平台、直击时弊、理论前沿、婚恋历程、海外传真、世间百态、法律顾问、大千世界
38 《大江南北》网址:www.CN_FIRM.COM,电子邮箱:djnanbei@263.net,社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3号9号楼1楼,邮编:200002,编辑部电话:021-63291031,021-63231321(传真)
主要栏目:特稿、历史研究、专稿、缅怀篇、人物、专讯、江山今昔、随感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绿洲、长青俱乐部、文艺副刊《江花》、连载、纪实报告、散文、故事会、文化战士天地、诗词
40 《交际与口才》电子邮箱:jiaoji2002@yahoo.com.cn,社址:上海市长乐路325号,邮编:200031,编辑部电话:021-54043373
主要栏目:石山典、本期新视角、社会广角镜、交际沙龙、圆融处世、心理咨询室、心灵潜望镜、求职快车道、每月一辩、袖珍图书馆、与老外打交道、校园万花筒、能说会道、演讲与辩论、幽默俱乐部
41 《青年一代》电子邮箱:younggeneration@21cn.com,社址:上海市福建中路193号,邮编:200001,编辑部电话:021-53594508-2051
主要栏目:本刊特稿、记者采访录、走进名人、缤纷都市、风雨人生路、婚姻长廊、海外多棱镜、情感热线、校园调色板、多情的季节、实话实说、女性风景线、写真阁、生活向导、警钟长鸣
42 《中外书摘》电
半岛电视台的事件
2001年秋天,多哈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十强赛最为关键的一役—中国队客场挑战卡塔尔,战场就在多哈;11月中旬,中国最后完成加入WTO所有手续的地点,也在多哈;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英美打击阿富汗,电视报道的大本营,不在美国,不在阿富汗,不在巴基斯坦,居然也在多哈!
这就是位于多哈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当“小鹰”号等航空母舰在印度洋集结的时候,相信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期待着当年海湾战争中CNN式的直播。但是,当战争在夜间打响的时候,离战场最近的美国电视记者,却只能站在位于巴基斯坦边境的屋顶上,向人们直播遥远的炮声。
笔者查阅了有关网站,发现只有《纽约时报》、路透社、BBC、美联社等的文字记者从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发回了“前线特写”,录像资料只有唯一的一家仿佛是“大会唯一指定传媒”远在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拍摄的地面轰炸情况。
这不是记者无能,而是塔利班太厉害。
当塔利班宣布禁止任何记者入境采访之后,笔者就在等待着一场“好戏”。新闻记者从来不惧怕危险,但是新闻管制却是这个行业的“软肋”。好在新闻教科书里还有一条从业理念:“如果你被从大门里赶出来,那么,你得从窗户里爬进去。”
让我们看看这些战地记者是怎样从窗户里爬进阿富汗的:
禁止入境的消息宣布第二天,凤凰卫视就播出了一条关于新闻的新闻,BBC的记者买通了阿富汗的一个走私团伙,披着阿拉伯的白色长袍,骑着驴子,在崎岖的山路上悄悄地混进边境去了! 但很快,就发生了“里德利事件”。43岁的里德利是英国《伦敦周日快报》的记者,在北爱和中东战火中,她作为报社的首席女记者,曾写下一篇篇精彩的战地报道。9月28日,还在英美打击阿富汗前10天,里德利试图冒充当地妇女穿越边境,不幸,“出师未捷身先俘”,一种说法是,她的金发碧眼没有被面纱挡住;另一种说法是她不善骑驴,在过境的时候,采访机不慎从身上掉下,从而被捕—看来,记者这个职业还需要训练一下“骑驴”才行。此事很快惊动了英国外交部、首相布莱尔,在设法营救的同时,英美仍然按计划调兵遣将,并在里德利仍在关押期间,扔下了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这是里德利父母最不满意的地方!就在人们即将绝望之时,10月8日中午,里德利被释放。第二天,她的报道又重新出现在《伦敦周日快报》上。不久传来消息,和她关在一起的国际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有4人被轰炸身亡。
也许是“里德利事件”使来自阿富汗地面的新闻更加宝贵。在与阿富汗接壤的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大约囤积了4000名左右从世界各地飞来的记者—这个人数不知是否超过美国特种兵部队的人数。但他们眼看着对面的阿富汗,却不能过去,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 准备大干一场的CNN,为这次报道投入了巨额预算。仅在伊斯兰堡的一家酒店,就包租了30套房间,每套房每晚的标价高达200美元,合1600多人民币。住在如此昂贵的酒店却发不出新闻,可以想像他们记者的压力之大。此外,还为这次报道的记者配备了价值8000美元的卫星电话,和7万美元的卫星传输设备。但是,这些都没有派上用场。
在塔吉克斯坦的记者,为了进入阿富汗北部联盟的控制区,也煞费了一番心机。一名记者说,他们被边防军索要了20美元的过境费,但等了一周也没有成行。成行之时,从塔吉克的边境到阿富汗的一个边陲小镇,30公里的车程,居然要价300美元!30公里的路要花2400元人民币!即使是这样,还是车少人多,供不应求。
就在万马齐喑的局面下,半岛电视台一马当先、一枝独秀、一炮走红、一举成名、一……笔者绝无恶意吹捧之意,但是新闻绝对是一个“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行业。半岛电视台,在此役中打败了为数众多的媒体巨头,这在历史上还较为罕见。
有人将半岛电视台比喻成海湾战争中的CNN,但是,CNN要反过来,和半岛签订合约,以每分钟2万美元的天价,每天购买数小时的半岛报道胶片。
半岛派驻喀布尔的大胡子记者阿罗米迅速成为了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英美轰炸阿富汗不久,阿罗米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在办公室门后,有一个包裹。他打开一看,发现是一盘录像带。他将录像带放进播放机中,发现这是一盘本·拉丹的讲话录像!他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总部,在轰炸还在进行的时候,这个录像就通过半岛播出了。
