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2fb(7s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

币安下载

Binance币安交易所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注册100%可领取100USDT奖励!通过本站注册不仅可以享受手续费折扣同时有机会获得币安周边

点击注册 更多线路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btc链有多少g


南非世界杯电视直播


                
cctv5会直播。详情见:南非世界杯电视直播表

东芝7s2f pe次数


                
残疾制程,最多1000PE,一般只质保600PE。和24nm左右的TLC一个水平,比32nm/40nmTLC差多了。

知识扩充:

IS903-(东芝SLC专用7S2F).zip 东芝SLC专用7S2F H7S设置简单教程.rar 4K新机Zgemma H7(西格玛H7),全新博通BCM7251S双核CPU,开源Enigma2系统,双卫星S2x+S2x+T2/C接收,支持H265/HECV/4K,支持AVS+,支持PV 适合新手入门

东芝th58tag7s2fba89芯片多少钱一片啊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英特尔产品的关注与支持,根据您所咨询的问题我们是无法给您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如下几点原因:
1.现在的产品在不断的更新,价格会在不断的变化。
2.根据您所在的地区不同,价格也会有不同。
3.实体店的价格和网购的价格会有一定的差距,相比之下网购要比实体店便宜啊。
所以说建议您还是直接去京东旗舰店去参考下.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英特尔因您而精彩!

应用举例


                

激电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无论在金属和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还是在寻找地下水资源和地热田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由于激发极化法自身的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金属和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方面,主要用于普查硫化多金属矿,在寻找无磁或弱磁性黑色金属矿、贵金属矿、稀有金属矿和放射性矿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水文地质调查中,激发极化法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分含碳质的岩层与含水岩层所引起的异常;二是寻找地下水,划分出富水地段。


(一)金属和非金属固体矿产勘查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激电法主要用于普查硫化多金属矿。由于这类矿床往往不含磁性矿物,且矿石多呈浸染状结构,磁法和其他电法的找矿效果欠佳,故激电法成为寻找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矿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激电法在寻找无磁或弱磁性黑色金属矿、贵金属矿、稀有金属矿和放射性矿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矿种或者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激电效应(如某些赤铁矿和软锰矿等),或者因其与具有激电效应的蚀变矿化(特别是黄铁矿化和石墨化)共生,因而能用激电法直接或间接找到。此外,硫铁矿和石墨这两种非金属矿也是激电法的有利找矿对象;不过,大多数电法勘探方法(电阻率法、自电法及各种电磁法)也都能成功地用来寻找这类良导电矿。


激电法用于勘查上述固体矿产的主要优点是能找到百分含量不高的浸染状矿,这是其他任何电法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在其他电法工作中令人头痛的地形不平和导电性不均匀等干扰因素,而在激电法中不会形成假异常。当然,这绝不是说激电法就没有干扰因素了。恰好相反,激电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够工业品位的非矿矿化(主要是黄铁矿化和石墨化)也能产生明显的激电异常,形成找矿的严重干扰。因此,如何评价激电异常,查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评价其在直接找矿或间接找矿中的意义,就成为激电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河南某金、银矿激电法的找矿效果


河南某金、银矿产于一个规模很大的多金属矿带中。金和银矿物(自然金、金银矿、碲金矿、针碲金银矿、自然银和辉银矿等)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共生,形成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金、银工业品位很低,对矿石物性无显著影响,但其伴生的硫化金属矿物使矿石具有低电阻率和高极化率,因而有利于用电法找矿。


图2-26是破山异常带250线的物探地质综合剖面图。中梯装置的ηs曲线宽缓圆滑,表明引起异常的极化体埋藏较深(该区矿体氧化带深达50 m);20~40号点ηs曲线平缓上升,58~60号点较快下降,正确地反映了矿体产状倾向西南。自然电位曲线西南一侧陡,而东北一侧缓,也同样反映矿体倾向西南。联剖在矿体上出现视电阻率的正交点和视极化率的反交点,表明了矿体的低阻、高极化性质。图中还给出了正负极极化法的Δηs曲线(即中梯装置正向供电和反向供电测得的视极化率之差Δηs


),它在零值线附近来回“跳动”,无明显的非线性异常,表明矿体是浸染状的。可见,在该区条件下,激电法不仅能找到赋存于多金属矿化带中的金、银矿,而且还能提供关于矿体产状和结构特征方面的信息。




图2-26 破山异常带250线物探地质综合剖面



1—银矿体;2—测深点。Pzω—古生界歪头山组;AH—斜长角闪片岩。中间梯度装置:AB=900 m,MN=400 m;联合剖面装置:AO=BO=200 m,MN=20 m


2.陈庄铁矿频谱激电法找深部矿


淮北陈庄铁矿是在厚层低阻浮土覆盖下的矽卡岩型含铜磁铁矿床。矿体长750m,宽200m,平均厚度600m,顶深80~100m,延伸230m。矿体为强磁、低阻和高极化体,而围岩呈弱磁、高阻和低极化。找寻这样的矿体本不需要耗费较大的激电法,布置频谱激电法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在低阻覆盖层下进行深部找矿的可能性。采用偶极-偶极装置做观测。AB=MN=α=80m,n=1~6。图2-27示出了根据频谱激电法观测资料和反演结果绘成的拟断面图。为了对比,在该图的下部同时绘出了钻探控制的地质断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视充电率(即视极化率)ms、视相位φs和视频散率Ps等激电强度参数,对矿体的反映十分模糊、微弱,不能确定为异常。视电阻率ρs则反映了基岩起伏,对矿体无显示。只有时间常数τs出现了与矿体对应的强度大、形状规则的异常。τs≥1s的等值线指示了矿体的位置,其向下开口,表明矿体有较大的延伸。


