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在18世纪前半期英国主教贝克莱提出:物质的东西不过是感觉的复...
楼主对贝克莱的理解似乎来源于以上三条。而楼主的“我对以上的观点”似乎只是贝克莱观点的颠倒。换言之,楼主并没有针对贝克莱的论证提出反驳,而是根据常识认为“感觉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主宰体。”所以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贝克莱具体的论证提出反驳。
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贝克莱的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学说变成唯心的一元学说。所以我们要理解笛卡尔二元身心分裂的源头。这一源头,我们今天依然没有很好地说明身心是如何统一的,这是至今以来科学依旧在努力的,并没有彻底的完全的答案。笛卡尔认为身体是广延性的(长宽高),而心则不具备这样的性质,心的功能是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性,广延性不具有思维,那么如何统一二者?这是从笛卡尔开始的身心问题的始源。
2.在贝克莱的著作中,他其实更强调自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才是最符合常识的,所以他并没有有意挑战人们认为外物存在这一常识,只是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一论证和解释详见下文。
我去年针对各资料中的贝克莱作了一个编辑,楼主可以看看(当然,我并没有赞成贝克莱的观点):
贝克莱的思路是这样的:对于我来说,比如一只苹果的存在,它无非是指我看到它的颜色,闻到了它的香味,摸到了它的形状、冷暖、软硬,尝到了它的甜味等等,去掉这些性质就不复有苹果的存在,而颜色、形状、香味、甜味、软硬等等又无非都是我的感觉,离开我的感觉就不复有这些性质。所以,这只苹果的存在与它被我感知是一回事,它仅仅存在于我的心灵中的一些感觉。
贝克莱最初提出这个理论时,许多人都认为他疯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只是在贝克莱死后,哲学家们才开始认真看待他,承认他生前尝试去做的事。和他同代的萨缪尔·约翰逊听说贝克莱的理论时,使劲踢了一下街上的一块石头,大声说:“我用这个办法反驳这种理论。”约翰逊的观点是:物质的事物确实存在,不是各种观念的集合——他踢那块石头时,他的脚趾感到了那块石头是硬的,因此一定是贝克莱错了。但是,贝克莱却比约翰逊想得更机智。你的脚感到了那块石头的硬度,并不能证明那个物质对象的存在,而只能证明存在“硬石”这个观念。贝克莱认为,正因如此,我们所说的“石头”才不是别的,而只是它给我们造成的感觉。在它后面,根本不存在那块使脚产生痛感的、“真实的”、物质的石头。事实上,我们的观念之外根本不存在任何现实。
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抨击
(1)物质是不可思议且多余的
贝克莱的出发点是洛克的观点: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从这一前提推出的结论应该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洛克认为第一性的质是存在于心外的一种不能思想的实体中的东西,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它的“摹本”,这等于说观念可以与非观念的东西相似,这在贝克莱看来是矛盾的。洛克的理论并未解释他是怎样知道真实世界的,因为我们无法检验真实的世界。你怎么能确定“第一性质”(例如尺寸和形状)造成的观念与外部真实世界的性质相同?所以在贝克莱眼里,世界除了观念全无其他。全部经验都是对现实的体验。
(2)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提出几种观点来证明我们所谓的物质只是我们的观念。比如说我们把一只温暖的手和另一只冰冷的手放到同一个盛水的容器当中。水对于冰冷的手来说是热的,而对于温暖的手来说则是冷的。所以贝克莱认为,疼痛和冷热一样是存在于心灵之中的感觉。而声音是“一种特殊的感知”,但是声音若没有了我们,就只是“在空气中的振动或波动”。关于运动,贝克莱认为运动必须依据时间,而我们只能通过“心灵中的观念的相继性”来测量时间。因此,如果我们把一个心灵作为一个参考系,那么一个物体或许移动得快,但以另一个心灵作为参考系,那么它可能移动得慢。所以运动必定不是外在事物的性质。至于凝性(solidity),贝克莱作了两点说明:第一,对一物相对的软或硬的感觉取决于作用于其上的力和手的状况或用来检测此物的身体的其他部分状况。我们的脚趾不经意地撞上墙的时候比我们倚靠它的时候感觉更硬一些。第二,任何一种抗拒力——只有我们是“坚硬”或“柔软”的指示针——都是我们之中的,而不是外在于我们的物之中。当我用手套的根部去接一个棒球时,与球相接触的手的这一面,而不是手套的另一面会感到一个冲击力。最后是关于数量。无论它是1、3或1000——这都取决于是否我们的心灵能以米、英尺,或千米来计量它。如果我闭上眼睛,或把一个手指放在眼窝上,我会把原先所看到的一个东西看成是两个。因此,数量不是独立于心灵的物的性质。它只存在于心灵之中。总而言之,在贝克莱看来,这些性质都不是外在世界中固定物质的性质。