围绕着这盘录像带,在美国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首先是CNN,迅速买断了录像带的独家发布权,但是他们的钱白付了,美国所有的电视网都拷贝了这个节目,并且不断反复播放;接着是白宫史无前例地召集五大电视巨头开会,要求他们不要未经审查就播放本·拉丹的讲话,以免为恐怖分子传播暗号;还有一部分舆论对美国安全部门的指责:一个记者都能拿到本·拉丹的信息,你们是干嘛吃的?随后美国政府也向卡塔尔施加压力,警告半岛电视台不要成为本·拉丹的宣传机构……而由此引发的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的争论,更是沸沸扬扬。
阿罗米还不肯善罢甘休,他还向塔利班总部打电话,要求独家采访本·拉丹。虽然失败了,但是在整个地面情况的报道中,在全世界的人们最为关心的地方,他提供了最为现场、最为详实的报道。人们记住了这位出生在叙利亚、持西班牙护照的常驻阿富汗记者。
其实,为了这一天,半岛电视台在两年前就在喀布尔设立了分支机构。在这个曾经被世界所有新闻机构遗忘的地方,他们的记者苦苦等候,电视台编辑似乎预感到,逃到阿富汗的本·拉丹一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在本·拉丹宣布袭击了美国在非洲的大使馆之后,半岛对本·拉丹专访的录像带,卖到了每盘3.5万美元。 综合媒体2011年9月22日报道,担任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台长长达8年的汉法尔宣布辞职,让外界质疑半岛电视台是否能继续保持其动力和影响力。泄密网站“维基解密”上月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显示,汉法尔与美国情报机关过从甚密,曾因美方抗议而修改敏感内容,或因此触怒卡塔尔政府,成为其下台的原因之一。
据报道,汉法尔2003年起出任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台长,他2011年9月20日向员工发出长2页的告别电邮,强调与董事会主席讨论辞职意愿已有一段时间。有员工透露,汉法尔宣布离职时“情绪激动”,有记者形容此次事件无异于电视台“地震”,令大家感到震惊。
汉法尔在辞职声明中说,他已经实现了自己当年设定的让半岛电视台成为国际媒体的目标。
汉法尔本人强烈否认在美国对半岛电视台施压后,他做出让步,“淡化”报道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行为的说法。
他说,“我们的工作人员入狱,我们的办公室被美军轰炸。我们的记者被阿拉伯当局拘捕。我们从来不改变编辑方针,这是最为重要的品质。如果半岛电视台可以改变编辑方针,那么我们的受众就会远离这个媒体”。
他还在其社交网站Twitter上发文称:“我对所有这些我为何辞职的谣言一笑置之”。
据介绍,半岛电视台由卡塔尔政府持有,卡塔尔王室是该电视台的出资方。该电视台一直是中东最高调的卫星电视频道,经常与西方国家和严密监控传媒的阿拉伯政府“对着干”。
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发生示威浪潮时,半岛电视台24小时不间断报道,但汉法尔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曝光后,有人质疑这令向来敢于批评美国政策的半岛电视台声誉蒙污。
据悉,接替汉法尔的是原卡塔尔天然气公司总裁、王室成员艾哈迈德。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有哪些?
美国最权威的报纸有:
1、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中包括20万名的董事长、总经理。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绝大部分订阅此报。
2、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有时简称为“时报”(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高的影响力,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由于风格古典严肃,它有时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它最初的名字是《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是亨利·贾维斯·雷蒙德和乔治·琼斯。
3、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对开日报,其影响与地位仅次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被称为美国的第三大报。《洛杉矶时报》于1881年12月4日在洛杉矶创刊,属“时报-镜报公司”,财政上受控于美洲银行财团,与摩根财团也有关系。该报平日出100多版,星期日常在200版以上,发行量经常保持在100至150万份,成为美国仅有的几家销路在百万份以上的大报之一,而其广告登载量为全美报纸之冠。
4、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英语: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19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国际威望。位于美国首都,尤其擅长于报道美国国内政治动态。2016年4月18日,《华盛顿邮报》团队获2016年普利策奖国内报道奖。2016年进入美国发行量前10名。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4月16日,荣获2018年度普利策奖调查性报道奖。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华盛顿邮报排名第490。纽约每日新闻报是美国最大的大众化报纸,发行量居美国日报前列。它创办于1919年,当年热衷于黄色新闻,在20年代的美国刮起了一场"小报旋风"。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遭到舆论抵制,这方面有所收敛,但仍然倾力于报道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和种种软新闻。即使是重大国际新闻,也要从"人情味"上做文章。网站配合报刊,免费阅览,还可以免费搜索1997年至今印刷报纸刊载的全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