这个例子证实了前面的理论预见:可望利用τs异常找到激电强度参数没有明显反映的深部矿体。


3.江苏盘龙岗铜矿的发现


江苏盘龙岗位于已探明的安基山铜硫矿的同一成矿带上,1983年用中梯装置(AB=1000m,MN=50m)做时间域激电普查时,在该处发现了一个近东西走向,宽约250m,长度大于1100m的激电异常。ηs异常极大值达17%。为查明异常源的性质和划分矿化富集地段,1984年垂直该异常布置了两条频谱激电(SIP)法剖面,对该异常做检查评价。SIP采用偶极装置,α=400m,n=1~6。工作成果示于图2-28。图上激电强度参数(ms和ρs)的异常范围从110点到150点,与先前的时间域激电(ηs)异常范围一致;而τs的高值异常(最大值为2s)集中在110~130点之间,范围小得多。根据本区岩、矿SIP物性测量结果及与邻区安基山已知矿上SIP法观测结果对比,推断本区τs=0.5~2s对应的激电异常是以黄铁矿化为主的硫化金属矿化所引起的。其中,τs≥1s等值线圈定的范围为矿化相对富集地段,可能形成工业矿体。根据这种推断,设计了两个验证钻孔(ZK1901和ZK1902,见图2-28下部地质断面图)。钻探结果打到了三层铜矿,累计厚度分别为18.09m(ZK1901)和46.29m(ZK1902)。应用SIP法对盘龙岗时间域激电异常的检查评价,特别是圈定矿化富集带的成功,证实了可直接利用τs异常按结构区分极化体和找矿的理论预见。




图2-27 陈庄铁矿Ⅰ线频谱激电地质综合剖面



偶极—偶极装置;α=800 m,n=1~6;1—第四系;2—大理岩;3—闪长玢岩;4—矽卡岩;5—铁矿体;6—地质界线;7—断层;8—实测和推断古侵蚀面


(二)激发极化法在找水中的应用


1.衰减时(S)法找水


在激电法找水中,多年来还成功地应用了衰减时法。所谓衰减时是指二次场衰减到某一百分比时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若将断电瞬间二次场的最大值记为100%的话,则当放电曲线衰减到某一百分数,比如说50%时所需的时间即为半衰时。这是一种直接寻找地下水的方法,对寻找第四系的含水层和基岩孔隙水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图2-28 盘龙岗剖面频谱激电地质综合剖面



偶极装置:α=40 m,n=1~6。1—T2z周冲村组;2—T1s上青龙组;3—T1x下青龙组;4—P2l龙潭组;5—P1q栖霞组;6—S2f坟头组;7—δομ石英闪长玢岩;8—γδπ花岗闪长斑岩;9—黄铁矿化花岗闪长斑岩;10—δμ闪长玢岩脉;11—断层




图2-29 衰减时法找水实例



研究表明,离子导体上二次场的衰减过程是多种因素所产生的衰减特性的综合,衰减曲线中段与离子导体有密切关系。实际工作中,利用衰减时法找水一般均采用测深装置,并取每一极距所测得的半衰时绘成衰减时S-AB/2曲线,如图2-29所示。在不含地下水的地段测得的衰减时曲线称为衰减时的背景值,如图中的Ⅱ-17所示。衰减时的增高则表明该极距所对应的深度可能含有地下水,如图中Ⅱ-29所示。因此,对衰减时曲线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区分有水区和无水区,另一方面还可以圈定含水区的位置。


2.在黄土分布区寻找地下水


黄土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量较小,故地下水补给较差。另外,由于黄土本身孔隙较小,透水性和给水性能极弱,加之黄土分布区地形切割破碎,不利于地下水富集,所以黄土区多为贫水区,但在相对有利的地段仍可找到能开发利用的地下淡水。


黄土区的地下水特征与地貌条件、节理发育程度以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有关。在黄土塬上往往形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透镜状含水层。在面积较大、切割微弱的黄土塬凹地,水位埋藏浅,富水性较好。反之水位埋藏较深,水量亦较小。在某些黄土塬下部还存在第四纪早期的砂砾石承压含水层。在黄土丘陵区,地下水的富集程度与地形、地貌有关。在地表水系上游分支较多,下游宽而长且江水面积较大的川地含水层厚度较大,水量也较丰富。


在黄土地区,物探找水的主要方向是在大面积的黄土层中寻找含淡水的透镜体及砂砾石含水层。但由于黄土层的电阻率较低,厚度较大,而相对高阻的含水层规模较小,电阻率异常反映不明显,所以单纯使用电阻率法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含水层的存在。故在黄土区找水多采用激电法配合。目前激电法常用的参数有极化率(η)、充电率(m)、衰减时(S)、激发比(J)、衰减度(D)等。