在贝克莱早期的著作《视觉新论》中,实际上也已经为他之后把物体观念化的观点埋下了伏笔。贝克莱在《视觉新论》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谈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以往的经验论哲学家如霍布斯、洛克等人往往把广延当作物质的基本属性,广延是触觉的对象。但是贝克莱却认为触觉的广延来自视觉的广延,广延不是摸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当我们观察物体时,首先对视觉中的物体形状形成一个心理印象,然后再根据这个心理印象来影响触觉,形成触觉中的广延。对于一个天生的瞎子来说,他怎么摸也摸不出来和我们同样的触觉感受。这恰恰说明,触觉中的物体的广延,实际上是根据先前的视觉印象而形成的。贝克莱的这个观点很深刻,它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
心理学家奥利弗·塞克在他的文章《看与不看》里详细讨论了最近的一个案例。有个他称之为维吉尔的一个男人,小时候视力很差。当他3岁时,病得很严重,昏迷了2周。在他苏醒之后,他的视网膜严重受损。到6岁时,出现了白内障,此后不久就失明了。当他15岁时,去除了白内障,他很高兴,但他不能区分纷繁的光线和色彩,用了很长时间他才认出他医师的脸。
?
维吉尔在辨认物体方面也有困难:他说当他看到百货店架子上的包裹时,“所有东西都挤到了一起。”他不通过触摸就不能区分他的黑白花猫和黑白花狗。他能认出单个字母,他在盲人学校里通过触摸学习过字母,在把它们组成词方面他却遇到困难,同样,他也很难把孤立的树干、树枝、树叶看成单个的一棵树。与切斯尔登的那个病人一样,尽管他可以通过触摸来辨认物体的形状,但是却不能用视觉。他仔细钻研“Y”,被以前通过触摸而得知的物体惊呆了;闭上眼睛,通过触摸,他才感到一丝安慰。
所有这些显然表明:如果感觉的样式是不同的,我触摸到的和看到的就不是同一物体。
(3)心灵实体
贝克莱在谈到观念的来源时认为,我们的观念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我们的感觉,通过感觉我们形成关于各种事物的观念;另一个是我们对自我或心灵的直觉,这个自我或心灵就是一切观念的支撑者,但是它本身却不能被我们所感觉,只能是我们直觉的对象;观念的最后一个来源是推理,由此得出了关于上帝的观念,上帝既不是我们感觉的对象,也不是直觉到的,而是推理推出来的。从有限的东西出发不断地往前推,最后就推出一个无限的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上帝。
?
贝克莱虽然否定了物质实体,他却并没有否定精神实体。既然物是观念的集合,我们必须承认精神实体的存在,否则我们就无法进行感知活动。但是这个精神实体到底是什么?贝克莱也像洛克一样,认为它本身是不可感知的,但是作为观念的支撑者和依附体,我们又必须承认它。这样一来,贝克莱就一方面否定了客观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精神实体。就此而言,贝克莱是自相矛盾,他的经验论并没有走向彻底。
存在就是被感知,观念的存在意味着必定有知觉或感知观念的东西存在,这就是心灵。贝克莱也将心灵称作“灵魂”、“精神”、“精神的实体”、“自我”等。心灵的重要性是它的能动性,它不但可以感知观念,而且还可以在观念上行使意志、记忆、想象等能力。
贝克莱所说的心灵有两种,一是人的心灵,二是上帝的心灵。人的心灵不但包括“我”的心灵,即自我,还包括他人的心灵。贝克莱认为,对于其他心灵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反省而知道。他说:“显然,对于其他精神的存在,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作用,或根据他们在我们心中激起的观念而得知。我知觉到一些观念的运动、变化和结合,这使我知道有某些特殊的动因,他们与我自己相似,伴随那些观念,产生那些观念。因此,我对其他精神的知识不像我对我的观念的知识那样是直接的,而是依赖于观念的媒介,我将这些观念归因于一些与我有别的动因或精神,作为他们的效果或伴随记号。”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推知上帝的心灵的存在。因为自然万物要比我们个人的心灵所知觉的观念广大得多、复杂得多,决不是我们有限的心灵所能创造出来的,它们必定是一个永恒的、全知的、全善的、完美的“心灵”的创造物,这个“心灵”就是上帝的心灵,上帝就是至上的精神的存在。
?