图2-30为灵宝市V号剖面的电探成果图。在47~48点附近D、J、η的等值线均由浅至深有规律地增加,并在深部出现高值半封闭圈。47点的ρs测深曲线为D型,对含水层反映不明显。J、η、D曲线在AB/2=150~200m处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表明该处存在良好的砂砾石含水层;在AB/2=100m处,三曲线略有起伏变化,反映为弱含水特


征。经钻孔验证该处含水层顶板埋深110m,含水层总厚度大于50m,单井出水量60t/h。




图2-30 灵宝市V号剖面电探成果图



(三)应引以为戒的找矿实例(李金铭,2004)


对激电异常评价和异常解释时,前人的失误曾造成漏矿或未取得找矿效果。如由于对斑岩型矿床产生的激电异常缺乏地质认识,而出现的漏矿问题。由于极距选择不当,而未取得找矿效果的问题。由于不重视电阻率资料,而将极化体产状判断错误的问题等。


为了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不犯前人曾出现过的失误或错误,下面我们举几个应引以为戒的实例,供参考。


1.有矿没异常的实例(汤宝义,1987)


肯德可克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山区,是昆仑东西向构造带与祁漫塔格北西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图2-31)。在这个成矿有利的构造部位,已初步查明近十处中小型铁及多金属矿产地,成为青海省西部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肯德可克是这个基地中最大的一个矿区。




图2-31 肯德可克区域构造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查明这一矿区的矿产分布,根据岩、矿石的物性差异,青海省第一地质大队曾先后投入了磁法、联合剖面法(ρs)、激电法(ρs、ηs)、自电法等多种方法。结果表明,磁法的效果最佳,而电法投入的三种方法在经钻探验证,已证明是由多金属矿体引起的磁异常带上(图2-32),均未观测到电法异常。




图2-32 肯德可克ΔZ等值线平面图



1—ΔZ等值线(单位:nT);2—石炭系灰岩,大理岩;3—下古生代泥质硅岩系;4—铁帽;5—地质界线;6—钻孔及编号;7—勘探线及编号


为彻底查清其原因,对测定的大量岩矿石电性参数又进行了分析(表2-4)。从表上看,铅锌矿的电性参数值虽不优于含炭质的岩石,但对它的直接围岩——灰岩、大理岩及变泥质硅质岩等其电性差异还是明显的,在矿体上应该有异常显示。可见不是电性差异的问题。然后他们对地形干扰进行调查,对此也被否定。最后,在了解矿区地下水文的过程中,发现地表下5~120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是常年冻结层。在对新取的岩心做检查时看到,沿裂隙面普遍有结冰现象,证实冻结层确实存在。显然,如此厚的高阻屏蔽层,电法是不易发挥作用的。在冰点下,氧化还原作用难以发生,没有氧化还原带,因而自然电场法也不会有异常出现。所以,诸如ZK1605孔在7m处便见到了浸染状铅矿体,但地表未出现电法异常;地形平坦的15线剖面上,ZK1507孔在约40m处见致密块状磁黄铁矿,而地表也未出现电法异常。




表2-4 肯德可克矿区岩、矿石电性参数测定结果表



在山下覆盖薄乃至出露地表的石墨化F1断层及其附近,虽有多处异常,但皆为非矿干扰。至此,说明了电法对深部矿体未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冻结层的高阻屏蔽,而其他原因皆属次要。


可见电法在该矿区因有常年冻结层的影响,限制了该方法效能的正常发挥,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高寒山区(或类似地下有高阻屏蔽层的地区),在投入电法工作之前除对岩矿标本进行物性测定外,还必须在现场进行方法的有效性实验。


2.错把电缆干扰当成矿异常的实例(潘佩璋,1985)


木吉村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东麓涞易复背斜西北翼,涞源酸性杂岩体西部边缘中段岩体之凹入部位。地层有震旦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岩,分布在西部及南部;寒武系砂砾岩、石英砂岩、鲕状及竹叶状灰岩以及杂色页岩,分布在中部及东部。地层产状为单斜构造,走向北东,倾向西北。成矿母岩为闪长玢岩,分布在矿区中部。


激发极化法的任务主要是和磁法、化探一起,在已知矿区外围寻找和圈定金属矿体,以期扩大矿区远景。工作比例尺为1:10000,测网密度:磁法和激电为200 m×40 m,化探为100m×20m。工作面积为31km2。激电采用中间梯度排列,AB=600m,MN=40 m。在剖面上还做了激电测深,最大AB/2一般为500~750m,少量为325m及1000m。矿区地段供电时间为2min(单向供电),观测精度ηs平均相对误差为3.6%,ρs平均相对误差为2.5%。


本区地形属高山区,矿区为一北北西向延伸的山间河谷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河谷两侧地势升高,坡度较陡,覆盖层极薄。河谷地带除部分耕地外就是河床砂砾,接地条件较差。异常区还有一个三线建设的钢铁厂,地表干扰因素较多,尤其是通信电缆的干扰更为严重。




图2-33 ηs剖面平面图



1—第四系;2—中侏罗统安山岩;3—下奥陶统灰岩;4—上寒武统竹叶状灰岩;5—中寒武统鲕状灰岩;6—震旦系雾迷山组含燧石结核白云岩;7—闪长玢岩;8—断层及编号;9—矿体在地面投影范围;10—剖面线及编号;11—ηs异常曲线(1cm=20%);12—钻孔及编号;13—地下电缆位置




图2-34 58线综合剖面图



1—第四系;2—下寒武统页岩、砂岩;3—震旦系雾迷山组白云岩;4—地下电缆位置;5—ηs等值线


图2-33所示为激电法的ηs平剖图。由图可见,以70线附近为界,异常被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异常沿河谷分布,轴向北北东,曲线圆滑,梯度小,ηs强度一般为5%~10%,最大18%。这一带为一片河床覆盖,东西两侧为寒武系灰岩,北部有闪长玢岩出露,这些岩石极化率都很低,如地表的闪长玢岩的极化率仅3.3%。异常南段处于起伏的山地,轴向北北东,曲线正负跳跃,梯度较大。这一带地表为厚度不大的寒武系底部地层分布,下部为震旦系雾迷山组白云岩。这些岩石极化率也很低。总之,地表所分布的岩性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激电异常。


异常北段经钻探验证被确认为是矿异常,因当时异常南段尚未封闭于是又向南继续追索。结果出现了如图2-33所示连续不断的正负跳跃异常,同时没有磁异常与之对应。当时认为极化体与北部不同,可能是一个无磁性的金属矿化带。这时虽然发觉了地下电缆的存在,并看出异常走向与电缆分布完全吻合(图中电缆东南方的几个尖峰系工矿管道干扰),开始怀疑电缆在起作用,但对其所能产生的干扰程度认识不足,觉得小小的电缆只能会引起范围窄小、正负突变的尖峰,而不可能产生范围宽阔的异常。58线在剖面中间有尖峰异常,向两侧则反映为宽缓的背景异常。认为前者是电缆的干扰,后者应该是深部极化体的异常,分析测深剖面也得出上述结论。基于这种认识,在58线做了钻孔验证,结果至孔深265m全为白云岩,证实原推断是错误的(图2-34)。


验证的失败,进—步促使他们在电缆上做文章。1973年进行了系统的激电法模拟试验,证实电缆果然能产生范围广、强度大、形态各异的异常,且ηs形态与剖面相对于电缆走向的夹角以及供电点A、B相对于电缆的位置有关。当电缆位于相邻两个电极排列交接处时,则产生类似58线的假二极叠加异常,如图2-35中的1、2曲线与58线异常曲线十分相似,充分说明电缆虽小,却能产生较强的激电干扰异常。


当剖面方向垂直于电缆,且A、B与之对称时异常则消失,如图2-35中曲线3。




图2-35 电缆模拟试验ηs曲线



3.测线方向选择不当的实例(华连章等,1985)


众所周知,测线方向应与探测目标的走向垂直。当走向变化较大时,测线应与其平均走向垂直。正演结果表明,当测线与极化体走向斜交时,激电异常走向将向基线方向偏移,偏移大小与极化体相对围岩的电阻率有关。


吉林某金属矿区,在用中梯装置进行1:25000比例尺的激电普查时,由于测线选为南北向,结果在ηs平面等值线图上出现了三个近东西向局部异常(图2-36中的虚线)。DHJ-Ⅱ-2号异常南侧为DHJ-Ⅱ-3,北侧为DHJ-Ⅱ-1。


从平剖图上看三个异常之间的曲线没有明显的下降,而是断续相延连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局部异常区,它们总的分布趋势是:北东向延展,强度由南西向北东递减。结合路线地质观察,发现地层和黄铁矿化蚀变带的走向为北东40°左右。分析其地质环境和分布特征,认为三个异常是同源的。




图2-36 不同测线方向中梯激电异常分布形态对照图



1—1980年普查ηs等值线及异常编号(测线方向为0°);2—1981年详查ηs等值线及异常编号(测线方向为310°)


为进一步查明DHJ-Ⅱ-2等异常的分布方向,他们首先布置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十字剖面,结果表明异常为北东走向的可能性较大。据此将测线方向改为北西布置了1:10000详查。


经过详查,显现出一个十分规则的北东向异常(图2-36中的实线),编号为DHJⅡ-2X。异常长1000m,宽250~300m,ηs强度为12%~25%,形态规整,南端分开,北端收敛,中间略向南东突出。


另外,在山东某金属矿区,在用中梯装置进行激电测量时,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图2-37所示ηs平面等价值线图中的实线为开始因测线方向选择不当,而出现的两个近东西向异常。图中虚线则为纠正测线方向后的异常。由图可见,此时异常已由原来的两个变成了一个,并且走向也变为近南北向了。


以上两例说明,合理选择测线方向,对正确指明极化体走向是十分重要的。




图2-37 山东福山铜矿不同测线方向中梯装置ηs平面等值线图(据山东物探队)



1—测试NW SE;2—NESW


本项目重点


本项目重点是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它是野外工作中最常用方法,应重点掌握不同装置下的典型ηs曲线异常特征,难点在于分析曲线部分,其他部分以了解方法原理和应用为主。


思考题


1.何谓激发极化? 激发极化现象说明了什么?