综上,当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的时候,人们往往将他当作极端的唯我论者,认为他所说的心灵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心灵,是他那个自我,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他的心灵而存在。由上述可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贝克莱所说的心灵并非单指一个心灵,也非仅指自己的心灵。在这一点上他没有违背明显的常识,否认其他心灵的存在。当然,人们之所以将贝克莱当成唯我论者,当成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们看到,贝克莱的存在理论,他的非物质主义学说,完全是围绕“自我”及其观念展开的。他认为我们只对“我自己的”观念有直接经验的知识,根据这种经验的知识,我们得到了关于“自我”的存在和性质的某种“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反省”和推断,我们才“认识到”(与对观念的“认识”不同的意义上)其他心灵的存在和性质。所有这些喝些过程都最终依赖于对“我”的内心活动和经验现象的观察,在这个意义上,“我”及其所属的观念就成为贝克莱一切理论探讨的核心,成为一切认识活动的起点,成为一切哲学结论的根据。而贝克莱的理论的“新意”也正在于他对“自我”及其观念性质的独特论述。当人们说贝克莱是唯我论者的时候,也是抓住了他的这一理论特点,强调了真正能体现1他的理论精神的那一方面。就此而言,这样来看待一位哲学家的观点,虽然有违于严格的历史真实,但并无完全不妥。当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抨击贝克莱的唯我主义,说他就像一架发疯的钢琴,以为“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而没有赘述他对“他心”和“上帝之心”的承诺,即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方面,不是十分恰当地凸显了两人观点的真正对立和冲突吗?
什么是nft概念
什么是NFT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中文称为「非同质化代币」,通常是指开发者在以太坊平台上根据ERC721标准/协议所发行的代币,它的特性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简单来说,采用ERC721标准/协议而发行的代币就叫做NFT。
就以CryptoKitties(谜恋猫)此款游戏为例,游戏中的猫咪无法被彼此取代,假设小张拥有一只黄色猫咪,价值两百美金,而小花拥有一只蓝色有翅膀的猫咪,价值四百美金。
蓝色有翅膀的猫咪与黄色猫咪,两只加密猫无法取代彼此。如果小张有一元美金,小花也有一元美金,一元美金可以被任何一元美金取代,小张与小花互换一元美金,它们拿到的还是一样的一元美金。但猫咪不是,交换后就完全长不一样,连价值也不一样,这就是NFT所谓的不可替代性与独特性。NFT与比特币、以太币不同之处也是在这里,每颗NFT都有它的独立价值,而每颗比特币或以太币的价值相等。
NFT最重要的特性为不可分割,一只以太猫咪不能分割交换,就只能整只交换或贩售,分割了就没有价值,当然它无法分割。而BTC或WDC可以分割,拿到的1BTC或1WDC可以切分两份,两份0.5个BTC或WDC,两份0.5个BTC或WDC还是有1个BTC或WDC的价值。
02NFT(非同质化代币)的特征
1标准化
NFT具有一些标准化功能,包括所有权、转让等。所有非同质化代币都有这些功能。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利用该功能来构建自己的NFT。
2通用性
NFT是通用的,也就是说,任何想要使用NFT的应用都可以使用它。因为区块链是公开可访问的,而且每个人都可以阅读部署NFT的智能合约。
3流动性
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流动性市场非常庞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轻松地将它们换成现金或其他加密货币。因此,NFT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4不变性
区块链因不变性而闻名。NFT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这使得NFT不可变,即用户无法将其NFT更改为其他NFT。NFT的所有权将永久记录于区块链中,除非用户决定将其转让给其他用户。
5可编程
NFT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NFT代币可被增强并包含其他复杂功能。
03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标准
1ERC721
它最初由CryptoKitties创造,也是代表非同质化数字资产的第一个标准。ERC721是可继承的Solidity智能合约标准。人们可以轻松地从OpenZeppelin库中继承,并将其用于编程基于NFT的项目。
2ERC1155
它最早由Enjin提出。它使人们能够实现半同质化的代币。ERC1155允许拥有独特资产种类,而非拥有独特资产。这些资产与ID相连接。例如,一个ID可以有20个名为“Swords”的资产,而另一个ID可以有30个名为“Guns”的资产。
3元数据
元数据用于定义单个代币的唯一特征。以加密猫为例,每只加密猫都有不同的颜色、形状、名称等。元数据通常以JSON形式表现
4链上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NFT都与各自的元数据链接,并存储在区块链中。最大的缺点是以太坊中的存储空间有限。
5链下
在这种情况下,元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系统(如AWS)或去中心化网络(如IPFS)中,并通过智能合约中的tokenURI参数链接到它们各自的NFT。
04NFT(非同质化代币)的使用范围
1收藏品
NFT通过加密猫在收藏品领域首次亮相。在加密猫游戏流行之后,NFT成为Axie Infinity等许多其他收藏品领域的热门选择。
2游戏
玩家花时间来获得游戏内奖励,但这些奖励无法在游戏外使用。然而基于区块链的NFT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其他游戏可以集成这些奖励。
3证书
NFT可用于识别颁发给个人的唯一证书。通常,基于NFT的证书是不可转让的。这些证书存储在区块链中,因此无法篡改。
加密领域已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NFT标准。它们的功能各异。NFT的实现范围仅限于开发人员的想象力。最后,Wisdom Chain已经升级了合约脚本编程能力,大家也可以在Wisdom Chain链上发行NFT代币。
为何"空"那么难理解?
一.究竟什么是"空"?为何有这么多种解释?有没有标准的定义? "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嘛,六祖是否"断见空"?(不要之乎者也的哲学语言,也不要经书上的经文,请讲白话)。