2.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机制目前有几种假说? 它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二者的异同点。


(1)电极电位与超电压;(2)面极化与体极化;


(3)极化率与频散率;(4)电阻率与等效电阻率


4.写出下列视参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间的关系。


(1)视极化率ηs;(2)视频散率Ps;(3)视激电率Gs


5.分析并比较体极化和面极化岩、矿石在稳定电流场激发下的激发极化特性,并说明其在按结构区分极化体方面的应用。


6.在同一工区进行激电工作时,用不同的供电时间(T)或不同的延迟时间(t)行不行? 用不同的供电电流(I)行不行? 为什么?


7.何谓岩、矿石的幅频特性曲线? 试说明频率域激电和时间域激电之间的关系。


8.为什么说均匀电流场中面极化球体的二次场等效于一个位于球心的水平电流偶极子的场? 其偶极矩包含哪些成分?


9.在均匀体极化条件下,视极化率测量结果与极化体和装置形式、极距大小及相对位置无关,皆等于真极化率值。故测量标本极化率时,只要标本极化性质均匀,测量结果与标本及测量装置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无关。那么,能否将标本放于水中或埋于土中测量其极化率? 为什么?


10.试由中梯装置在球体主剖面上的近似公式ηs≈M


推导出近似关系式h0≈0.7Δx≈1.3q≈2m。


11.对于纵向中梯装置,在球形极化体上改变测线方向时,ηs平面等值线图有什么变化?


12.何谓等效电阻率? 何谓等效电阻率法?


13.试根据等效电阻率法原理说明为什么高阻极化体的Gs异常与高阻体的ρs异常具有相同的特征。


14.如何利用联剖视极化率



曲线的不对称性来确定极化体的倾向?


15.根据高阻和低阻脉状极化体上的横向中梯及纵向中梯的ηs异常特征,分别绘出在高阻和低阻脉状体上作环形测量的ηs极形图,并与ρs极形图对比。


16.在均匀大地表面当采用AB=1000m,MN=40m的激电中梯测量时,为保证ΔU2不小于3 mV,需多大供电电流? 已知ρ围岩=500Ω·m,η围岩=2%;当ρ围岩=250Ω·m,η围岩=1%时,所需电流将如何变化?


17.为什么岩石极化率均匀时地形不会产生η的假异常? 视激电率会产生由地表不平引起的假异常吗? 为什么?


18.在均匀水平大地条件下,极化率与装置无关。


19.何谓频散率或称幅频率效应? 写出其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


20.计算当AO=100m、MN=10m时,若测得ΔUMN=100mV、I=100mA,已知ηs=5%,求ρs等于多少?


21.绘出时间域激电法的充电、放电曲线。


22.激发极化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埃塞克斯和约克城哪个好些?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历来所建数量最多的一级航空母舰。美国的战史学家大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在太平洋战争中海军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则起了显著作用。给美国海军航空兵注入了机动性、持久力和攻击力,使盟国海军从日本海军手中夺取了太平洋的制海权,确保了盟军部队直逼日本本土,最终击败日本。

目录

建造背景
设计与建造
建造列表
规模化建造
性能数据基本参数
装甲
武备
舰载机
弹药
编制人数
战争经历
现代化改装
退役
技术参数建造背景
设计与建造
建造列表
规模化建造
性能数据 基本参数
装甲
武备
舰载机
弹药
编制人数
战争经历
现代化改装
退役
技术参数展开 编辑本段建造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己有5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战列舰仍被视为海上力量的中坚,航空母舰只是一种海上浮动机场,从上面起降侦察机和尚未证明其威力的攻击机。舰载航空兵的战略、战术以及它的作用还依然处于理论性争论之中。随着欧洲战事的爆发和日本扩张与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国深感有加强航空母舰建造的必要,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1940年6月通过“舰队扩大法案”,“两洋海军法案”,计划于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但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只有5艘开工。珍珠港事件导致了美国海军战略思想的彻底变化。残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抗击兵力。这时,美国人才感到航空母舰数量的不足。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黄蜂”号和“大黄蜂”号在1942年相继战沉,在一段时间内,美军在太平洋战区曾经只剩下了“企业”号一艘可以作战的航空母舰。在此情况下,美国国会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决定:优先建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1942年财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财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编辑本段设计与建造
  早在1937年约克城级开始服役时,当时正在设计中的新式舰载机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要求海军建造更大型、更有效和具有更好防护的航空母舰。1930年代未,在设计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时其标准排水量被确定为20000吨。然而,美国海军对该级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有较大的飞行甲板,以便额外搭载1个舰载机中队;2,储备更多的航空汽油(24万加仑,约克城级航空汽油储备量为17.8万加仑);3、增加装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线处增至101.6毫米,主要舱壁增至76.2毫米;4、推进系统的功率增至15万轴马力,以达到30节航速的设计要求;5、增加机库甲板面积,以便储备更多的飞机部件和引擎等; 6、增加舰上的防御武器。显然,这些要求是无法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仅为20000吨的舰体内实现的。埃塞克斯号(Essex CV-9)的设计方案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蓝本,至1940年已经历了6次改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吸取了先前各级航母的优点,舰型为约克城级的扩大改进型。舰体长宽比为8∶1。在飞行甲板前部和中后部设有升降机,另在甲板左侧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机,使其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拦阻系统在舰尾与舰首各设有一组拦阻索,能阻拦降落重量达5.4吨的舰载机。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较约克城级有了改进。水下、水平防护和对空火力都有所加强。主要包括:舰体分隔更多的水密舱室,这种结构使该级舰中的某些舰只在战争中虽屡这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舰上127毫米高炮12门,但只有2部MK37型指挥仪,这表明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达控制;此外还装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数量则因舰而异。考虑军舰要在太平洋水域活动,提高了续航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订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设计上稍有改进,改进舰首形状,比原埃塞克斯级长3.63米(通常称“长体”埃塞克斯级)。  Intrepid CV-11