——————————————————————————————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就《心经》的内容做过一个梵文的语言分析,形成了一个“色不异空”的百度词条,可参考。见最下面的参考资料。
就我认为,您在原文里列举的第一种解释,肯定是正确的。“空”在佛教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断空见。印度佛教的“方广道人”曾经执断空见,后来遭到批判。佛教说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反而是因为空,一切事物现象才得以成立了。这是持断空见的人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其实这个“空”就是“空性”(s/u-nyata-),就是您前面所提到的“无自性的状态”。这种状态,等于说事物不是自己产生自己的、自己决定自己的,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之中产生和存在——就是“缘起”。缘起,所以性空。
而之所以你会觉得六祖的话是断空见,是因为你把这句话给僵化了。关于这个问题末学曾请教柏林寺方丈明海大和尚。他表示,禅宗的语言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它表达思想对治一定情境内的问题,不能僵化地做学术式理解。说“本来无一物”,他对治的是神秀把“菩提”、“明镜”都看成是实有的、自性的东西,这个“执有”毛病,揭示的是它们的空性。倘若对治的是“执无”的毛病,则完全是另一番说法,比如“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这一句话可能在您看来,可能又成了“常见”了。不能这么理解。
其实不独是看中国祖师描述空的著作时可能会有人误解为全空,就连看般若经和印度中观著作时,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本来佛教是讲空有中道的,但文中言说大量是谈“空,空,空,空”。表面上看来,般若经的一些地方以及龙树、提婆的著作也存在这个“偏空”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般若经和龙树提婆的时代,正是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的各种执实学说盛行的时代。为对治这种背景下人们观念中的主要问题,他们的阐释重点当然是在“遮有”和“空”方面。诚如美国佛学家E. Napper所说:
无论是《般若经》或是龙树、月称的听众们都不是那种会因为破斥过多而掉进断见中的人;反之,他们是属于那类在中观系统眼中,被称为强烈地执持常边,即实体见的一群,他们会把现象所没有的“实体性”(solidity)、知觉实在性(palpability)强加进现象里。也就是说,在未达到能亲证空性之阶段以前,“有”(existence)与“自性有”(inherent existence)之间的差异,几乎不可能被区分,故“无色”、“无生”等一类姿态上激进的口吻,其实只是一剂猛烈的利于教化的药物而已。([美]伊丽莎白?纳珀:《藏传佛教中观哲学》,刘宇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4页)
二是,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
说法大师,现见众多了义之经,遮生等时加胜义简别;若有一处已加简别,于未加者亦应例加,是共法故。(《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395页)
如果一部经在任意一处的“无生”、“无补特伽罗”前加了“胜义”等简别语,那么在理解这部经时,就应当在其余的地方也加上这个简别语。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心经》,由于有tams/ca svabha-vas/u-nyan pas/auati sma(“看见它们[五蕴]自性空”,玄奘译本删去了“自性”而作“照见五蕴皆空”)的语句作为原则,因此“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应理解为“不[自性]生、不[自性]灭、不[自性]垢、不[自性]净、不[自性]增、不[自性]减”。按宗喀巴大师的意思,类似的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而不加简别语,不仅不符合“共法”规则,还会引发断空见,认为一切法是“全空”。这是极其危险的断空见。
二.请用活波生动的语言(白话,不要之乎者也的哲学语言)举例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请举例哦,即让我等这一般智力的普通人一听就懂才好。
——————————————————————————
这个,我觉得有一个禅宗的公案就很好。说以前有两个禅师,在静坐着读经。禅师A突然问禅师B:“什么是空?你能不能抓一把给我看看?”禅师B于是用手在空中挥舞一阵,抓了一把空气,给他看。禅师A说:“不,这不是空。”禅师B问:“那什么是空?你倒是抓一把看看。”于是禅师A就一把抓住B的鼻子,把他疼得直叫。
这说明,空,不是虚空,什么都没有。我手能敲到的石头,硬梆梆的,敲了会疼的,这种东西,也是空。空与万物(色)。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万物本身就是空。
我认为,其实你把“空”都换成“缘起”来理解,就很容易了。“色”(ru-pa)此处可大致看成是泛指“一切法”(sarvadharma-h.)。那么“事物现象不外乎是因缘生起的”,就是“色不异空”。它等于说“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现象,是不存在的;因缘也不可能是抽象的因缘,它一定是具体事物现象的因缘,有具体事物才有因缘,否则无所谓因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再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比如对于某大赛得了第一名的选手,他自己评论道:
“其实我得到今天的成绩,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靠教练、父母、朋友们的功劳。他们不断地给我支持和帮助,我才有今天。”
——色不异空。
我们也评论道:
“是教练、父母、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造就了这位选手的成功。”
——空不异色。
OpenCV C++ 简单小技巧 - 轮廓 (14
findContours 会找到
获得轮廓
Moments m = moments(contours[idx]);
质心
面积 (面积小可以踢掉
m.m00
曲线优化 (epsilon百分比越低,越贴近原轮廓
将所有点囊括在内
外框
旋转外框
外切圆
外切椭圆
生成垂线
这里要注意的是 convexHull 这个函数输出hull特征时可以输出两种类型 vector<:point> 和 vector
这里为进行比较了直接输出轮廓 和 简化后的轮廓比较,当两个相互接近时就趋近于0。
长宽比 w/h
轮廓面积与边界矩形面积比 extent
轮廓面积与凸包面积比 solidity