编辑本段建造列表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批准建造的总数为32艘,但实际建成24艘。 原先拟于1944财年提供的6艘批准后又被取消,因而从未开工建造;另有2艘虽己开工建造,但未建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共有17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建成服役,分别是:首制舰“埃塞克斯”号(CV-9)、“约克城”号(CV-10)、“勇猛”号(CV-11)、“大黄蜂”号(CV-12)、“富兰克林”号(CV-13)、“提康德罗加”号(CV-14)、“伦道夫”号(CV-15)、“列克星敦”号(CV-16)、“邦克山”号(CV-17)、“黄蜂”号(CV-18)、“汉科克”号(CV-19)、“本宁顿”号(CV-20)、“拳师”号(CV-21)、“好人理查德”号(CV-31)  Bon Homme Richard (CV-31)
、“安提但”号(CV-36)、“香格里拉”号(CV-38)和“张伯伦湖”号(CV-39)。战后建成7艘,分别为:“普林斯顿”号(CV-37)、“塔拉瓦”号(CV-40)、“奇沙冶”号(CV-33)、“莱特”号(CV-32)、“菲律宾海”号(CV-47)、“福吉谷”号(CV-45)和“奥里斯坎尼”号(CV-34)。
编辑本段规模化建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规模充分反映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太平洋战争之初,美国就决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从而使造船厂能够采用流水线作业。此外,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高射武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该级航母的建造周期极大地缩短了,有几艘只用了14-16个月便建成服役。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基本参数
  标准排水量27200吨,满载排水量34880吨。舰长(全长)265.79米,飞行甲板长262.13米;舰宽28.35米,飞行甲板宽29.26米;平均吃水7米。机库长174米、宽21米、高5.4米。推进装置:8台锅炉,4部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万轴马力,4轴,航速32.7节。燃料载量63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装甲
  水线装甲带厚63毫米-101毫米,炮塔装甲厚127毫米,炮塔底座装甲厚28毫米,飞行甲板装甲38毫米,机库甲板装甲厚76毫米,主甲板装甲厚为38毫米。
武备
  12门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用以对付远距离目标。高射炮数量,在整个战争期间变动较大,各舰不一。第一批埃塞克斯级航母建成时,每舰装有8座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炮,共32门;并装有46门单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战争后期,埃塞克斯级上的40毫米“博幅斯”高炮增至68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增至55门。
舰载机
  最初时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航空大队由以下中队组成:2个战斗机中队(36架)、1个侦察轰炸机中队(18架);1个俯冲轰炸机中队(18架)、1个鱼雷轰炸机中队(18架)、1架担任联络任务的俯冲轰炸机,共计91架飞机;另有9架备用(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各3架)。随着雷达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侦察机的需要日益减少,于是到1944年侦察轰炸机中队和俯冲轰炸机中队合并,共计24架俯冲轰炸机,原先12架侦察轰炸机的空额则由战斗机替补,总数仍为91架。至1945年夏,典型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航空大队包括:1个战斗机中队(36-37架)、1个战斗轰炸机中队(36-37架)、1个俯冲轰炸机中队(15架)和1个鱼雷机中队(15架),总计103架飞机。
弹药
  初期,每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上的弹药载量为:平均每门40毫米炮各弹800发,每门20毫米炮备弹为4076发,弹药总重47吨,为定编舰载机重的50%。后来,为了增加航母的干舷和稳性,美国舰船局严格规定了每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弹药载量:每门40毫米炮为500发,每门20毫米炮为1420发。
编制人数
  战争期间,随着飞行员、地勤人员和炮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上的住舱十分拥挤。到1945年,其标准编制员额比设计预定的人数多50%,总计3442人,其中军官382人,士兵3060人。
编辑本段战争经历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建成后相继投入了太平洋战争,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1月间8艘新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编入美国太平洋舰队。它们组成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与“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及独立级航空母舰一道,向日本舰队发起了攻势。  富兰克林号(Franklin CV-13)
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和同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先后击沉了日本“飞鹰”号、“千代田”号、“千岁”号、“瑞凤”号、“瑞鹤”号航空母舰和“武藏”号战列舰,1945年,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击沉了“海鹰”号航母和“榛名”号、“伊势”号、“日向”号、“大和”号战列舰。同时,还击沉了若干其他舰只。该级参战的大部分舰只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伤势十分严重,共有14艘(次)遭受日本的鱼雷、炸弹和神风自杀飞机的攻击,但它们没有一艘因伤沉没。“富兰克林”号是其中当中损伤最为严重的一艘舰只,但由于损管措施得力,依靠自身的动力驶回了珍珠港。战争结束时,以“埃塞克斯”号为例,它就荣获“总统单位嘉奖”和13枚战役铜星纪念章。
编辑本段现代化改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一代舰载喷气式飞机诞生。航空母舰要搭载喷气机就需要一整套新的操机系统和方法,特别是飞机弹射器。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埃塞克斯级航母必须进行广泛的现代化改装。美国海军对除战争期间受损严重的"富兰克林"号和"邦克山"号外的2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进行了分批现代化改装。1947年6月4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批准了代号为SCB-27A的方案。第一艘进行此项改装的航母为“奥里斯坎尼”号,随后又有“埃塞克斯”号、“黄蜂”号、“奇沙治”号、“张伯伦湖”号、“木宁顿”号、“约克城”号、“伦道夫”号和“大黄蜂”号。 SCB-27A方案改装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航母的操机能力,即具有操作总重量为1.8吨的舰载机。为此,将原先的H4-1式弹射器拆除,代之以H-8式;加固飞行甲板,拆除一些127毫米炮,以减少舰上部重量、增大甲板空间和飞机着舰区的安全度;增大升降机的尺寸和载机能力,安装供喷气机使用的特种设备,如喷焰偏转器、喷气燃油混合器等。  Hancock CV-19
由于蒸汽弹射器的问世和将来可能采用更先进的飞机,在SCB-27A方案的基础上,美国海军又制订出SCB-27C(轴向甲板)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采用英国研制的蒸汽弹射器(美国称C-11蒸汽弹射器)。接此方案进行改装的航母有“汉科克”号、“勇猛”号和“提康德罗加”号。“汉科克”号是美国海军中第一艘安装新式蒸汽弹射器的航母。1954年6月1日,H·J·杰克逊海军中校驾驶一架S2F-1飞机从“汉科克”号上起飞。  
1952年6月,美国航空局建议在“安提坦”号上安装英国研制的斜角飞行甲板,并于同年12月中旬在纽约海军船厂完成了这一改装,这一新方案称为改进的SCD-27C(斜角飞行甲板)方案,又称SCB-125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加装斜角飞行甲板和采用封闭式舰首;改进MK-7拦阻装置,加大舰首中线的升降机,增设空调和隔音装置以及改进甲板上的照明设备等。首先进行改装的是“列克星敦”号、“香格里拉”号和“好人理查德”号。由于这种改装十分成功,已进行过SCB-27C和SCB-27A改装的该级航母(“张伯伦湖”号除外)均按照SCB-125方案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Yorktown CV-10
在原先进行SCB-27A方案改装、后又进行SCB-125方案改装的9艘该级舰中,除“奥里斯坎尼”号安装了蒸汽弹射器外,其余8艘仍然保留了液压弹射器。因此,这8艘不宜担任攻击航空母舰,于1960年代初经再次改装,改为反潜航空母舰:战后未曾进行过任何改装的“拳师”号、“普林斯顿”号和“福吉谷”号航母,则作为两栖攻击舰重新服役。埃塞克斯级现代化改装后的排水量和尺度增加了许多。以1962年“香格里拉”号为例,标准排水量增至33100吨,满载排水量增至43000吨,舰长(全长)增到272.6米,最大舰宽58米,满载吃水增至9.44米。为了减少重量,舰上的火炮逐步减少,到服役末期大部分仅装有4门单管120毫米炮,在1950年代中期,该级舰中还有不少舰只装备“天狮星”I 型导弹。
编辑本段退役
  美国海军在战后大幅度缩编,大部分埃塞克斯级曾暂时退出现役。后来因局部战争的需要,它们又先后重新服役。在朝鲜战争中,计有10艘该级舰参战;在越南战争期间,有9艘该级舰参战……20世纪70年代,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陆续退出了现役。到1976年10月,只有作为训练舰的“列克星敦”号(AVT-16)在现役。1991年11月8日,“列克星敦”号退出了现役。在24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中,除“约克城”号(位于南加利福尼亚州)、“勇猛”号(位于纽约,也有译为“无畏”号)已作为博物馆舰长久保留外,其余舰只已经从美国海军的舰船名册中消失。另外,还有“列克星敦”号(位于得克萨斯州)、“大黄蜂”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也被保存做博物馆游览观光用。2006年5月,最后一艘建成的埃塞克斯级“奥里斯坎尼”号(CV-34)被拖至佛罗里达38海里外的海域炸沉至65米的海底,以制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礁。
编辑本段技术参数
  标准排水量 27200吨/34800吨(满载)
动 力 150,0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750英尺
航 速 32.7节
火 炮 5英寸火炮12座,40mm高射炮68座,20mm高射炮55座
标准舰载机 80-90架
舰 员 3442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百科名片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约克城级(CV5、CV6、CV8)约克城级的三艘航母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美国海军的中流砥柱。仅从中途岛一役就可以断言,她们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舰中只有幸运的企业号看到了战争的结束,约克城号在中途岛沉没,大黄蜂号在随后的圣克鲁斯沉没,但各舰表现出的战斗精神将永载美国海军史册。