获得轮廓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方向
最大最小值和它们的位置
平均颜色及平均灰度
极点
点到轮廓的最小距离
第三个参数设置为true进行距离计算,false则判断返回+/-1和0这样的模糊量。
用英文介绍动物身上的科学
(Cryptic Coloring)
Cryptic coloring is by far the commonest use of color in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It is employed for the purpose of attack (aggressive resemblance or anticryptic coloring ) as well as of defense (protective resemblance or procryptic coloring ). The fact that the same method concealment, may be used both for attack and defense has been well explained by T.Belt who suggests as an illustration the rapidity of movement which is also made use of by both pursuer and pursued, which is similarly raised to a maximum in both by the gradual dying out of the slowest through a series of generations. Cryptic coloring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aid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Thus well-concealed mammals and birds, when discovered, will generally endeavor to escape by speed and will often attempt to defend themselves a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small animals which have no means of active defense, such as large, numbers of insects, frequently depend upon concealment alone. Protective resemblance is far commoner among animals than aggressive resemblance,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fact that predaceous forms are as a rule much larger and much less numerous than their prey. In the case of insectivorous Vertebrata and their prey such differences exist in an exaggerated form. Cryptic coloring, whether used for defense of attack, may be either general or special. In general resemblance the animal, in consequence of its coloring, produces the same effect as its environment, but the conditions do not require any special adaptation of shape and outline. General resemblance is especially common among the animal inhabiting some uniformly colored expanse of the earth’s surface, such as an ocean or a desert. In the former, animals of all shapes are frequently protected by their transparent blue color, on the latter, equally diverse forms are defended by their sandy appearance. The effect of a uniform appearance may be pro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tints in startling contrast. Thus the black and white stripes of the zebra blend together at a little distance, and “their proportion is such as exactly to match the pale tint which arid ground possesses when seen by moonlight.” Special resemblance is far commoner than general and is the form which is usually met with on the diversified surface of the earth, on the shores, and in shallow water, as well as on the floating masses of algae on the surface of the ocean, such as the Sargasso Sea. In these environments the cryptic coloring of animals is usually aided by special modifications of shape, and by the instinct which leads them to assume particular attitudes. Complete stillness and the assumption of a certain attitude play an essential part in general resemblance on land; but in special resemblance the attitude is often highly specialized, and perhap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element in the complex method by which concealment is effected. In special resemblance the combination of coloring, shape, and attitude is such as to produce a more or less exact resemblance to some one of the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a leaf of twig, a patch of lichen, a flake of bark. In all cases the resemblance is to some object which is of no interest to the enemy or prey respectively. The animal is not hidden from view by becoming indistinguishable from its background as in the case of general resemblance, but it is mistaken for some well-know object.