目录

建造概况
作战经历
性能数据
约克城号
企业号
黄蜂号
  约克城号(Yorktown CV-5)

编辑本段建造概况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Yorktown class aircraft carrier)约克城级航空母舰是美国在1930年代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根据经济复兴法案拨款所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等级。1934年美国海军利用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额度,计划建造两艘两万吨级航空母舰,并根据一号舰约克城号的命名称为约克城级。1936年日本退出海军裁军谈判开始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翔鹤级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因此在1938年通过海军扩建法案又追加建造一艘约克城级改进型的航空母舰,三舰同称约克城级。  企业号(Enterprise CV-6)
约克城级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国海军改装、设计、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该级舰采用开放式机库,拥有3部升降机,飞行甲板前端装有弹射器,紧急情况下舰载机可以通过在机库中设置的弹射器从机库中直接弹射起飞(但后来取消了这项不实用的功能),突出舰载机的出击能力。飞行甲板前后装了两组拦阻索,飞机可以在飞行甲板的任一端降落。木制飞行甲板没有装甲防护,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和之前建造的“突击者”号相比,约克城级增大了舰体和航速,同时加强了水平和水下防护。但是该级舰装甲较弱,水线以下舰体对鱼雷的防护能力存在有相当程度的缺陷。需要说明的是,就是从约克城级开始,美国航空母舰的岛式上层建筑和烟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美国航空母舰的基本形式。  大黄蜂号(Hornet CV-8)
约克城级同型舰共有3艘,分别是:“约克城”号(USS Yorktown CV-5)、“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6)和改进型“大黄蜂”号(USS Hornet CV-8)。约克城号于1934年5月21日开工,1936年4月下水,1937年9月竣工;企业号于1934年7月6日开工,1936年10月下水,1938年5月竣工;大黄蜂号于1939年9月25日开工,1940年11月下水,1941年10月竣工。约克城级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美国海军的中流砥柱。在太平洋战争的前期,约克城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对抗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力量。仅从中途岛一役就可以断言,它们对太平洋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艘同型舰中只有幸运的“企业”号服役到了战争的结束,而“约克城”号1942年在中途岛海战沉没,“大黄蜂”号在随后的圣克鲁斯海战战沉。
编辑本段作战经历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企业号刚好不在港内(向威克岛运送飞机未归),约克城号在大西洋海域,随后调往太平洋补充遭重创的太平洋舰队。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大黄蜂号还正在诺福克港外进行训练。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以企业号与约克城号为核心的舰队,率先开始攻击日军所占领的太平洋岛屿,因而振奋了美军士气。1942年4月在企业号的护航之下,16架隶属于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米契尔式(Mitchell)轰炸机自大黄蜂号起飞,成功空袭日本本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首次对日本本土成功实施的空袭任务,也就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中,约克城号(第17特混舰队)与列克星顿号(第11特混舰队)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击沉(祥凤号)、重创(翔鹤号)日本航空母舰各一艘。海战中列克星顿号沉没、约克城号受到损伤。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中受伤返回珍珠港的约克城号经过连续3天抢修完毕,与同级企业号、大黄蜂号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海域,一举击沉日本海军的4艘航空母舰,其中,赤城号、加贺号以及飞龙号、一艘巡洋舰是企业号的舰载俯冲轰炸机的战果,约克城号的俯冲轰炸机摧毁了苍龙号。约克城号则连续遭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的飞机反击,被3颗炸弹和2枚鱼雷命中,被迫弃舰,后被日本潜艇发射的2枚鱼雷击沉。1942年美国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西南太平洋海域的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控制权的鏖战中,大黄蜂号在圣克鲁斯海战中被4颗炸弹和2枚鱼雷重创,后在日本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攻击之下被迫放弃,最终被击沉,企业号两次海战中都被炸弹击中而负伤,草草修理后带伤上阵的企业号一度成为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区内唯一可调用的航空母舰。1943年企业号返回美国接受改装,延长飞行甲板,加强防鱼雷能力以及防空火力。1944年企业号改装后重返战场,参加进攻日本的一系列海上作战,其中包括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1945年企业号开始搭载夜间战斗机,成为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CVA-6),在硫磺岛战役中企业号创造174小时持续出动舰载机连续作战的记录,5月企业号在冲绳战役中被日本神风自杀飞机撞中,再次负伤,前升降机全毁,被迫返回美国大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企业号参加了胜利庆典活动,之后执行了运送海外军队返回美国的“魔毯”行动。企业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总统嘉奖令以及20枚战役之星勋章,被官兵称为“Big E”,几乎参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战役,是美国海军功勋卓著的传奇军舰,1947年退役,1958年拆解。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尺寸:舰长246.7米/232米(水线),宽25.4米(水线),吃水7.9米;飞行甲板长245米,宽33米动力装置:9座锅炉,4座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20000马力航速:33节,续航力:7900海里/20节,12,500海里/15节装甲:船体侧舷装甲带2.5-4英寸,隔舱装甲4英寸,指挥塔4英寸(最大)武备:8门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16门28毫米口径高射炮(4座四联装)舰载机:80~90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
编辑本段约克城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