In seek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ost interesting and elaborate adaptation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along two lines. The first seeks to explain the effect as a result of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upon the individual (G.L.L.Buffon), or by the inherited effects of efforts and the use and disuse of parts (J.B.P.Lamarck). The second believes that natural selection produced the result and afterwards maintained it by the survival of the best concealed in each generation. The former suggestion breaks down when the complex nature of numerous special resemblances is appreciated. Thus the arrangement of colors of many kinds into an appropriate pattern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a suitable shape and the rigidly exact adoption of a certain elaborate attitude. The latter is instinctive and thus depend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cryptic effect is due to the exact cooperation of all these factors; and in the present state of science, the only possible hole of an interpretation lies in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which can accumulate any and every variation which tends toward survival. A few of the chief types of methods by which concealment is effected may be briefly described. The colors of large numbers of vertebrate animals are darkest on the back and become gradually lighter on the sides, passing into white on the belly. Abbot H. Thayer has suggested that this gradation obliterates the appearance of solidity, which is due to shadow. The color harmony, which is also essential to concealment, is produced because the back is of the same tint as the environment (e. g. earth), bathed in the cold blue-white of the sky, while the belly, being cold blue-white and bathed in shadow and yellow earth reflections produces the same effects. This method of neutralizing shadow for the purpose of concealment by increased lightness of tint was first suggested by E.B.Poulton in the case of a larva and a pupa, but he did not appreciate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the principle. In an analogous method an animal in front of a background of dark shadow may have part of its body obliterated by the existence of a dark tint, the remainder resembling, e.g., a part of a leaf. This method of rendering invisible any part which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resemblance is well know in mimicry.
这篇文章以一般到具体的协作和分类方式写作,第一段点出生物界生存竞争中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是保护色,保护色可分为两类:进犯(进攻)型和防卫型。一般是防御性保护色多于进攻型。而两种类型都可归纳为一般性模仿和专门(特定)模仿。居住(栖息)在单一色泽的地方的动物,如海洋或沙漠,常采用模仿性保护色——如透明的绿色,土色等,而特定摸刚的动物则栖息在多样性的地方,如海岸,浅水,海洋表面等。特定模仿还需要有改变形状姿势之协作,使其看起来像客观环境中的某物,某种身份mistaken identify.
第二段涉及有关模仿性的解释的探索,结果为二。一种观点是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第二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人们理解了许多特定模仿的复杂特性时,第一种解释就不能成立了。这说明保护效果是一切因素——合适的外形和某种精心设计的姿势等——合作而成。按现在科学水平来解释,只能归之“自然选择”理论,然后是用具体例子来证实。
希望对你有用。